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文脉探寻:三川交汇周家口 满城文化半城水
映象网讯(记者 金江涛 实习生 丁阳光)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故事,或是辉煌、或是衰落、或是繁荣、或有遗憾……皆是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回忆。周口,三川交汇、因水而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重地之一。从明清时期的漕运重镇到如今冉冉升起的“中原港城”,周家口经历沧桑巨变,记者希冀用笔锋描绘周口文脉,溯源周家口,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周家口”。
周口,我们现在生活的这片热土,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周口一带河流密布,气候温润、植物繁茂、万物竞翔、百兽出没,曾出土的猛犸象牙、鸵鸟蛋等远古动物化石,见证了此地万物生长的景象。
六千多年前,文明的种子在周口大地发芽,在岁月的浇灌下,慢慢长成了参天巨树。古老的“周家口”宛若一部史书,底蕴深厚,它一步步从六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款款走来,在一路上留下了无数的印记。
满城文化半城水,一城阅尽六千年周口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距今6500多年前,伏羲就率部落从今甘肃天水出发,沿途或徒步或乘舟而行,来到水草丰美的黄淮平原腹地宛丘(今周口市淮阳区)定居。在带领部落长期迁徙的过程中,发明了舟桴,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从此可以跨越水域,开拓新天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自此人文肇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记忆和内涵。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蜿蜒交汇而成的“周家口”,距今有4500多年的建城史、2300多年的漕运史,期间创造着物质财富,塑造着城市的人文精神,如今早已是“满城文化半城水”。
追本溯源,周口是中华伏羲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陈楚文化、农耕文化发祥地,也是全国闻名的戏剧之乡、杂技之乡、书画之乡,享有“人之祖、史之初、国之根、文之源”、“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
诗经陈风,千古传扬;道德种子,播撒四方。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历史先贤虽已渐行渐远,但他们留下的印记却让我们代代受益。
因水而生,缘起“周家口”成风化雨润心田,水孕育了世界的生灵,推动了我们在生命长河中的航行,是它让生命生生不息,水因此成了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周口“满城文化”,也围绕水的故事徐徐展开……
周口:满城文化半城水 来源:祥子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多是城市的缘起,人与水、城与水一直存在着既适应又矛盾的关系。通观历史,水既孕育和滋养了人类,衍化了文明,又因着大自然之力,不时泛滥成患,进而激发出人类逐于水、认识水、改造水、利用水的斗争与融合。
周口与水的故事也是这样一段“斗争与融合”的历程。采访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他详细介绍了关于“周家口”与水的故事。据介绍,周口作为三川之地,颍河全长619公里,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颍河是淮河最长的支流,其中游是淮河流域暴雨中心之一,过去每当夏秋洪水季节,常漫决成灾,故有“决了母猪圈(漯河东面),淹掉颍州十八县”之说,颍河还屡遭黄河决溢泛滥之害,历史上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传说中他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的父亲名鲧,因“堵”治水失败而被杀。公元前2033年,大禹继承父业,领导治水,他因势利导,以疏导为主的办法治理洪水。大禹治水期间,兢兢业业,日夜在外奔波,苦干13年,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最终治平了洪水。而颍河是大禹治水的河道之一,相传大禹曾沿颍河东下,在周口一带治水,周口现存的水灌台遗址,据《商水县志》记载,水灌台“古为大禹观水台”。大禹治水也为后来周口漕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滨水而生、逐水而居、临水而筑、诗意栖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选择和追求,水系的演变对于人类空间聚落以至城市的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如司马迁在《汉书·河渠志》中所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水与城的襟带演变似乎也就成了自然和历史的使然。
因水而兴,民俗文化漕运的兴旺,带来商业的兴旺,同时也催生出多种不同民俗文化,周口的龙舟赛文化就是其一。清朝周家口的一位高官李擢英为父亲祝寿,从杭州运回10条龙舟,在沙颍河三河口(又称三江口,位于贾鲁河、沙颍河交汇处)举办龙舟比赛。赛后,李擢英准备将舟运回杭州,周家口的商户希望能留下几条龙舟,可在每年端午节时举办龙舟赛,后李擢英为家乡留下5条龙舟,供家乡人举办龙舟赛。第二年,周口人就开始了自己的龙舟赛。
“水天一色”的周口夜景 来源:祥子
后来,周家口的龙舟赛声势越办越大。周口龙舟改进后越来越具有当地特色,如把祭祀用的古老的周口翎船文化元素融入龙舟,这些从南方带来的龙舟经本土化改造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北方龙舟,一直到今天,老周口人仍将龙舟赛称作“翎船会”。周口龙舟不断变迁,龙舟赛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如翎船捕鸭、水上拔河、速划比赛等,逐步形成周口独有的龙舟文化。
除了龙舟文化,周口的饮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中华饮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周口作为农业大市,加上由古至今商业的兴旺,自然少不了美食的陪伴。北方种植小麦为主,面文化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吃面讲究很多,实质是把“人之常情”,“世间常理”物化在面条中。过生日吃“长寿面”;娶媳妇、乔迁新居要吃打卤面,有汤有面有滋有味;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祈盼风调雨顺吃“龙须面”。不同时节,不同的喜庆节日吃不同的面条。
河南烩面独具一格,周口也不例外,走过周口的大街小巷,吃碗烩面、呡一口汤,一些烩面老店的香味似乎能把人馋虫勾出来。除此之外,周口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胡辣汤就是其一,也称其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尤以逍遥镇胡辣汤出名。诱人的香料、透亮的面筋、浓郁的骨汤,鼻尖只要一闻到就能感受到胡辣汤的美味。河水东流、漕运兴盛,人们带着胡辣汤从这里出发走向远方,胡辣汤因此得以盛行。
作为地方特色,“周家口牛肉”也是闻名遐迩。漕运的兴旺、人口的流通,也使得周家口牛肉闻名于外,周家口酱牛肉“始于明,盛于清,香天下”,曾一度为清廷御用牛肉,位列老周口“八景四珍”之一,作为“有文化价值、有历史沉淀、有工艺传承”的周口美食,周家口牛肉在新时代也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重溢千年鼎镬之香。此外周家口灰培豆腐、关德功烧鸡、闷糟鱼、酱黄花菜、酱蒲菜、炸肉盒等多种美食一直享有盛名。
周口,这座曾出现“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繁盛景象的城市,如今已“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一座充满活力的“中原港城”新周口,这片充满传奇、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沃土,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款款走来!
Hash:ce132c27d2c40d7ddde662168932285b76f2667a
声明:此文由 三川映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