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高千年古建筑物!见证开封千年兴衰,却无人知晓
初遇、
如果没有在开封生活过的人肯定没有听过这句古老民谣,甚至很多开封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
我上学时曾经在开封禹王台学习画画,简单介绍一下禹王台吧,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盲人乐师师旷常在此吹奏古乐,故名“吹台”。明嘉靖二年(1522年),为追念大禹治水功德,在吹台上建禹王庙一座,此后改名为禹王台。禹王庙立有高大的禹王像,东西两个配殿安放着师旷及李白、杜甫、高适三位诗人的塑像。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曾在此聚会,饮酒赋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每年4月“东京禹王大庙会”皆在此举行,热闹非凡。
有一天傍晚无聊就和伙伴相约去附近隧道口去看火车,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又低又破的塔,就像经年失修的老寺庙一样,当时也没有在意,毕竟八朝古都,有点老寺庙很正常。就这样,和它擦肩而过。
繁塔
相识、
真正认识它还是在一天早晨,那段时间因为整天坐着画画,身体很不舒服,为了锻炼身体就养成了晨跑的习惯,每天从画室到禹王台公园,在禹王台公园里跑步,跑累了就坐到一张石凳上看一个老头练太极剑,偶然会聊几句,不经意间聊起了我看到的那座破寺庙,他很惊讶:破寺庙?在哪?我就指了一个方向告诉他。他微微一笑,脸上仿佛带着些许惆怅,他说:那不是寺庙,那是繁(pó)塔,你不了解它,它曾经是我们开封的骄傲!哎。。。。他没有说下去,我也就没有问,因为确实也对他提不起兴趣来。也就仅仅知道它不是一座破寺庙,可能是一座塔。
繁塔
后来上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人长大了总是喜欢回忆年轻时候的事来证明自己还年轻。有一天晚上闲来无事脑子里面就突然出现了那座寺庙的画面,于是就想多了解它一点,也算是证明一下它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座破寺庙罢了。
然后,我就傻了,没想到那个老头说的是真的,他当时脸上的惆怅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是啊,身为一个开封人,怎能不惆怅呢?如此绚丽的历史本应让它光彩于世人,然而却沉默的沉默着。
繁(pó)塔,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皇家寺院天清寺内,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繁塔是等边六角形宝塔,原塔高九层,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塔,这比著名的开封铁塔高得多,至今开封流传着铁塔与繁塔对比的说法:"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六角九层,二百四十尺”,折算可达73米。而铁塔现高55.88米,加上黄河淤没的部分也超不过60米。"繁台春色"曾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繁塔
但是,它最与众不同的不是这些所谓的历史荣誉,而是它建筑的过程,它和开封的其他古建筑物不同,和著名的开封铁塔不同,这些建筑物都是朝廷出资修建,所以建的很快。而它是从民间募集资金修建的,所以建得时间很长。现存繁塔里面洞壁上镶嵌石刻中有建塔捐献过钱财和实物者的姓名和年月。石刻题记表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繁塔才建起一个高高的塔基,到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甚至到宋淳化元年(990年),还不断有人向建塔工程捐献钱物。根据塔内碑刻内容推测,繁塔大约筹建于开宝中期,竣工于宋淳化元年(990年)以后。从筹建到竣工前后经历了20多年。可以说它代表宋朝时汴梁城百姓作为皇城百姓的骄傲与自豪,它代表了当时开封人的团结精神。
繁塔
但是它的命运是坎坷的。
元末时繁塔所在的天清寺毁于兵火,九层繁塔因雷击遭到部分损毁。
明朝国初"铲王气"事件的影响又波及繁塔,"塔七级去其四,止遗三级"。九层高塔仅剩三层!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寺毁塔存。
抗日战争中,繁塔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如今塔身内还存有一颗日军的炸弹。到解放初期,繁塔竟成了无人管理、随意登攀的"废弃物"。
直到1982年,繁塔开始大修,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使繁塔获得了新生。最后全塔仅替换佛砖374块、花边砖173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塔的真迹。1984年9月18日,繁塔地宫被发掘。现在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悉,繁塔扩建项目已经被省计委批准立项。
历尽劫难的繁塔若有灵,一定要为自己的美好前景欢呼雀跃了。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它,了解它,去触摸一下它那璀璨的时光!
繁塔
Hash:e469c7ff42354213e94a21779ecdcc9a41ec90cf
声明:此文由 穿棉背心的新青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