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桑干河畔那座神秘的城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里,有很多城镇因为种种原因被废弃,而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又让后来的我们对它们产生深深的好奇和向往。
《水经注》记载桑干河名曰漯水,在桑干河旁边有一座古老的城叫桑干城。
桑干城的具体位置并没有详细描述,但在《水经注》上有一段话是这样记载的:“漯水又东北,逕桑干县故城西又曲逕其城北,王莽更名之安得也”;
《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干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验······魏任城王彰以建安23年伐乌丸,如涿郡,涿北,遂至桑干,正于此也,漯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祁夷水又北,逕桑干城东,北注入漯水”。
《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县北,至桑干入治,是也”。
由于对桑干城记载的资料很少,也不完善,对于桑干城具体的位置没有确切的定位,但结合资料以及从南京廖华先生的一篇文章里找到的一些记载可以推断桑干城大体位置是在阳原境内的化稍营三马坊温泉附近。
桑干城建于何时,史籍语焉不详,由于城中出土物较少,也无法从实地考古中得到答复,可以肯定的是桑干城在两汉时代,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时,其作为代郡郡治,政治地位达到巅峰;东汉时,其经济水平达到最盛,小渡口墓葬众多的出土物和工程浩大的头马坊墓群,表明了桑干城物质条件的极大提高。
东汉以后,中原地区出现了社会大动荡,桑干城也开始衰落,但建制仍在。
《水经注》记载“曹操之子魏任城王彰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干”,曹彰收复桑干,宣告平定乌丸叛乱侵扰,表明三国时期,桑干城在涿郡以北的代地仍是一座重要城池。
西晋末年,刘琨在并州抗汉,命“姬澹等率众攻石勒以解乐平受困之急,大败,澹奔代郡,石勒遣将孔苌攻澹于桑干,灭之”,说明桑干城在十六国初期仍旧存在,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军事城堡,否则刘锟麾下大将不会在此固守。
南朝刘宋的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在曹彰伐乌丸入桑干处注:“臣松之案桑干县属代郡,今北虏居之,号为索干之都”。
“索干”是桑干的通音,可见裴松之生活的时代,桑干城仍在,只是被称做索干之都。裴松之生活在刘宋初期,为三国志作注在公元430年前后,也即大体公元430年前后桑干城还没有荒废。
而生活在裴松之之后一百余年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桑干城为桑干故城,证明桑干城在郦道元的时代已经是一座废城,郦道元生活在公元500年前后的元魏中后期,说明桑干城毁于公元500年前,毁灭原因可能与北魏与后燕、北魏与柔然的军事攻伐不无关系。
桑干城彻底毁灭后再没有被后代利用。
桑干城是代郡的一座重要城池,对桑干城地望的探索与发现,有助于考察战汉时期郡治、县治的建城规模、城建设制,有助于考察战汉时期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对于从地理上寻找代郡和上谷郡其他县治的具体地望,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陈寅恪先生认为“取地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即采用双重证据相互印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治学方法。笔者对桑干城的认定与探讨,持之于故,言之于本,信之于征,然而对古城址桑干城的认定与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课题。
无论岁月如何剥蚀这片土地,沟壑交错的土地里桑干城依然像一个遥远的迷,吸引着我们对它仰望孜孜不倦追寻的心怀。
这种渴望是对历史故事的渴望,是对古老桑干城的向往。
在历史长河里,有多少故事湮灭在这个城堡里,有多少我们顶仰的英雄和这个玄幻之城一起被埋葬在这个古老的土地里。
桑干城没有找到,桑干城的故事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我们坚信总有一天,通过有心的努力它们都会重见天日,重新回到我们身边来。
zjkwly
新浪微博
Hash:735e81a6cf61fea229f3888aab3fc9e27f69a13a
声明:此文由 张家口微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