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进行时丨寻踪历史,考古学可不简单!

考古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人,不仅要掌握地理、测绘、历史等基本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想象力及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青岛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平度市八里墓地的“小光顶”封土堆和“野埠”封土堆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考古人员初步判定,这两处封土堆极有可能属于汉代墓葬。但是它们的规格与以往的其他汉墓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最大程度探明两处汉墓的封土结构、叠压关系,考古队长彭屿和大家商议后,决定采用“探沟法”来解剖封土。

探宝小贴士:

在考古学中,“探沟法”被广泛地用来揭露土墩遗址的地层、城墙的剖面,观察大型聚落和墓地的外围结构,以便于寻找到墓口。

考古人员一般会选择在风头上开探沟,留下封土的剖面,然后通过剖面上刮面,就可以看到同位关系,了解墓葬的位置、建造的先后顺序以及封土的构造方法等。

通过进一步的发掘, “小光顶”封土堆中出现了部分瓦片堆积与建筑夯土墙基。对考古人员来说,这预示着墓葬内可能存在与祭祀有关的的建筑遗存。

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埋藏的遗存,考古队经过讨论后决定:将探方法与探沟法结合使用,在东、西、南三侧布设探沟,并在封土北侧采取探方法揭露瓦片堆积,以便控制地层和提取瓦片,防止遗漏遗迹

经过数日的艰辛作业,深入墓穴后的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墓葬主棺被盗,墓主尸骨荡然无存。但印章和彩绘陶俑的出土,还是给了大家一丝希望。

曾经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就是通过一枚刻有“刘贺”二字的出土印章,迅速确定了墓主人身份。因此,在考古工作中,最兴奋的莫过于发现印章。此次出土的刻有“金”姓的玉印,在古印中也是十分稀少的种类。

彩绘陶俑则是对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的反映,也从侧面印证了他身份的特殊性。时隔两千年后出土,陶俑的完好程度更是让人惊喜。

在清理和发掘陶俑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多次采用了三维建模技术,对墓葬和陪葬物进行三维扫描。这不仅立体还原了现场的发掘状况,新建立的三维模型,还能为之后的遗迹发掘提供可靠参照。

5月19日21:20

CCTV10《探索·发现》播出

2019考古进行时第二季

《青岛汉墓发掘记》

Hash:746ae6ce33833935b932db3d98716e1d3cd628a8

声明:此文由 探索发现栏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