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佑国寺——石雕史诗式的百科全书

夕阳映照下的佑国寺

搜狐五台山报道:(申雅静)7月14日,五台山景区官网执行官王晋文专程造访素有“现代石雕宝库”之称的佑国寺,并与佑国寺悲善法师就佑国寺石雕史进行了深入交流。

台山景区官网执行官王晋文与佑国寺悲善法师亲切交谈

据悲善法师介绍,佑国寺为南山寺最上面的一座寺庙。该寺现存汉白玉浮雕1482幅,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首冠五台山,名扬海内外。该寺浮雕多达1482幅,步入寺内,仿佛置身于石雕的海洋。这些民国时期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由于造型生动,雕刻细腻,技艺精湛,被誉为“现代石雕艺术宝库”。这既是南山寺的光荣,也是五台山的骄傲。好多游人都这样说:“南山寺里景点不少,但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当数其前门和佑国寺的浮雕。”

佑国寺距台怀镇约二公里,枕山面水,林木浩瀚,环境极其优雅。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朝。寺内随处可见的石雕散发着浓郁的古朴气息,阐述着佑国寺沉淀千年的历史古迹的传说故事。其所绘形象,无一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游佑国寺、观千年石雕,好像置身于此便可纵观中国古代石雕发展历程,有如一本活生生的石雕史诗式的百科全书。

活灵活现的石雕作品

进佑国寺前,必先登上望峰台。该台平旷宽阔,全部用汉白玉铺出,清静高雅,是最为理想的观望远处合顶的地方,故名望峰台。站在望峰台上,凭栏远眺,松涛阵阵,夕照满目,远望中、西,南、北四台,如在眼前。平台围墙和石栏杆上,都刻满浮雕,共有琴棋书画桃李梅竹、喜鹊登梅,奔马逐日,飞龙走兽、仙鹤芙蓉孔雀牡丹等316幅,桃李鲜露欲滴,梅枝横斜疏密,劲竹节节向上,奔马竖鬃扬尾,仙鹤亭亭玉立,芙蓉暗香浮动,孔雀巧展羽屏,牡丹花开富贵,一只欲扑的猛虎虎视眈眈,全身用力,虎爪人地三分。幅幅作品都雕得极为逼真。晴天丽日,万里无云,不凭借望远镜,也可远远看见北、中、南、西四座台顶顶部的庙宇建筑;但因远隔几十里之遥,要想把上面的实景看个清楚,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望峰台上备有高倍望远镜,一下子便可将远景拉于眼前,可将每座台顶全景清晰地看个明白。

雕栏玉砌应犹在

第一重大殿内供有汉白玉石雕弥勒佛像。另有台怀镇和五台山全景沙盘模型。南北两壁有一幅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其中绘有当时五台山的山河地貌、寺庙建筑等图景,是一件很具历史价值的艺术作品。

第二重大殿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佛。院内计有451幅石雕,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挂角观卷”,取材于《陈情表》的作者李密的故事。李密自小家贫,无钱上学,常常把书卷挂在牛角上,在放牧途中观看。浮雕准确地选择了李密凝神细读的情景,十分感人。

三重大殿为毗卢佛大殿,殿内主供毗卢佛。另外,陈列着慈禧太后赠予普济和尚的半副銮驾,有九龙棒龙头拐杖、肃静牌、青龙堰月刀、龙凤扇、杖、金瓜、朝天凳、佛手、卧瓜、开山月斧、神笔、方天画戟等,共计13对26件。

八仙祝寿,寿比南山

从望峰台到三处院落、三重大殿,所到之处,可见围墙上、平台边沿、石阶两侧、大殿之内、房屋上面,乃至石栏杆上,到处都是汉白玉浮雕。整个佑国寺可谓是民国年间浮雕艺术作品的大展厅。作品内容涉猎范围很广,既有自然景物,又有人文景观:既有历史故事,又有神话传说,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有:喜鹊登梅、鹤立芙蓉、孔雀牡丹、鸡挑石榴、鹿鹤同春、龙吟山涧、青龙播雨、凤凰展翅、二龙戏珠等。神话传说有:八洞神、天女散花、猴王登天、吹箫引凤·松下问童·嫦娥奔月、钟子期弹琴等。历史故事有:苏武牧羊、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空城计、朱买臣负荆读书、李密挂角观卷、三顾茅庐、火烧战船、姜太公钓鱼、孟母择邻等。

五虎祝寿图

1400多幅浮雕作品,可谓件件是珍品。这是铁錾与石头对话雕凿而成的图画,但你在欣赏的时候,却觉得比用笔在纸上绘画还要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雕出的花草,能感到那花瓣草叶上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滚动,看到那悬崖峭壁感到上边那突显出的巨石摇摇欲坠,使人觉得头晕目眩,胆颤心惊。或山水花卉,或飞禽走兽,或人物情态都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五台山佑国寺,真可谓艺术精品之宝库。不仅题材广泛,而且雕刻技艺娴熟高超。树具其形,花展其容,鸟得其姿,兽演其态,人表其情。造形生动,构图巧妙,刀法细腻,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来源:http://wutaishan.city.sohu.com/20150716/n071615559.shtml

Hash:27ba214d5ece28b4a38c8eed6c9974bd9abcc9d8

声明:此文由 天天新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