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拉池的红色印迹

两手相握,紧紧相拥,跳跃欢呼,群情激昂。1936年10月23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红军大学部分部队、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到达靖远县屈吴山下的打拉池(今属白银平川区),与彭德怀率领的西方野战军司令部、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北上。8月12日,中共中央为“首先造成西北抗日新局面”,提出了“实行三个方面军在甘北之会合,扩大甘北苏区,准备进攻宁夏”的战略计划。打拉池地处陕甘宁三省交通咽喉要冲,成为向南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向西指挥渡河夺取宁夏的重要战略据点。

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王孝贤对红军来到打拉池的情景记忆犹新:“红军来的时候,我才十几岁。打拉池是旱码头,很多人来来往往在这里做毛皮生意,地主土豪们有钱有势,盘剥农民,有时还闹土匪,老百姓的日子很穷苦。红军来了就打地主、救穷人。大家都拥护红军,捐粮捐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打拉池老百姓今天的好日子。”

1936年9月,西方野战军右路军一部袭占打拉池。红军来到打拉池,肩负着中央指示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消灭沿途国民党军队,扫清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的道路,并积极筹备粮食衣物等给养;二是在海原和打拉池一线集结部队,为“宁夏战役”做准备。部队分散驻扎在打拉池、小水、老庄、陡城、响泉、水泉等10多个村庄,在陡城设立了造船点,成立了打拉池农民委员会、水泉堡农民委员会和三百户农民委员会,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扩红建政,筹备粮款,做好迎接红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各项准备。

红山寺石窟

1936年10月20日,彭德怀率领西方野战军司令部来到打拉池,将司令部设在打拉池城西红山寺石窟。

红山寺石窟建于北魏时期,石窟依山势开凿,空间不大,隐蔽性很强。彭德怀在这里了解敌军情报,制定作战计划,钳制各路敌军,红山寺一度成为西方野战军的指挥中心。

如今这里修建了打拉池会师纪念碑、纪念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拉池会师纪念碑(图片均为资料图)

1936年10月25日,会师后的红军在董家湾召开庆祝大会,现场搭起了舞台,扎起了彩门,还点燃了汽灯。彭德怀和朱德作完讲话后,举行了联欢活动。10月28日,召开了打拉池及附近村庄群众大会,并向群众分发羊只。会后,朱德、彭德怀等在红山寺大殿会见了打拉池农民委员会成员和抗日积极分子。

平川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副馆长郁映辉介绍说,红军驻扎打拉池期间,亲民爱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贫苦农民做主,所到之处,群众烧水做饭,缝衣做鞋,还送上当地盛产的香水梨冬果梨慰劳红军战士。

已经去世的村民秦守福当年曾为红军磨面,他的儿子秦明恒给记者说起父亲的经历:“父亲帮助红军推了四十多天磨,每天从早到晚,只换牲口不停磨。朱德同志亲自到磨坊来看望并和他握手,鼓励他要为红军多磨面粉,支援红军打胜仗。”

红军播撒下的革命火种,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包括打拉池的吴公平、响泉的李荫林、陡城的黄仁等当地100余名青年加入了红军。

从西方野战军攻占打拉池城,到10月30日红军离开打拉池,短短40多天时间,打拉池的名字被庄严地镌刻在百年辉煌党史中。红色基因在平川儿女心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红色精神成为平川区改革发展、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记者来到位于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的打拉池城遗址,当年红军会师的场院已成为广阔的沃野良田。平川区全面启动红色小镇建设,以打造大坝口至红山寺S308沿线红色旅游一条街为中心轴,以中和村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和红山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空间载体,以“红色革命”“打拉池会师”“双拥共建”等红色元素为基础,用情讲好革命故事,全面打造组织强、产业旺、人才兴、文化浓、生态好的红色小镇,力争将其建设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点城市上的红色明珠。

来源:甘肃日报

Hash:85cec18087049b160e42727a37204e9f7a2cc5ac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