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不灭的灯火

“昏黄的暮色里,在茅坪山一角的一个狭小的八角楼里,一盏灯的影子,映在窗前,分外清晰。那伏在案几上低头沉思的身影隐约可见。……隔壁邻居的两个小女孩,兴奋而又好奇的望着八角楼的灯光。姑娘啊,不用好奇,那是我们毛委员在沉思,在写作呢!”

《八角楼的灯光》这篇课文让我尚在懵懂之时,就对井冈山的八角楼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想要站在八角楼的窗外,悄悄地朝里望去,看看这烛灯火究竟有何魅力。红军以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而闻名,在我的印象中八角楼一定也简陋朴素,当我身处楼中时我才意识到,八角楼比我想象的还要简朴。

一栋栋狭小的平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走进其中,有限的空间被书桌和床填充后几乎再无落脚之地。走过了这么多革命据地,我们都能发现不管何时在何地居住,毛主席总是把办公区和居住区合在一起。他的身影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清晨起床后,一个转身便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和写作之中。在这里,毛主席完成了《中国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名的篇章。纵观一路的艰辛历程,中国共产党总是把精神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写文章,刷写标语,党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精神文化烙印在我们心头。不但八角楼的灯光是革命精神的证明,标语群也是精神的象征。

经过一段蜿蜒曲折的小路,我们到达了井冈山的标语群,这栋独立的房屋上写满了激励的标语“红军是人民的军队!”“打倒土豪我们才有饭吃有衣穿”……这一道道印刷的标语不但鼓舞着抗战时期的军民,今日看到,仍能感受到红军的坚毅与智慧。只有让群众都相信党的目标和能力,支持党的决定,革命的胜利才有了最大的保障。

站在密密麻麻的标语前,我不禁感到一丝羞愧,如今的标语群因为地势崎岖和周边建造了娱乐场所等原因,已经极少有人到访。标语群内也并无工作人员进行讲解,不光标语群如此,井冈山的不少旧址已经只剩一个名字留在门票上,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游客参观。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党都不忘记把自己的精神传播出去,而现今,我们却慢慢地在失去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红色文化精神和资源对于我们的启示作用远不止如何赢得抗战的胜利。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是一株不灭的灯火,它照亮了党一路抗战的征程,也将为中国的发展点亮前路。这株灯火不会熄灭,我们也不能让它熄灭!

Hash:bd6d5fb8e6e3317001537ea01193cb0d27a012a1

声明:此文由 Amanda596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