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巡礼 | 海南鹦哥岭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系列 第133期

导语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同时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海南鹦哥岭国家及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中南部,保护区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为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也是海南陆地保护区的中心枢纽,是海南岛的生态核心。就海南全岛而言,其生物物种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是海南重要的种质资源库。

保护对象

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 植物资源

保护区类别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

1981年,海南黎苗族自治州林业局划南开林区、鹦哥岭、斧头岭为重点保护林区,总面积为28万亩,划为国有水源林进行全封保护,建立了南开、青松、元门3个林业站,加强森林保护工作。

1992年海南省林业局保护站计划筹建南开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6月,由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组织评审同意建立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7月海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海南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50464公顷,为海南森林类型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007年5月完成与五指山琼中白沙乐东四市县的生态公益林管理权交接。

2008年8月,鹦哥岭保护区GIS数据平台基本建立完成。

2014年12月23日,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东经109°11′27″~109°34′06″,北纬18°49′30″~19°08′41″,地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5市县,总面积50464h㎡,南北宽约33km,东西长约39km,区内最低海拔170m,最高海拔1812m。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植物资源

鹦哥岭地区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且连片的以热带雨林为主体 的天然林分布区,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保护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

根据2003~2005年的科学考察报告和之后的补充调查结果,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有从湿润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常绿阔叶林、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山地雨林、热性常绿针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的完整垂直谱带,并零星分布有热性竹林、典型常绿阔叶灌丛。区内截止到2005年已记录了乡土野生维管束植物201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5种,列入国际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的植物147种。

动物资源

保护区共记录到脊椎动物5纲35目109科328属481种,其中发现并命名鹦哥岭树蛙新种1种、海南新记录属3属、海南新记录种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为圆鼻巨蜥、蟒蛇、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云豹,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9种,包括水鹿、虎纹蛙、灰喉针尾雨燕、蓝背八色鸫、银胸丝冠鸟、猕猴、中国穿山甲、黑熊等,有2种和39种分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附录Ⅱ,这些物种受到国家法律和国际公约管制;分别有57种和31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价易危或以上等级的物种,而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树蛙

圆鼻巨蜥

保护区记录到各种昆虫109科1508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6种,中国新记录属13个、中国新记录种17个、海南新记录属44个、海南新记录种117个。至今已发表科学新属2个、新种17个。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金斑喙凤蝶和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鞘翅目的阳彩臂金龟、白尾野蟌、黄蓝扇山蟌及丽拟丝蟌三个物种符合IUCN蜻蜓专家组的优先保护准则。有41种蝴蝶被中国红色物种名录评价为不同的濒危等级;10种蝴蝶被中国珍稀昆虫收录。另外,中华鲎蜉和海南巨黾都是极为珍稀的水生昆虫。

金斑喙凤蝶

海南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是珍稀濒危雉类之一,雄鸟体长50-67厘米,体重456-710克;雌鸟体长33-52厘米,体重460-500克。雄鸟头上常具羽冠;脸部多少裸出;体羽松软;一般呈褐或灰褐色,散布以皮黄色细点,两翅及尾还具金属光泽的眼状斑;

栖于1500米的山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若受惊扰,即行遁去。很少高飞到树端,而钻入稠密的枝桠间。夜间栖息在树枝上。食物几乎都是昆虫和蠕虫。为中国特有种,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较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是海南省重要的水源保护地。

来源:环保科普365

Hash:60bb4aac963d46768e89708043fe4fde313c42ea

声明:此文由 琼海生活宝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