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原创丨古人笔下的闵子骞

古人笔下的闵子骞

文/郭光明

圣门媲德亚吾颜,季氏何知欲浼然。

三釜恐贻亲老耻,一廛归卧汶阳田。

山禽容与和声里,墟墓满条落叶边。

两下颖滨碑下拜,满杯秋菊荐寒泉。

——【元】王 恽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辉汲(今河南汲县)人,原为南宋严州(今浙江西部桐庐淳安建德一带)知府,后降元。中统元年,即1260年,被元世祖征为详议官,不久入京,先后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监察御史等,曾三入翰林、五任御史,一生清贫守职,好诗善文,著有《承华事略》《守成事鉴》《中堂纪事》《乌台笔补》《玉堂嘉话》《相鉴》《汲郡志》等,是为元初重臣、文坛大家。《元史》有其本传。史载,至元十九年,即1282年秋,王恽出任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到任不久,便出城东行,瞻拜闵子墓,观赏北宋文学大家苏辙的《齐州闵子祠堂记》碑。

闵子墓,乾隆历城县志》有其记载:历城县署东五里,今百花公园处。苏辙的《齐州闵子祠堂记》亦说:“历城之东五里,有丘焉,曰闵子之墓。”

闵子,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鲁国人,儒家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实践者和积极的传播者。《论语》称闵子骞“少孔子十五岁”,是为孔子的首批学生,以德行而著称于世,列孔门四科十哲、七十二贤人。唐开元二十七年,即739年,玄宗李隆基追封其为“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即1008年,真宗赵恒皇帝追赠其“琅琊公”封号;南宋咸淳三年,即1267年,度宗赵禥皇帝尊其为“费公”。而元代著名学者郭居敬,字仪祖,福建尤溪大田)县人,以编撰《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而名。郭居敬将闵子骞奉为史上最孝的典范人物,排第三位,因而后人多以“孝圣”而尊称。

元代学者郭居敬,王恽的这首七律诗,诗题《闵子墓》,为吊古怀人之作。首联首句,开门见山,言闵子骞孝德名天下。孝德,圣门首义,分三个层面,一为孝亲,二为孝民,三为孝国。而首联次句,诗人以“季氏何知欲浼然”句,言闵子骞“孝国”。原因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不仅诸侯之间相互并吞,战火连绵,而且诸侯国内部,也是攻伐不断。如鲁国,庄公姬同死时托孤,后事交由弟弟庆父掌管。而这个庆父,可不是省油的灯,一是私通庄公夫人哀姜,二是把持朝政,立庄公之子子般为君后不足两月,就与哀姜密谋将其杀死,立哀姜的妹妹叔姜之子“开”为国君,即历史上的鲁闵公,闵子骞的先祖。而庄公的另一个弟弟,名叫“季友”,见大事不妙,带着庄公的另一儿子、名叫姬申的逃到了陈国。两年后,鲁闵公又被庆父杀死,引起国内大乱。避祸陈国的季友,趁此机会,带姬申回国,拥立姬申为君,即鲁僖公,季友则当上宰相。这个季友,也非善类,不但以拥立之功,独专朝政,而且世袭宰相一职,史称“季孙氏”。季平子时,鲁昭公发难,欲夺回朝政,被其家臣阳虎打败。这个阳虎,史称“治国之奇才”、“丧国之诡才”,开“陪臣执政”之先河。他虽为家臣,但欺主罔上,软禁少主季孙斯后,成季孙氏的实际当家人、鲁国的第一权臣。闵子骞出任费邑宰,成一方行政长官后,见世道如此混乱不堪,便尊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教导,“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毅然辞官。

