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摩崖石刻深藏罗浮山鲜为人知

现存的罗浮山摩崖石刻约有230处

罗浮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大海 李海婵 通讯员 何启文

广东惠州浮山,你很可能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成百处朱色石刻,分布在景区内外奇石上,深藏在罗浮山十八洞天秀谷幽岩和飞瀑名泉周边的石壁中。这些石刻可能是景致名称,也可能是诗词文章,但四周既无标识,也无说明,极易被忽略。其实,这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浮山摩崖石刻,230余处石刻基本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几处甚至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朝

长久以来,罗浮山摩崖石刻的名气似乎与其历史地位并不相符。提起罗浮山,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养生圣地、天然氧吧,昔日儒释道三家圣地名声不再,罗浮胜地泯然众山,而传承千年的摩崖石刻,也只能深藏山中。如何重振石刻?记者先后走访多位文史专家、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试图为罗浮山摩崖石刻求取破局良方。

现状 缺乏标识外人不知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有着精致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

据《博罗县志》记载,罗浮山摩崖石刻足足有2000多处,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石刻已经难以寻觅。据罗浮山景区管委会文管所所长唐晓文介绍,现存的罗浮山摩崖石刻约有230处,已于1989年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晓文介绍,石刻历史悠久,已知年代最为久远的“长寿涧”石刻是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提点广东刑狱、太常博士祖无择所题;而现存字体最大的“罗浮”石刻足有一人高,刻于宋代淳熙己亥年间(公元1179年);此外,明代三部尚书湛若水、清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等无数文化名人都曾到此观光打卡题刻。

然而,这些响当当的名头,在当地学者专家眼里却只是稀松平常。羊城晚报记者一行在罗浮山景区中心区穿梭,前后十数分钟,就看见“飞来”“蓬莱径”“桃源洞天”等数十个石刻。只见铁画银钩间以朱漆填涂,颇有古意,但四周无甚文字说明,游客们也就不甚留意。直到离开后,唐晓文轻飘飘的一句话引来众人惊叹:“噢,刚刚一路上看到的那些石刻都是明代、清代的,也算有些历史!”

溯源 千年文名不再石刻受冷

为何罗浮山中会有这么多摩崖石刻?曾经备受历代文人关注的石刻,如今又为何受冷?事实上,这与罗浮山的历史地位有密切关系。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包国滔坦言:“摩崖石刻的地位其实和罗浮山本身捆绑在一起。曾经的儒释道三家圣地、岭南第一山,如今主打休闲度假、养生健体,又有谁会关心这里的石刻呢?”

包国滔介绍,从前罗浮山号称“岭南第一山”,既是道家崇尚的逆水圣山,又是岭南海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佛教自此传入南中国。随着国家经济中心南移,明清时程朱理学、湛王心学纷至沓来,罗浮山成为儒释道三家交错融合之地,“堪称岭南渊薮”;文人多了,自然石刻也就多了。

“罗浮山摩崖石刻的受冷,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受冷的缩影。”包国滔表示,罗浮山儒、释、道三家影响力不断下降,改革开放后地方对罗浮山及其遗迹的开发不能持续,文化圣地的地位一去不复返,摩崖石刻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要活化利用罗浮山摩崖石刻,就要先重振罗浮山。”包国滔表示,建议今后多举办学术论坛、出版著作,邀请国内外媒体宣传,以VR、动画等多元手段讲好故事。

展望 打造成沉浸式产品

“历代文人留下的石刻,实际上都属于公共文化品牌素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志才建议,首先应该挖掘、保护,其次是将素材进行有形化转换,如将石刻诗句、故事、遗迹转化成文化创意产品;最后,让摩崖石刻蕴含的精神文化跟惠州城市结合,形成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老实说,一个石刻历史再悠久,也就是个石刻,看两眼就走了,就是传统的观光型景点,必须打造出有沉浸式体验的文化产品。”吴志才说,如果能讲好摩崖石刻背后的故事,让有东西看、有东西玩、有东西买,未来大有可为。

吴志才表示,只有讲好石刻故事,才能形成强大的集聚性力量和相对完整的链条。具体操作层面,此前惠州推出的历史文化游径、绿道等产品都是抓手。吴志才说,还要多举办文化活动,打造产业化模式,构建IP品牌文化,形成文化消费高地。“建议发挥政府、民间和社会群体作用,让石刻文化与普通市民发生关系,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消费产品。”

Hash:37cdb32c4ba0d9771390ccc90a91cf292b5dc328

声明:此文由 羊城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