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坑群:天坑的起源
天坑概述
天坑是21世纪初由朱学稳研究团队科学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特殊岩溶地貌类型,随着全国各地天坑的陆续发现,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罕见的美学价值,引起了地学界旅游界、生物保育界的广泛关注,有关天坑及其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丰富或者刷新了传统岩溶地貌学、水文地质学、新构造运动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为完善天坑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坑的起源
一、发现阶段(1980-2000)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英国的地质学家在四川兴文发现了“大岩湾”和“小岩湾”特大型漏斗,兴文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发现大型岩溶负地形的地方,中国天坑研究的起源地,从而丰富了中国的岩溶地貌地质学。
伯牛天坑1992年以后,天坑在中国不断被发现。1994年,重庆奉节发现了小寨天坑;2000年,广西乐业发现了大石围天坑群;2001年3月,在重庆武隆区发现了后坪冲蚀型天坑群;2002年底,在广西巴马县发现了好龙天坑和交乐天坑。这一系列超大型岩溶负地形的发现,为天坑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命名阶段(2001-2005)随着天坑不断被发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学稳研究团队,对这种“大型漏斗”逐步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发现,并于2001年在《科技导报》上发表了《中国的天坑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一文,将这一岩溶现象正式命名为“天坑”。首次提出将其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并建议在国际上只使用拼音词" tiankeng 来命名这一类型的地貌,以区别于普通的塌陷漏斗。
天悬天坑
三、推广阶段(2005~至今)
2005年10月,朱学稳研究团队组织实施了“中国天坑考察项目”,由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研究所、乌克兰国家地质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悉尼大学和赫德菲尔德大学的13位地质学家组成了国际天坑考察组”,对重庆武隆天坑群、奉节小寨天坑群、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桂林召开了“国际天坑讨论会”。会议上,专家组一致确认了中国天坑的世界地位,天坑( tiankeng)成为继石林(shin)、峰林( fenglin)和峰丛( fengcong)之后第4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岩溶地貌术语。
后湾天坑
在这一阶段中,天坑特殊的科学意义、罕见的景观价值及其自然属性的稀有性得到广泛认可。2005年2月和2010年10月,四川兴文国家地质公园和广西乐业一风山国家地质公园分别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06年2月重庆奉节小寨天坑被确定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和天生三桥相继成功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第二批名录。
作者简介:洪增林,甘肃陇西人,1963年1月生,工学博士,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高层次人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秦巴分会主任、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34项,在各类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篇,出版专著3部。
Hash:b3b19eb81a59fc795e5d39bea376ce16a182a49a
声明:此文由 汉中日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