所以,王恽这首诗的颔联,引入关于孝德的命题。首句“三釜恐贻亲老耻”,言孝亲亦不可失去原则。三釜,又作三釜养,释义为以薄俸供养父母。意思是说,如果孝德仅仅就为了奉养父母,那么闵子骞作为主政一方的行政长官,仅以俸禄养活父母绰绰有余,若在旷世无道时,仍以养活父母之名而“食汙君之禄”,在他看来则失去了孝德的底线。这种失去孝德底线的奉养,会让父母蒙羞。因此,当阳虎派人请其复出时,遭到他的婉言拒绝,说“善为我辞焉”,从而引发次联次句,“一廛归卧汶阳田”,意思是说,宁可乡下种田,也不作“汙君”帮凶。诗之颈联,诗人由远及近,将目光投向闵子骞墓园,但听墓园山禽啁啁、百鸟争喧,但见村落寂寥、墓园萧森,不难让人想象,满目秋黄落叶的况味,都是诗人寂寥与孤独。尾联首句的“两下颖滨碑下拜”,诗人拜谁?拜闵子墓!拜苏辙碑!只是诗人所言之“颖滨”,是苏辙之兄苏东坡的晚号,至于何以“两下颖滨碑下拜”,笔者以为,系诗人误作。尾联次句的“满杯秋菊荐寒泉”,诗人以“荐”烘托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展现出的是自己的心境。从全诗看,诗人似写景抒情,但将历史之典与眼前景物、个人情感交织于一起,则又寄寓着深、意寓言外,意旨尤为深远,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北宋熙宁八年,即1075年,闵子祠堂落成。时任齐州(北宋行政区划的州名,治所在历城)掌书记的苏辙,撰《齐州闵子祠堂记》,并刻石记之。这篇记文,苏辙简略叙述祠堂的修建过程和落成典礼,称赞太守李肃之之德政仁心,而后将重点放在仕与不仕的问题讨论上,并以孔子的无所不仕之论点,举孔子众多弟子出仕之例,引述闵子骞之拒仕言行,赞扬孔子的“不顾而仕”,称赞闵子骞鄙薄名利、超脱尘垢的高尚人品和德行。对于闵子骞的不仕原因,苏辙亦用“方周之衰,礼乐崩驰,天下大坏”作解释,暗寓反对变法、身遭贬谪的作者本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曲折表达作者“止而有待”的隐衷。这篇记文,清代诗人、著名学者沈德潜予以高度评价,称“平直纡徐中自露风骨”。

王恽的《闵子墓》,引典说理,以议论为主,富有一定的哲理性。而晚清乡土诗人陈永修的诗题《过闵子墓》,则富有一定的生活化:

古墓丛祠垂姓名,孝哉闵子死犹生。

行人叹息华阳路,芦荻花飞见性情。

此诗首句之“古墓丛祠”,不是赞扬闵子骞的,而是赞扬太守李肃之修古墓、建祠堂的历史功献。正如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所言,在闵子墓“百年之废”时,建起闵子祠,让闵子骞“一日而举”,天下闻名,虽死犹生。次句的“孝哉”,语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亦是孔子《论语》所言:“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说,考察闵子骞德行时,孔子没有听见其父母说他不孝,也没有听见其弟弟说他不友好,更没听见他的街坊邻居说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所以,诗人引用“孝哉”二字,呈现出的是闵子骞的孝道美德和他的善良、宽容、纯真、至孝之心。第三句融情于景,其中的“行人”,泛指古往今来之人,也包括诗人在内,“华阳路”也非今日之华阳路,而是泛指华不注山之阳。意思是说,古往今来,包括“我”在内,行走于华不注山之阳时,都会感慨万千。感慨什么?感慨“芦荻花飞”,却非抒情,而是历史典故“单衣顺母”的引用。郭居敬撰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中,讲述了闵子骞“单衣顺母”故事:“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母闻,悔改。”而闵子骞也因此被后世多加盛赞。但是,诗人行走于“华阳路”上,为何有一声叹息呢?原来,有一民间传说,说得是北宋末年,刘豫开挖小清河时,在华山脚下得一石棺,棺盖上刻着一首诗:“孝哉闵子骞,死后葬黄泉。幸遇黄太守,起我在高原。”巧合的是,主持这段河道开挖的,正是一位姓黄名廷简的官员,只是这位黄廷简还不是太守,不免让人狐疑。就在这时,官文来到,黄廷简被提拔为太守,应验了石棺诗句。黄太守以为,自己的提拔,受了闵子骞的庇佑,于是命人抬棺向高处走。不曾想,走出不足半天,棺绳突断,旋即狂风大作,等狂风过去,就见石棺落地处,突起一堆新坟,问及当地村民,原来这块地的主人姓高名原……

