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梁"历史渊源初步探索
图文 | 张志华
“庙梁”地名的历史渊源考证
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落户于兴和县鄂尔栋镇的北水泉村委会这块风水宝地上,历史上该地叫“庙梁"或“宝和庄”,现将其历史渊源剖析于下。
从大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清朝政府苦于战争侵扰,经济萧条,财政困难,塞外土地荒芜,便大规模从称为“口里”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向内蒙古草原地区大量移民、大面积“放垦”土地,从而形成了今天内蒙古蒙汉杂居、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大格局。
在兴和县垦种土地的主要以山西、河北民众居多,清朝政府在兴和县的高庙子、张皋等地设置了专管土地放垦的机构——垦务局,具体负责移民、土地规划、编号放垦、收租纳税等事务。将“口外”的内蒙古地区土地,按照土壤肥力状况,分为“村地”、“庄地”、“岭地”等类型,其中每放垦一亩村地,收取一亩税捐;每放垦一亩庄地,收取一亩半税捐;每放垦一亩岭地,收取二亩税捐。由于村地大多属沙壤性土质,土质疏松,易于耕作,短时间内便于大量开垦,见效快,收入好,所以认垦“村地”的“口里”人迅速富裕起来,人丁兴旺,收入丰厚,招亲唤友,在认垦“村地”范围里筑房定居,建村立社,铸钟修庙,成为我们兴和县今天村庄的基本格局和雏形,因而兴和县土地绝大部分属于“村地”。但由于大规模开垦而不加保护,起初几年“村地”收入尚可,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很快将大面积土壤沙化,有的成为不毛之地、有的成为戈壁沙漠,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使草原生态遭到极大地破坏而贻害至今;“庄地”属于土壤肥沃、土质紧密的粘壤性土,肥力持久,但地比较冷碱,不易开垦,起初几年不易见效,土壤沙化程度较轻,形成现在大多数耕地而耕作至今,面积较多;“岭地”是最好类型的土壤,土质细密、营养丰富、肥力持久、易于耕作,产量较高,大多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属滩地和“二阴地”,但面积较小,承担的税捐较高。
清朝专司垦务的机构,将“口外”的内蒙古地区土地,沿长城往北依次向外拓展开垦,先在五十里内开垦、再而一百里、二百里-------直至五百里、一千里往外,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种植格局。其次按土壤肥沃程度依次放垦土地,先放“村地”、再放“庄地”、最后放“岭地”,垦务机构将土地类型划分好以后招民垦种,先将土地编号,每一号土地为十顷荒地(后折为七顷半耕地),合一千亩,(当时的亩小,一百亩约折合今天的八十多亩),每放垦一百号土地,设一管理土地的场所——“官村”,派专门人员负责驻守,每几个“官村”设一营,每十营设一“店”,若干“店”设一“苏木”,十个以上“苏木”设“旗”置县,于是在清朝中后期形成了旗县并存、农牧共处的格局。当时为了鼓励“口里”农民认垦土地,价格极为低廉,农民简单向垦务机构缴纳几两银子,就可认垦几十亩土地,没有钱的农民,将自家的东西物品抵押给当铺,用当票就可认垦土地,有笑话说,当一件旧棉袄就可认垦几十亩土地,于是乎“口里”人峰拥而至,大规模出“口外”认垦土地,成为当时一大盛事。在农民认垦土地三年后,农民手里有了一定积蓄,腰包开始鼓起来的时候,朝廷派人开始正式将土地按价折卖给农民叫“押荒地”,并按土地类型划分为“村地”、“庄地”、“岭地”,政府收取白银,农民出钱买地,然后相互订立契约,并开始收取税捐。先期开发土地取得实惠的农民,便大量购买土地,一般根据财力情况以号认垦,大户的购买好几号土地,小户的三至几户购买一号土地,大户的经过几年原始积累,成为“富甲一方”的“土财主”,便再扩展规模,招亲唤友,人员多了,逐步定居下来,就形成了村落,村里的人富裕起来了,便认为是上天赐予的恩惠,家之他们大多数是“口里”人,信奉佛教,于是建起许多大小不等的庙宇,求神拜佛,祈求丰收,保佑平安,大一点村庄还树碑立传,铸钟铭功,将一些为寺院捐献比较多的农民的名字铸刻在石碑和钟上,并立于庙宇显著地位置上,供人浏览祭祀,追念先人,鼓励后人,不忘传统,勤俭持家。当时的张皋、隆盛庄就是能刻石碑、铸铁钟和其他金属器具的好地方,据说铸钟的过程非常复杂,有的因铁有杂质或模具制作不规范而出现失误,还得毁掉重铸,直至成功为止,可见当时这两个地方手工业是何等发达,制作技术是何等精湛!
