榆林:这片沙漠快被消灭了 毛乌素里半个多世纪的生态传奇!

榆林,一代代治沙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将毛乌素沙漠变成绿洲。这个生态奇迹,榆林人整整花了半个多世纪去完成,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东方航空公司是最早入驻榆林机场的航空公司,机长毛旭涛在榆林上空来回穿梭了十多个春秋。“黄沙褪去,绿衣加身”,是他这些年对榆林变化最直观的感受。

东方航空公司 机长 毛旭涛

刚来的时候,从空中看到基本上都是白的黄的,基本上没有植被。后来这么些年从点线面开始,一点一点慢慢变绿。

每年,毛旭涛和他的同事都会用摄像机记录下榆林的变化。这些影像,清晰地展现了毛乌素沙漠半个多世纪的生态传奇。

东方航空公司 机长 毛旭涛

绿色一直在往北蔓延,我是在想这些(治沙)人在地面上为了更好地生活 ,他们做了他们应该做的。

眼下,榆林最低气温已逼近零下10度。在榆林榆阳区小纪汗林场,毛旭涛口中的治沙人正在为沙柳灌木做平茬复壮。

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 场长 罗向军

沙柳的生长期限一般5到8年之间就要进行一次平茬,平茬的目的就为了更好地促进它生长。

贺德富是这群工人中年纪最大的,每天他要和工友们背着40多斤重的设备和汽油桶在高低不平的林场里走十多里为灌木平茬。今年任务繁重,老贺干起活不敢有丝毫懈怠,吃饭能简单就简单。

在小纪汗林场建设初期,这里90%以上都是流沙。如今,林场70%的流沙已实现了固定和半固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小纪汗林场也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林场 工人 贺德富

我现在近60岁的人了,我用我这点力量,还想给咱们治沙这方面多多少少贡献一点。

为治沙做贡献的人还有在榆林响当当的张应龙。16年里,张应龙让42.8万亩的荒沙变成了森林、牧场和农田。

比起老一辈的“治沙防沙”模式,张应龙有自己更加大胆的设想,不仅要做到“护沙用沙”,还要实现整个林区的生态循环利用。眼下,他正在捣鼓的新设备就能帮上大忙。

榆林神木市生态协会副会长 张应龙

我们现在新建的这套装置,就是一个复合微生物的制造车间,它主要针对咱们农业林业的秸秆、畜禽的粪便,把它变成好的有机肥,再回到农田里。

张应龙将自己长势良好的经济林地返还给农户,由农户自主经营;同时,他成立农民林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展林果采摘、育苗、林下种养殖。项目区农户年平均收入增加5万元,最高年收入达20多万元。

榆林神木市生态协会副会长 张应龙

总书记提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后实现这个区域里既能发展生态又能发展经济 。

60多年来榆林涌现出了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银等许多治沙英雄。

最终,在2015年降伏了肆虐千年的沙漠,将榆林林木保存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157万亩,造林面积相当于66.5万个足球场,也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陕视记者:郭耀东】

【榆林台 神木台】

【视频编辑:王融】

Hash:8d1c97dfed79a1ffe86495c4749bba650b7625b3

声明:此文由 陕视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