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我照相馆,传播红色思潮——访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秘密联络点旧址

肖我照相馆,传播红色思潮——访钦廉地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秘密联络点旧址

暖冬北海,百年老街,芳华依旧。

“看似平静的老街,曾发生过波澜壮阔的历史。”2月2日,在海城区山东路59号,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调研员徐传英给记者介绍一栋并不起眼的楼房,它是钦廉地区(今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秘密联络点——“肖我照相馆”旧址,现为海城区文化宫幼儿园场所。

左图:北海老街中山路段。李君光/摄 右图:游客在北海老街漫步。 许振国/摄

“北海人能首先接受新的红色思潮,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徐传英介绍,北海是近代中国西南最大进出口贸易港口,也是钦廉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传播新思潮的前哨阵地。现存贞德女校旧址、乾体中学旧址等,都印证着革命火种在北海播撒的历史。

人流、物流兴盛,革命思潮持续澎湃,“肖我照相馆”这个秘密联络点应运而生。1926年6月底,北海召开第一次党的会议,成立党小组。自此,北海成为钦廉地区革命的中心。

“当知道这里是革命旧址,我们感到很振奋!”海城区文化宫幼儿园党支部书记袁晓霞告诉记者,她本是海城区第二小学的老师,被组织派过来开展党建工作。据介绍,他们通过播放红色影片、讲述红色故事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如《朱德的扁担》《小萝卜头》等动人故事在老师们口中述说,在孩子们心中萌芽。

“开展这样的活动已是常态,同时还鼓励学生假期多走访红色旧址,感悟伟大征程。”袁晓霞说。“让北海成为红色思潮涌动的海洋,让党的光辉历史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科科长吕玄武介绍,当前,北海市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红色传奇进校园”“党史六进”(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传承红色基因活动。

百年芳华依旧,初心历久弥坚。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如今北海发展格局已经拉开,向海经济风生水起。“十三五”以来,形成了电子信息、绿色石化、临港新材料、林产加工、硅科技能源、高端服务业、文旅共8大产业集群,引领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北海签订“三企入桂”招商项目总投资49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工业项目投资增长60.3%,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5%,这些数据均排全区第一。

收藏

举报

Hash:14b62d47bae6e18f8fe2eabbca9ee0b405f94468

声明:此文由 南国早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