明代《历乘》有其记载,称“黄郡守浚河,掘出闵子石椁,盛其首,移至高原。今华山下,石椁尚存”。但是,传说就是传说,没有史料可考。所以,清代诗人董芸以《闵子祠》一诗作结:

一代高文闵子祠,蘋蘻荐罢雨丝丝。

华山石椁应难信,姑妄言之妄听之。

元代初,官方鼓励私人办学,书院渐兴。至顺二年,即1331年,历城依先儒圣迹惯例,傍闵子墓、闵子祠建起济南首家书院,取名“闵子书院”,用以供祀先儒、激励后学。《元史•文宗本纪》载:“元至顺二年秋七月,乙未,立闵子书院于济南。”明嘉靖年间,时任山东按察别使提督学政的陆釴,编纂《山东通志》之余,拜谒闵子墓,诗写《闵子书院》:

季氏今无邑,费公还有堂。

松楸汶水北,俎豆华山阳

春草寒犹重,芦花絮不扬。

采菰聊驻节,仿佛见宫墙。

明朝末年,山东历城的“真儒名世”刘敕,以举人之身出任陕西富平知县,未满一年即辞官返乡,以讲学谈经、兴办教育、工诗著书终其一生。期间,他受聘闵子书院“山长”,发起募捐,在重修闵子墓、闵子祠基础上,又建起“书斋”、“讲书堂”、“芦花馆”,从而使闵子墓、闵子祠、闵子书院俱成一体,成为济南东部地区颇具影响的文化教育中心。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多尔衮统帅清军,绕道蒙古,突破长城,沿运河南下。腊月二十三,清兵围逼济南城,山东巡按御史宋学朱、山东左布政使张秉文、济南知府苟好善、历城知县韩承宣等驻城文官,率乡兵五百、莱州援兵七百,上演一场兵力悬殊的“济南保卫战”。正月初二,城破,守城官兵全部阵亡,无一生还,刘敕也因不屈于清兵,与全家人一起蒙难,闵子书院也大伤元气,由书院整饬为“讲孝堂”。

前有所说,阳虎威逼利诱,差遣闵子骞,闵子骞以“不食昏君之禄”而“善为我辞焉”,但阳虎依旧屡次征召,闵子骞只好发狠,说“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意思是说,如若再逼“我”就范,我只好北上,过汶水,去齐国。汶水,春秋时齐鲁两国边界,汶水之南为鲁地,汶水以北为齐地。“如有复我,必在汶上”,表明闵子骞不与季孙氏同流合污的决心和尽大忠、行大孝的态度。为此,清代诗人、山东历城的范坰,字伯野,号品泉生,以七言绝句诗称赞闵子骞:

五里城东讲孝堂,掇文崇实重伦常。

不须汶上逃名远,垄墓千秋俎豆香。

史实是,闵子骞六十三岁时,的确北渡汶水,来到齐国,并终其一生,葬于历城的。只不过闵子骞北渡汶水来齐国,不是逃亡,而是受齐国宰相田襄子的邀请来的。来做什么呢?弘扬孝文化,传播正能量

闵子骞来到齐国后,推行“孝贤兴邦”主张,从事“孝贤成才”教育,开展“孝贤和顺”教学,推动“孝贤施政”实践。

齐宣王八年,即公元前448年,已是八十九岁高龄的闵子骞,在历城学宫给学生做报告时,突然昏倒,不醒人事,不久便寿极而终,为此,历城、章丘两地衙署官员、师生及两地民众,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并尊其为“孝贤宗师”。而齐宣王则追赠其为“齐鲁孝贤”、“天下孝贤”称号。而关于闵子骞的孝德影响,清代诗人、画家,山东历城人朱照的《闵孝里》诗,可略见其斑:

孝哉闵子寒御车,何劳鄙俚人滥夸。

今古无凭里妇语,聚谈最喜议芦花。

【作者简介】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校园散文诗协会理事、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院第十六届中青年散文作家班学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作品集、编著《历代诗人咏历城》。

Hash:3cd8e7f699145bfc3fa329de72844890505211bf

声明:此文由 真言贞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