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房子不一般,住过蒋介石陈忠实,折价抵飞机
在陕西西安,有这样一栋风格与众不同的公馆。现如今,住着一批操着用笔抒写大时代的人。常有青年慕名探访这座院子。这就是高桂滋公馆。它的闻名,在西安事变。
高公馆建于1933年,被称作“大楼院”,是民国西安唯一带有暖气的公馆。刚参加了长城抗战的高桂滋选中建国路占地十余亩的一块地方,请天津的建筑公司,按照当时天津租界的意大利风格设计了这座建筑群。
公馆还未竣工,就来了第一位住客——蒋委员长。1936年12月12日,张、杨二位将军发动兵谏。当天,蒋介石被抓,一度软禁于新城黄楼。两天后,张学良派其副官找到高家,还写了一张便条,说要借公馆一用。高家人爽快答应。这一住,就是十几天。陈忠实曾撰写一篇散文《办公室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高公馆、发生在公馆东耳房的故事:
蒋介石刚被转移到这个东耳房,张学良便从他的公馆赶过来看望,一副毕恭毕敬的军人礼仪。张学良连叫几声“委员长”,蒋介石不仅不搭话茬儿,裹着被子蒙着脑袋连脸也不露给他看。此前,送过来的饭食也不进口,一副绝食抗议的样子~~~~~~
1949年5月,西安解放。贺龙也曾在此居住、办公。次年,高桂滋同张治中一同回陕。此时大楼院被几家单位占用。习仲勋知道了,说,你们要么退出去,要么买过来,占着像什么话!几家单位都开出不菲的价格,高家没卖。不久,抗美援朝时,高桂滋听说一架战斗机价值15亿(折合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5万元),就用房子换了一架战斗机捐给了志愿军。
此后,“高桂滋公馆”先后成为西北妇联、中苏友好协会等机关团体的办公地点。1954年,这里成为刚成立的陕西省作家协会的办公地点,1956年4月1日省作协的文学月刊《延河》创刊,编辑部也在“高桂滋公馆”内办公。
1966年“文革”爆发后,省作协被赶出“高桂滋公馆”。高公馆在长达八年,成了关押老领导的地方,刘澜涛、舒同、刘文蔚,包括当过副总理的习仲勋等。
1980年代开始,陕西作协再搬回高公馆。那些常在报刊书籍上见到的大名人,如胡采、王汶石、李若冰、杜鹏程、路遥、陈忠实、王愚等著名作家纷纷出入这里~~~
2000年之后,“高桂滋公馆”——也就是陕西省作家协会的门牌号又改为建国路83号,一直延用到今天。
Hash:5cdbb616f5de0268445920eabc62ddd7c662757f
声明:此文由 文从沈梦视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