清朝中后期以来在兴和县放垦的土地中出名的有五大“庄地”:一是“宝和庄”,即在今天的鄂尔栋镇北水泉、四铺、三十八号、四十八号村委会一带,因在北水泉的官村建有一座“宝和庄庙”而远近闻名,“宝和庄”的具体地界大致为南部从鄂尔栋镇的四铺村委会的十八号村南的一号沟开始,由南向北,途径四十八号村委会的五号沟、再往北至三十八号村委会的北胜号村北山与头号村委会的分界线为止(因该地不足一号地,所以给这个村取名为“北胜号”即“北剩号”),在这里排到十号后,再向西延伸后从十一号开始向南排布,一直与今天的张皋镇接壤;然后向西延伸后,再由南向北排布,途径北水泉村委会的二十二号、二十七号、四十号村止;然后再折而由北向南继续循环排布,直至今鄂卜坪村委会的一百号村为止,村北沟余下一块地,故取名为“余地沟”;于是在北水泉村委会的“官村”派驻专人负责管理这块名叫“宝和庄”,共一百号近八万亩土地。
“庙梁”上庙的遗址具体在那里,有两种说法,一说在现四铺村委会的庙梁村,一说在宝和庄梁的官村,总之都在这一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众说纷坛,不一而足,有待考证和核定。其中“宝和庄庙”位于北水泉村委会的官村,现仅存遗址,根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及遗址推算,该庙座北朝南,占地十余亩,从南一进大门,左侧是纪念建庙历史及募捐钱物人员名字的大石碑,有人名还有捐款数量,有好几块大石碑,后来“破四旧”时修建鄂卜平水库将石碑用作建桥材料而砌在水库的桥面上了;大门右侧是钟楼,吊着一个好几百斤的大铁钟,上面铸造着精美的图案和及募捐钱物人员名字,还有铸造铁钟的时间等等,东西两侧是偏殿,各有房屋十余间,西殿有戏台,供庙会演戏专用,其余房屋供人们休息或者存放杂物,正殿有五六间房大小,供奉着“牛王爷”、“马王爷”、“送子娘娘”等神像,据说很灵验。逢年过节或粮食丰收之际,客商云集,从四面八方来上香佛拜许愿还愿的人们络绎不绝,祈求上天保佑人们牛马成群、粮食丰收、子孙繁盛、兴旺发达,成为当地一大盛事。因庙建在鼎鼎大名的“宝和庄”梁上而远近闻名,庙因梁而出名,梁因庙而增辉,“庙梁”一名大约由此而生。
据查证历史资料可知,“宝和庄”地名最早于乾隆年间就有了,当时叫“保和莊”,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兴和县(当时叫二道河镇)隶丰镇厅管辖,丰镇厅政区图中将该地定名为 “保和莊”,距今大约有二百六十一年;又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兴和县政区图标注,将该地定名为“宝和乡”。无论怎样,都离不开“宝(保)”、“和”二字,都有“富贵、吉祥、平安、和谐”的深刻寓意,也就是说“宝和庄”是“富贵、吉祥、平安、和谐”的“宝地”。与“兴和县”的“和”相映成辉,珠联璧合,足见其历史底蕴之息息相通,源远流长,令人回味!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公元2011年,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园区”又落户于这块风水宝地上,将综合物流园区的内涵或理念定名为与“宝和庄”或“庙梁”相关的定位是非常合理的,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兴和县的经济腾飞作出巨大的贡献!
后附乾隆十五年兴和县政区图和民国十八年兴和县政区图
美丽的"庙梁”大草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源泉。
刚开始建筑时的场景。
正在建设中的庙宇场景。
庙宇背后的情景。
更多精彩
分享到你的圈子里,给你的朋友也看看!
▍素材来源:张志华
▍欢迎微友投稿,我们来帮您上头条
▍合作投稿/便民信息发布:252762325[微信]
找工作、找房子、卖二手、找服务、找店铺,兴和同城全都有
Hash:8b93ac2669d60b5ee199f1aff5455b5aed0c27e3
声明:此文由 兴和县微生活_wt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