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打卡”红色地标 汲取奋进力量
蚌埠市扎实推进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渡江战役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固镇烈士陵园等重要红色资源品牌,让旧址、遗址等“活”起来。
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的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 (资料图片)
日前,由蚌埠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直机关工委等联合策划的“追寻红色印记 砥砺初心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之旅打卡活动启动。该活动依托蚌埠淮河两岸主轴线景观带打造“一线两园”,即淮河北岸追寻红色印记打卡线、淮河南岸“红色故事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园”。造型各异的打卡点、图文并茂的展板、丰富翔实的史料……三处新增的红色地标,成为蚌埠群众争相“打卡”、学习党史的好去处。
“蚌埠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众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策划开展此次活动,在全市干群中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蚌埠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革命遗迹遍布淮河之畔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走进蚌埠市革命历史陈列馆,沿石阶而上,耸立于曹山之巅的纪念碑巍峨雄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前,不少群众仔细阅读着《蚌埠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和《始建蚌埠革命烈士纪念碑记》。
陈列馆位于半山腰西侧,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分四个展厅,以时间为轴,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了从党的创立到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蚌埠地区革命斗争的恢宏画卷。
“蚌埠因淮水而生,随着津浦铁路开通,水陆交通之便使得蚌埠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蚌埠这片热土曾发生激烈悲壮的战斗,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红色故事。 ”蚌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郭照东说。早在1922年,安徽首个产业工会组织蚌埠铁路工会在蚌埠铁路机务处成立;1926年1月蚌埠地区首个中共地方组织蚌埠特别支部诞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蚌埠成为组织领导沿淮十几个县党组织的中共长淮特委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张爱萍、张震将军在蚌埠创建抗日根据地,蚌埠是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蚌埠是淮海战役南线作战的主战场,孙家圩子是渡江作战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华东地区的政治决策之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陈毅等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赋予了蚌埠宝贵的红色文化财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蚌埠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址。据统计,目前蚌埠市共有各类遗址88处,其中革命遗址70个。从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到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从固镇烈士陵园到建桥烈士纪念塔,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激励蚌埠人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精神财富。
市民们“打卡”淮河边的红色印记。 记者 孙言梅 摄
“精品线路”展示峥嵘岁月
暑假期间,家住蚌山区南湖小区的李芳带着9岁的儿子乘坐71路红色公交专线,20多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
“7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组织拟定渡江战役作战方略,发出了进军江南、建设江南的动员令……”跟随纪念馆解说员细致的解说,李芳母子俩一路从陈列厅参观到旧址区,通过各类实物、历史图片、美术作品及模型等,追忆烽火岁月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红色公交专线的开通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节假日带着孩子到孙家圩子参观,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让孩子更加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追求理想而百折不挠、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李芳告诉记者。
今年4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蚌埠市专门打造“渡江总前委,红色孙家圩”71路学党史红色公交专线。该线路沿途串联蚌埠市档案馆、博物馆、市民广场、湖上升明月、奥体中心、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乡村振兴示范点和市民活动的重要节点,为群众提供学习党史、感受发展成就的流动教育平台。
近年来,蚌埠市扎实推进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让旧址、遗址等“活”起来,打造了渡江战役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新四军淮上办事处旧址、固镇烈士陵园等重要红色资源品牌。今年,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蚌埠市推出红色之旅“精品线路”,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精神激励创业争先
“蚌埠沦陷!徐州沦陷!华中告急!中共中央发出迅速在敌后建立游击区的指示,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彭雪枫组建的人民抗日武装,向豫皖苏敌后挺进……”在蚌埠市档案馆 “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现场,正在播放的《三进淮上》影片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
《三进淮上》是蚌埠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制作的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生动再现新四军带领蚌埠人民在蚌埠淮河以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画卷。 “根据党史拍摄纪录片,目的是为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当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意蕴深刻的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郭照东介绍。
蚌埠市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渠道,整合利用文艺资源,助推党史学习不断深入。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百年蚌埠大事记》,启动编辑《中国共产党安徽省蚌埠历史》(第三卷)等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系列出版物;摄制文献纪录片《剑指江南》,录制文献专题片 《淮畔烽火》《三进淮上》,制作《铭记革命历史,继承烈士遗志》等党课专题片,把革命历史搬上屏幕;创作长篇小说《山呼谷应》《河图腾》、泗州戏《淮水情》、电影《情淮》、广播剧《大河湾》及美术作品《信仰》等,激活红色文化,挖掘时代价值。
红色精神激励开拓创新、创业争先。超薄电子触控玻璃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全面掌握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近年来,蚌埠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全市产业规模快速扩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硅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五星基地,生物基材料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正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日益闪亮的崭新名片。
Hash:d093266d9b69ddba6ba427fd92aa70f205a4b99f
声明:此文由 央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