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植物|拐枣:形似木头疙瘩吃起来却甜甜的

拐枣的味道,要到霜降之后才好。而在我的童年时刻,总没有耐心等到霜降,此时便会忍不住与小伙伴们一起爬上邻居家的拐枣树上,一把一把的摘下来往嘴里填。没熟透的拐枣常常甜中带着涩,吃多了有点麻嘴。

图:这骨骼清奇的野果子你吃过吗?(valley-of-flower.com)

1

拐枣两兄弟

彼时叫它拐枣或鸡爪树,后来知道它在各地还有很多的名字,鸡距子、鸡爪梨、纠结子、鸡爪莲、弯捞捞等等。古书上写:“枳椇称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弯曲,故以此名之”。这样看来,枳椇和拐枣的意思非常相近。

图:你们那里把它叫啥? (justfruitsandexotics.com)

拐枣和枣树一样,同属于鼠李科。但其实常见的拐枣有两个不同的种,在植物学上分别以做枳椇(Hovenia acerba)和北枳椇(H. dulcis)为其命名。二者均为高大落叶乔木,长相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不过也无所谓,这两者的可食用部位通常都被称为“拐枣”,只是拿来吃的话,就不用刻意区分了。

枳椇与北枳椇都是十几米的高大乔木,但是秉承了鼠李科花小的特点,每朵花不到一个指甲大。花序形态可以用来区分枳椇与北枳椇,北枳椇的花序是聚伞圆锥花序,而枳椇是二歧式聚伞圆锥花序。但是树那么高,一般也看不见,所以也别费劲了。

2

味道甘甜却不是果实

枳椇的叶片宽卵圆形或椭圆形,夏天的时候会开聚伞型的白绿色小花,到秋季时,就会明显看到许多“果实”挂在枝头。

图:枳椇的花非常小,绿白色(bioexpc.whu.edu.cn)

但枳椇的可食用部分可不是真正的“果实”哦。因为真的果实是一朵花中的子房通过双受精发育而来,果实中具有种子。而拐枣可以吃的部分显然并不是果实,而是肥厚的果柄。它真正的果实是圆形的,黄豆大小,初生时黄绿色 成熟后则是灰褐色的坚硬瘦果,有三条纵沟,如把果实剖开,其内三个小室,每室内镶着一粒种子。而果柄膨大为肉质,肥大,曲扭,一般棕灰色或青黄色,像折断扭在一起的树枝,筷子粗细,闻起来有甜腻的气味。

图:北枳椇果序轴末端的小果实(deaflora.de)

初吃起来涩涩的,慢慢的开始有甘甜的味道,再仔细品,发现有枣的清香,梨的甜腻,葡萄干的嚼劲,忍不住再吃一口。拐枣口味最好的时候是在霜降过后,经霜的果柄肉质鲜嫩清香,醇美甘甜,很有嚼劲。

3

最古老的国产水果

苏联一位学者认为拐枣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万年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这个研究不知道是不是真实。但是在枳椇在我国的确是有非常悠久的食用历史了。

图:看似干柴的木头疙瘩,吃起来竟然甜甜的(blogspot.com)

诗经·小雅》里即有“南山有枸”的记载。这里的“枸”即枳椇,注意这里的枸读音是jǔ。后也称为枳枸或椇。《礼记·曲礼》中言“妇人之挚,椇榛、脯修、枣栗”。说明当时枳椇跟榛子、枣子、栗子一样,是一种较常见的干果,广泛用作女性之间见面互相交换的礼物。

战国宋玉曾做了一首风赋,有一句“枳枸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因为枳椇的树枝弯曲,会吸引鸟儿来筑巢,洞穴有空,才引来了风。典故取自古书记载:“枳椇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

枳椇最好是生食,也可熬糖或酿酒,不过在古代,枳椇经常被作为败酒之物,能解酒毒,醒宿醉。因为枳椇含有较高的糖分,这个功能大概是跟现在醉酒的人去吊葡萄糖一个原理。后来渐渐连枳椇的种子也拿来用作解酒了,《苏东坡集》中曾有记载用枳椇种子治疗陈年喝酒损伤的病例。

图: 北枳椇,辰山植物园药用植物园、儿童植物园及华东植物区系园均有种植(blogspot.com)

也许对很多人而言,拐枣只是一味山间野果,比不上苹果、香蕉这样的大宗水果。但拐枣的滋味对我而言,充满着儿时甘甜的回忆,更是陪伴我童年成长的一种美食,可惜现在也不太容易吃到了。

草木ID卡

中文正名:枳椇

中文别名:拐枣、鸡爪子

学名:Hovenia acerba Lindl.

科属:鼠李科 枳椇属

形态特征:高大乔木,高10-25米;叶互生,厚纸质至纸质,叶缘常具整齐的浅钝细锯齿。二歧式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6.5毫米,无毛,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色;果序轴明显膨大。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原产地:产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分省区,2100米以下的开旷地、山坡林缘或疏林中。

Hash:6bac3015a4e8576ee6b0acf2c10773b31ea0750d

声明:此文由 上海辰山植物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