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娘家”就在平山这个小村庄!-
▲
1947年,
1948年春,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与国民党的决战,
不仅体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还体现在没有硝烟的宣传阵地。
“宣传工作就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粮草,
革命工作没有宣传是不行的。”
1948年6月15日,
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在平山里庄创刊。
1949年3月15日,
《人民日报》从平山迁往北京,
8月1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并沿用了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
平山县的这个小村庄,
就这样成了中国第一大报的“娘家”。
《人民日报》创刊号
平山里庄村《人民日报》创刊旧址
村民捐出旧物修葺旧址
1948年春,中共中央从陕北移驻西柏坡。5月9日,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
不久,两局机关报晋察冀《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创办华北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磐石任新的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距离西柏坡30多公里的里庄,成为新的人民日报编辑部所在地。
如今,位于里庄村西的《人民日报》创刊旧址已经修葺一新,免费向公众开放。65岁的康贵起是这里的看门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这儿看门,比在景点看门更有意义。”
康贵起告诉记者,旧址的老房子原本保存得还不错,然而1996年平山遭受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灾,很多房子都冲毁了。
现在的《人民日报》创刊旧址由4个院子组成,分别是邓拓旧居、译电室旧址、张磐石旧居和印刷厂旧址。 印刷厂旧址陈列着一台平版印刷机,康贵起说,这是当时办报时用过的。在旧址陈列的油灯、排版桌等旧物,也都是报社撤离时留在村民家中的。
得知旧址要修复的消息后,村民们都把这些东西捐了出来。这些年来,经常有以前在里庄工作过的报社人员的子女来旧址参观。
《人民日报》创刊旧址展出的报头沿革
4幅题字中选出报头
平山县委《平山通讯》总编邢建军是地地道道的里庄人。据邢建军介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报头,最初是从毛泽东的手书中集字而成的。毛泽东后来在延安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题写了由左向右的横排报头,由薄一波于1946年6月带到武安,木刻而成。
1948年6月,要创办华北《人民日报》了,应华北局请求,毛泽东在西柏坡为新的《人民日报》题写了报头。当时一连写了4幅,时任人民日报版面编辑的何燕凌,看见毛泽东在自己满意的字上都画了圈,便从经过圈点的字里选出了“人民日报”4个字,有的放大一些,有的略作缩小,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横排报头——当时报纸文字大多竖排,这样的排版方式并不多见,其实与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报头是一致的。
《人民日报》的报头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一直沿用至今。当年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以及亲自审阅修改的稿件,后来被何燕凌完整无缺地交给了人民日报档案室。
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创刊号在里庄正式出版。创刊当日的《人民日报》对开2版,发行4万余份。
修复前的《人民日报》创刊旧址
邓拓旧居
毛泽东“空城计”妙笔退敌
《人民日报》上当时刊登的重要社论、消息大多来自西柏坡,由中央领导亲自修改、审定。毛泽东妙笔退敌军的故事,就发生在《人民日报》创刊后不久。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拉开战幕。为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华北野战军杨成武兵团提前发起归绥战役,牵制傅作义军主力。我军节节胜利,敌人溃不成军。
蒋介石从沈阳飞往北平,与傅作义密谋,妄图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中共中央领导机关。10月23日,傅作义调集兵力于保定伺机而动,这一军事机密当天就被地下党员获悉。次日上午,北平地下党电台将这份情报发往华北军区。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商议后做出部署,调动部队和民兵抗阻南进奔袭之敌,同时毛泽东还于10月25日至31日之间,接连为新华社撰写了3篇稿件,导演了一场“空城计”。
邢建军介绍,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短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刊登在1948年10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蒋介石、傅作义看到后惊呆了,但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27日,毛主席收到前方急电:敌军今日将抵保定,28日将快速进犯石家庄,同时骑兵旅也将立即出发偷袭西柏坡。
为了迷惑敌人,毛泽东又撰写了第二篇稿件《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迎击匪军进扰》。
10月30日,敌兵到达唐河北岸,距石家庄只有50公里,汽车两小时就能到达。
毛泽东唱“空城计”,人民日报的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撰写了消息《石庄人民充满信心准备歼灭蒋傅匪军》,刊登在10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
同时,毛泽东又写了第三篇新闻稿——《评蒋傅匪军偷袭石家庄》。这篇只有600字的述评,把敌人偷袭石家庄的真实企图、具体部署和后顾之忧,讲得清清楚楚。华北野战军三纵日夜兼程,从正面阻挡敌军。蒋介石和傅作义急令赶快收兵。
就这样,蒋介石和傅作义挖空心思组成的10万偷袭兵团,以伤亡3700人、损失战马240匹、丢下汽车90辆,宣告失败。
这里是人民日报的“娘家”
邢建军的爷爷邢克良是1948年参加工作的南下干部,曾担任中共河南省尉氏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与焦裕禄在一起工作多年。1958年回乡后,他是里庄常年订阅《人民日报》的读者之一。邢克良去世后,留给邢建军唯一的遗物,就是一张1948年版的《人民日报》。
邢建军介绍,现在村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已寥寥无几,那些历史片段亟待挖掘。幸运的是,村干部们已经行动起来,对仅存的几处旧址进行了修缮,派专人看护起来。
里庄村支书康连祥曾作为特邀嘉宾,赴北京出席了人民日报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他说,里庄是人民日报永远的“娘家”。近年来,人民日报的同志们曾多次回里庄,与乡亲们见面。1998年,他们还给村里的小学捐赠了电脑和学习用品。村里已与人民日报的领导多次接触,准备筹建人民日报纪念馆。
来源:燕赵都市报
Hash:59ac10545b2cbc2115ab17ef25d6acaeee2c6801
声明:此文由 大美平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