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殉国后,忠骸被日军收敛,下属黄维纲连夜抢回送往重庆

1942年1月初,日军第三次进攻长沙失败,被迫总退却。在撤退过程中,遭到国军各部队的猛烈追击和包围,损失惨重。在追击过程中,国军追击部队发现,日军已经开始将来不及焚烧的尸体直接遗弃掉,这说明日军的撤退非常狼狈。

因为,正常情况下,日军在撤退之前,都会将阵亡官兵的尸体集中起来统一焚烧掉,有的则是统一掩埋起来。如果连掩埋和焚烧尸体都来不及了,那就说明日军的撤退确实是比较被动的,而且非常狼狈,因为只要有时间,日军一定会做这件事,另一件事就是破坏他们的武器

更狠的是国军追击部队发现了一堆日军刚掩埋不久的尸体,大约三百多具。愤怒的国军和当地民众在日军撤走后,将这些日军尸体挖出来,暴露在外面,一直到战区参谋长吴逸志到达现场,下令挖了一个大坑,将这些日军尸体埋在一起,并立了一块碑,上书五个大字:“倭寇万人冢”,落款是陆军中将吴逸志题。

日军不仅对自己阵亡官兵的尸体这样处理,在发现在战争中阵亡的国军中高级将领遗体之后,往往也会比较认真的收敛。比如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阵亡之后,日军就将他的尸体抬到附近一个村子里的一个祠堂里,用白布包裹起来,并用木牌写上“支那军总司令”。张自忠下属的38师师长黄维纲得到消息后,愤慨难平,连夜奔袭,将张将军的遗体抢了回来,然后隆重装殓,送往重庆公祭之后再隆重下葬。

同样的,红军和解放军也一样,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时,会将敌我双方的阵亡将士遗体分别掩埋,即便是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被迫撤退,也会尽量由战斗部队掩护,迅速将阵亡官兵遗体掩埋之后再撤走。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出现过来不及掩埋牺牲的战友,就不得不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之下匆忙撤退,这种情况会影响士气。

在古代,战争结束之后,胜利的一方都会尽可能组织民众和军队一起,将在战争中阵亡的敌我双方的将士都加以掩埋,一旦出现来不及掩埋的情况,如果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腐烂的尸体就很容易引发瘟疫。所以,即便是战胜一方的军队不掩埋,当地老百姓也会尽量掩埋,以免发生瘟疫。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战胜一方为了展示自己的武功,震慑对手,会将对手的阵亡将士尸体堆积起来,也就是所谓的京观。比如司马懿在平辽东之后,就将对手阵亡将士的遗体都堆积起来,形成了京观。而这也是他后来被人指责过于阴狠的一个重要理由。这种情况对外战争中,是经常出现的。

游牧民族在入侵中原的时候,无论胜败,在撤退的时候,都不会掩埋尸体,不管是对手的,而是自己的,都不处理。因此,一旦在远离农耕地区的草原地区与游牧民族发生战争,而中原军队又是战败的一方,会形成很长时间都无法处理的大量尸骨的情况。比如土木堡之变后,过了十几年,明英宗还派人去土木堡掩埋当年阵亡将士的尸骨,就是因为还暴露于野。

Hash:b57a01e83eba51d6509265fb2b3551e2049073a4

声明:此文由 萧武有话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