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东浮槎山:山秀、庙多、泉奇、谷美!再也不要这样低调啦

安徽省境内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很是难得。再具体到省会合肥,同样也是生态多样、山水俱佳。说起合肥的山,西自大潜山、紫蓬山、蜀山,南从巢湖之滨的四顶山青阳山,东至龙泉山、浮槎山、太子山等,均属大别山余脉。山势虽说不大,却也各有千秋,而这其中,浮槎山更是以其山秀、庙多、泉奇、谷美而与众不同。

山秀:北九华——浮槎山

单说“浮槎山”这个山名已显不同了!何为“浮槎”?不仅外地人知之甚少,即使是合肥当地人能说清楚的也是不多。 槎——发“茶”的音,本义指“木筏”。晋朝时期的《拾遗记》、《博物志》,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等史料,分别记载了有关尧帝、张骞,以及牛郎织女的一些神奇传说。在这些传说中,都出现了“浮槎”这种往返于凡世与传说中天河之间的木筏。

浮槎山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它还被称为“北九华”,具体来源是这样的——新罗僧人金乔觉(公元696—794年),24岁落发出家,法号地藏,原是新罗国的王子。到中国求法,先栖息浮槎山,后驻锡九华山,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肉身不腐,后世认定他即为地藏菩萨示现……相对于九华山,浮槎山就被称为“北九华”了!

因此,浮槎山的有关传说也一定与这位来自新罗的僧人金乔觉有关了——传说晋隆安年间,巢湖地区先是发生水患,已修成正果的金乔觉来此救苦,天庭派神龟牵一木筏来人间接应,不知是神龟失职,还是金乔觉心急,刚跳上木筏就跌落下来,一屁股坐出了“浪波塘”(肥东石塘西南),一脚踩出个“新河陂”(肥东中塘镇西北),一手按出个“迟沙河”……地藏王跃上龟背后,又失手将神龟壳打碎(神龟壳最终变成大石头,至今还待在庙前南山头),那木筏便化为浮槎山了!

庙多:大山庙——甘露寺

自古名山僧道占——唐、宋、元、明、清等历代都曾在浮槎山建庙立寺,广设道场。其中,以浮槎寺(道林寺)、甘露寺、白龙祠(龙王庙)最为有名,其它还有宝珠寺、红莲寺、龙会寺、尖山寺、福严寺、六度寺、地母庵、观音庵、桃花庵、朝云庵等庙庵十余处。

大致在现今大山庙的位置,就是最早浮槎寺的旧址所在地了。浮槎寺又名道林寺,据《天下名胜志》(又名《大明一统名胜志》、《海内名胜志》)记载,浮槎山有道林寺,寺有碑略云“梁武帝第五女梦入一山为尼,早晨奏帝,乃取名山图,展观此山,恍如梦境。天监三年(公元504年)敕建,道林寺成,帝女遂入山为尼,号总持大师”。寺内有房屋九十九间半,……民间曾有“三百尼姑八百僧,骑马关山门”之说,可见曾经的繁盛。

后因屡遭兵燹,庙舍逐渐损毁。公元1235年,为祈雨纳祥,在浮槎寺旧址附近建成了甘露寺(即现在的大山庙)。

泉奇:合巢泉——清浊泉

在现今大山庙前四、五百米的地方有两眼泉水,北称“合泉”,也叫清泉——泉水清澈透亮;南称“巢泉”,也叫浊泉,泉水浑浊。二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干旱数月,池中水位亦只毫厘之差。

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品尝过这里的泉水后大加赞赏,欣然写下了《浮槎山水记》,将浮槎山泉和无锡惠山泉相比,认为两者之间难分上下,称浮槎山泉为“乳泉”、“天下第七泉”!巧合的是,与欧阳修同朝为臣的包公就出生在浮槎山这里,合泉似乎就是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

谷美:天河谷——浮槎瀑

浮槎瀑是浮槎山里唯一的一条动态景观,高约50米。每逢雨季汛期,溪水拢聚、山泉汇集,位于合巢泉南一公里远之处的瀑布就会飞流直下,巧妙地映诠释出了传说中浮槎(木筏)连接天河与凡间,这道瀑布仿佛就是传说中的天河、银河!瀑布冲击而成的天河谷自然景色优美,绿植争翠,虫鸟声闻,溪水漫流,一派原生、自然的景致……

内敛的浮槎山,有着丰富的文人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随着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市场需要求的不断释放,相信浮槎山再也不用这样低调了!我们将持续关注这里的发展与变化……想了解更多精彩旅游故事,欢迎关注“高兴旅游吧”!

Hash:e0b5b28d8f638ed63fb573b8d53c5d2f6213a0c9

声明:此文由 高兴旅游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