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有座古老的寺庙,这里的喇嘛身怀绝技,个个会飞檐走壁

乘坐飞机抵达稻城后,在飞机场乘车前往县城的途中经过蚌普寺。蚌普寺的建筑十分华丽,艳丽的红色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十分显眼。

我虽然不是藏传佛教信徒,依然怀着虔诚的心,走进了蚌普寺。蓝天白云下,红色的寺庙格外引人瞩目。

蚌普寺也称邦普寺、奔波寺,蚌普寺是稻城最古老的寺庙,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蚌普寺的创始人名叫噶玛巴·都松钦巴,师兄三人游历来到桑堆河谷,看到这里山势雄伟,草场开阔,河流纵横,是一片风水宝地,决心在这里修建寺庙,弘扬佛法,但如何修建三人意见各不相同。

都松钦巴修造的寺庙要象在绝壁上的飞鸽,二弟说修建寺庙要象睡卧森林的美豹,三弟说修建的寺庙要象草地里奔跑的狐狸,最后照老大和老二的意见修建了蚌普寺。大家看看,眼前的蚌普寺庙到底像什么动物

蚌普寺与风景秀美的桑堆小镇毗邻,距县城金珠镇30公里。“蚌普”藏语意为“草坝里边”。因蚌普寺建在桑堆乡境内一座神山脚下的大草原上而得名。

蚌普寺是藏传佛教白教的寺庙。白教的传播主要是靠“口述传承”,师傅口授给弟子,弟子根据师傅的传授进行修炼,不太依赖经文和书本,所以也被称为“密宗”。

密宗的修炼非常艰难,僧侣在此修炼,至少都要经过三年三个月三天的时间,而且在修炼期间不能与外人见面,亲人也只能一年相聚一次,而且必须隔墙进行交谈。三年修行完成要通过考试,合格者能一跃跳上后山数十米高的绝壁。

寺庙门前是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寺庙的大门显得有些古旧,但是却自有一种沧桑阅尽的感觉。围绕着寺庙院墙是一圈转经筒,我们首先围着寺院外墙转了一圈,都必须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进。

刚进入蚌普寺的时候,脸上挂着灿烂祥和笑容的喇嘛引领我们参观大殿,那些在黑暗中点着蜡烛敲钟诵经的喇嘛,为着古老的寺庙更增添几分神秘。

寺庙依山傍水、气势恢宏,却又安详宁静。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里面的诵经声,默默地闭目体会,让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

在后山的岩壁上,有很多古老的岩画和修行的山洞,其中有一幅古老的文字,是噶玛巴·都钦松巴用自己的鼻血亲手所写,千百年来无人能破解其意。1999年西藏高僧阿公活佛来蚌普寺,揭开了千古之迷。这段藏文的意思是:“我走遍康区,这里是最美丽的地方”。

寺内供奉着噶玛巴都松钦巴的一尊自塑像,这尊自塑像是八岁的身高,80岁的面容。这里有法王的脚印手指写的字和头顶出来的印记,就那么自然地融入自然,山寺溪水,小动物自由来去,美好之至。

蚌普寺是此行我非常喜欢的一座寺庙,寺众都安友好,有对着我们微笑的母子让我知道什么叫自然的美丽,有主动招呼着来喝杯酥油茶的住民,还有跑来帮我们一起转巨型经筒的大叔,有在寺庙里悠然安宁的小喇嘛,一切都如世外。

相比于沾染太多商业气息的寺庙,这里可谓是一方净土。这城最古老的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着藏传寺庙传统的浓烈色彩。寺里几乎没有游客,唯有一位老喇嘛,偶尔有几个小喇嘛在寺外游走念经,远离喧嚣,只是安静虔诚地传承着。

Hash:564360b579e20178fed1d694e548c2e91c754467

声明:此文由 肖育文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