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特刊丨2020,难忘那抹“中国红”

这一年

不平静 更不平凡

这一年

逆风破浪 成就非常

在浩瀚太空中

在广袤大地上

在无数个难以忘怀的时空定格里

总有一抹红色

让人过目不忘

那是

夜空中最亮的星

大地上最炫的红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茫茫草原

一颗流星划破天际

九天云外揽月回

这一刻

中国再次创造历史

国家航天局12月4日公布的照片中,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的一面由新材料制成、仅12克的五星红旗展示在月球表面。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一次次苦尽甘来

一次次闯关夺隘

一棒接着一棒

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上

中华儿女的脚步从未停歇

11月28日,在海南三亚南山港,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随“探索一号”科考船胜利返航。 新华社记者 陈凯姿 摄

海底一万米

太空无穷尽

一道道壮丽的航迹

标注着创新的坐标

勾勒出复兴的足迹

闪耀的红色

是锲而不舍的坚持

是踌躇满志的信心

10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一抹靓丽的中国红。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心之所向

无问西东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牧星耕海 未来可期

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我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新华社发(胡煦劼 摄)

挑战何止在海空

中华大地上

也谱写着气壮山河的篇章

寒风凛冽

江城封闭

武汉告急 荆楚告急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那一刻

身后的红色

是一往无前的无畏

2月17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 黎云 摄

你若性命相托

我必全力拼搏

每一个生命奇迹背后

都是永不放弃的努力

只要有一线希望

就不惜一切代价

那一刻

头顶的红色

是永不言弃的坚毅

4月24日,武汉协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董念国(中)为新冠肺炎患者实施肺移植手术。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每一个点赞

都在传递力量

所有的“重生”

都在诠释

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

那一刻

胸前的红色

是以命相拼的执着

5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医务人员向新冠肺炎患者成功撤除ECMO表示祝贺。新华社发

一封封请战书

一道道口罩

一队队物资车

……

武汉

从来不是一座孤岛

湖北

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在撤离前集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4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集结湖北,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湖北保卫战。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这不是一群人的战斗

而是全中国的战役

加班加点的建设者

大爱无疆的志愿者

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

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

……

中华大地

亿万人民一条心

上下铆足一股劲

铸就牢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那一刻

心中的红色

是舍我其谁的责任

2月29日,“W大武汉紧急救援队”队员朱伟将国旗插在车上。疫情期间,由志愿者组成的“W大武汉紧急救援队”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待产孕妇,成为即将出生的新生命的“摆渡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我们挺过来了!

4月15日,武汉市民自发上街送别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今朝送君处

草色如许新

那一刻

手中的红色

是发自肺腑的感谢

幸得有你 山河无恙

聚散有时 后会有期

4月15日,武汉市民挥舞国旗,送别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9月16日,圆满完成协助香港特区抗疫任务的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队员们离开香港,香港市民夹道欢送。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去时星辰动

还家岁月流

英雄凯旋日

欲语泪先流

那一刻

舞动的红色

是朝思暮想的牵挂

是久别重逢的欣喜

4月7日,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到场迎接的亲友相见,期待着14天隔离后的团聚。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念念不忘 生生不息

满目红色中

挺立着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

传承着绵绵不绝的精神力量

10月1日,一批驰援过武汉抗疫的江苏医疗队队员重回武汉,曾经并肩战斗的江苏援鄂医疗队员吴卫娟(右)和武汉市江夏中医院的董璇(左)再度相逢,喜极而泣。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最高礼赞

致敬那激荡人心的壮举

那一刻

窗外的红色

是民族精神的凝结

中国精神

在抗疫中淬炼

在磨砺中升华

9月8日上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病毒没有国界

疫情不分种族

大疫当前

更见患难真情

异国夜空

红色闪耀

只要心中有光

世界就有希望

2月18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地标建筑自由塔上演灯光秀,为中国抗击疫情加油。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哈拉比萨斯摄)

大疫当前

更显责任担当

从一罩难求到支援全球

中国制造全面动员

走出国门的中国红

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疾呼

是同担风雨、命运与共的温暖

3月15日,沈阳海关工作人员检查捐赠给日本的防疫物资。当日,捐赠日本的防疫物资从沈阳发往日本,助力日本抗击疫情。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4月6日,中国援助18个非洲国家的抗疫物资运抵加纳首都阿克拉。新华社记者 许正 摄

5月1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机场工作人员搬运中国援助的抗疫物资。物资包装箱上贴着中斯两国国旗,并写有中斯文“心相连 共抗疫”字样。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 摄

走出至暗时刻

生活生产全面恢复

复工复产加快推进

琅琅的读书

熟悉的烟火气

又回来了

一个有声的中国

一个流动的中国

又回来了

那一刻

飘扬在中国大地上的红色

是蓬勃向上的生机

9月1日,武汉中学举行开学典礼。当日,武汉市2842所中小学、幼儿园迎来开学,百万学子重返校园。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0月5日,湖南长沙太平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岁月静好

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我们不会忘记

他们

抗洪抢险

搏击风浪

一抹红色

守护家园 心如磐石

7月16日,在江西九江市,退役军人张恒扶正防洪哨所门前的国旗。洪水来袭,曾服役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张恒同父亲一起投身防汛抗洪战斗。他说,过去我护卫的是国家的荣誉和尊严,现在我守卫的是父母和家乡。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他们

驰骋沙场

守卫边疆

一抹红色

保家卫国 热血满腔

10月1日,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巡逻分队官兵沿山脊向点位行进。新华社发(刘晓东 摄)

他们

金戈铁马去

马革裹尸还

一抹红色

铭记正义之战

致敬英雄儿女

9月27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在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上盖上国旗。当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迎着朝阳

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

那是

中华大地的背景

中国精神的底色

那是

华夏儿女心头

永不褪色的鲜红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9月25日,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岗托村,普巴在屋顶上换上崭新的国旗,这是他每月进行一次的“仪式”。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普巴说,现在我们的美好日子,是解放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份恩情,我们不会忘记。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向前!

再向前!

在改革开放的桥头

挺立潮头 锐意进取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攻坚克难 滴水穿石

10月1日,警用直升机悬挂着五星红旗飞过上海黄浦江上空。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3月20日,西藏林芝市西日卡村村民代表在村委会小广场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61年前,五星红旗在西日卡村冉冉升起,开启了一个村庄和一面国旗不可割舍的情怀。从此,升国旗成为这个雪域山村不变的传统。鲜艳的国旗,印记着西日卡村农奴翻身解放的岁月,见证着边陲村庄日新月异的变迁。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春日的田野上

播撒希望

在深山的校园中

播种梦想

向前的每一步

汇聚成国家向上的步伐

4月30日,拖拉机在西藏那曲尼玛县当穹错旁举行的春耕典礼上行进。新华社记者 侯捷 摄

6月2日,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的马武寨寄宿制小学举行升旗仪式。这所“麻雀小学”只有7名学生,是方圆几十公里内唯一的学校。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向上!

再向上!

在地球之巅

感受那抹红色的心潮澎湃

见证中华民族的奋发昂扬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们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45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哭过 笑过 感动过

爱过 拼过 奋斗过

这一年 刻骨铭心

这一年 荡气回肠

不忘过往

逐梦前行

牢记心中底色

向着梦想

出发!

再出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Hash:cacb8e1f276cd6c1c3df0fbf6881480db9a767b4

声明:此文由 澎湃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