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八路军全歼3000多日军并击毙全部俘虏的“通化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作者: 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上一夜流离的王妃很精彩,有政治婚姻,宫廷风云,反日暴动,大屠杀,万人坑。
有些话我压着没说,怕破坏了大家的热情,只能隐晦的提一下,本片没有回避日本人的暴行,也仅仅只是没有回避而已。
《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毕竟是一部日本人写的戏。
比如溥杰不厌其烦的说: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坏。这也许只是考虑剧情因素美化自己老婆。
但下一幕暴动后日军秋后算账,镇压百姓时日军小队长那句:“我全家都被中国人杀了“,就很能引起大伙的不悦了。
当然这样的内容并不多,烈度也不强,主要还是以批判日本关东军暴行为主。但影片硬是在关东军里插进去了 反町隆史饰演的樱井大尉一角就很奇怪,这个角色大家看片时可以注意一下。
按说反町隆史一家几乎包办了我们八零后日剧生涯中几乎所有的昭和历史大戏。反町隆史参演的本剧,和他老婆松岛菜菜子的《红十字,女人的入伍通知单》以及极右反动大剧《萤火虫之墓》几乎就是我们这代人对日本昭和时代剧的记忆。之后那部《永远的零》虽然也有剧版,但看过的人并不多。
这期结束,下一期我们盘 松岛菜菜子。如果还有下一期的话。。。。。。
应该说第二夜拍的相当一般。
相比于第一夜的波澜壮阔,第二夜寡淡的让人诧异。
有很多很多元素被编剧一笔带过,本来可以演绎的很精彩,比如爱新觉罗·慧生与总理周的通信,她的所谓殉情。满洲国解体时王妃颠沛流离的生活等。
我们还是按剧中的时间轴。
当时已经是昭和20年(1945),日本败象已露,当然溥杰做为嵯峨家的女婿,在日本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嵯峨家是侯爵,还是天皇的亲戚,生活不成问题。当时 大格格爱新觉罗·慧生已经到了入学年纪,所以跟着外公外婆在学习院学习。溥杰带着福晋嵯峨浩和小格格嫮生回伪满洲国述职。
这个学习院是日本皇族华族学习的地方,是标准的贵族学校,现在的日本学习院大学。起源自日本仁孝天皇在京都御所所设立的学习所,由日本宫内省直辖。二战时,朝鲜李氏王族,琉球国王室,以及爱新觉罗·溥杰本人也曾留学于该校。战前是代表地位与身份的著名学府。战后由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学者安倍能成(时任学习院院长)与GHQ(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进行艰难交涉,学习院大学转换为新制大学,并从宫内省管制下脱离,成立法人学习院,于1949年作为新制大学面朝庶民开放。学校校友包括著名动画导演 宫崎骏、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吉田茂、 麻生太郎(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他,226时候脱了衣服护住外公的麻生和子的孙子),行为艺术家 小野洋子人等等皆曾毕业或就读于学习院大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庶民大久保武道也能进入学习院学习。
天城山悲剧后面说。
慧生被留在了日本,溥杰当时不知道,这一去,便是永别。
昭和20年,战局已经风起云涌,但伪满洲国表面上还是一片和平的景象。甚至战争阴云的密度比日本本土还低,毕竟日本还要承受美军的战略轰炸,而伪满洲国在苏军宣战以前,还处在战线的最末端,没什么人理会。
苏军不是还没来么,所以伪满洲国还是和和气气的。
片中用一场宴会表达了一场风起云涌的斗争。
那是一场欢迎 竹田宫恒德亲王来伪满洲国关东军就任的宴会。所以关东军认为这场宴会不应该有满洲国军政人员参加,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把溥杰夫妇挡在门外。
这其实是不对的。溥杰是醇亲王没错,你不邀请满洲国要员也可以理解。
但嵯峨浩可不只是醇亲王福晋,她也是 嵯峨公藤的孙女,是侯爵嵯峨实胜与夫人尚子的长女。为啥要提爷 爷嵯峨公藤呢,因为他太太,也就是嵯峨浩的奶奶是明治天皇的表姐啊。
这种实打实的日本华族,侯爵,怎么就没有资格参加竹田宫亲王的宴会了?
片中的关东军也太不拿自己的贵族当回事了。
这场宴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大人物,由天海佑希扮演的李香兰。
这个名字我去问了00后,几乎没人认识。这帮半大孩子连张学友的那首《李香兰》都没听过,周星驰的《产国凌凌漆》没看过。
也是,歌不红,没有它的国语版《秋意浓》那么红,现在的00后也不是我们那个时代都能说几句粤语日语的年代了。
《 产国凌凌漆》更是禁片,没看过也正常。
只是那一刻我真心觉得自己老了。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她是哪里人?是不是汉奸?那要看你怎么定标准。
她的生父是口文雄,日本人,但她本人于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附近的北烟台(今辽宁省灯塔市),不久举家迁往抚顺。根据出生地原则,她算哪里人呢?
1933年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李际春为养父,因此得名李香兰。1934年来到北平,认了潘毓桂为义父,以“潘淑华”这个名字被安排到北平翊教女中念书。
注意她的两个义父。 李际春,字鹤翔,回族,直隶丰润南关人,抗战时期著名汉奸。末代皇帝溥仪就是他从天津劫持到大连的,可以说伪满洲国的建立他算汗马功劳。七七事变后,他又做为日军说客极力策反北洋旧军阀吴佩孚,希望说动这位军国大员出山,为伪政权增加权威。但吴佩孚对这位昔日同窗嗤之以鼻,严厉拒绝。算是挺直了一个中国旧军阀的脊梁。
潘毓桂(1884—1961),字燕生,河北省盐山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汉奸,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如果说李际春算是军政大员,只是站队上又很大问题的话,潘毓桂那就是叛逃的间谍了。1937年7月28日的南苑之战,国民党第29军副军长 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 赵登禹牺牲。潘毓桂当时是29军政务处处长,当他开完军事部署会议后,立刻把整个作战计划、兵力配置秘密报告给了日本。使得日本侵略者很快抓住了29军的软肋,集中优势兵力,从其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给中国的抗日志士造成了毁灭性的杀伤,直接导致了两位高级军官的牺牲。
(大汉奸 潘毓桂)
29军败退后,潘毓桂便投了日,次年(1938)年1月17日,出任伪天津市长。
就这么两位义父的丰功伟绩,战后国民政府怎么可能不清算她?
但李香兰自小在中国长大,中文说的很溜,很可能自我认同也是中国人,但日侨的身份是怎么被混淆的呢?
这个锅要 甘粕正彦来背。如果只看《流浪王妃·最后的皇弟》很可能会产生混淆,为什么这个“满洲映画理事长“有这么大能量,可以左右伪满洲国的军政大局?
虽然在本片中和皇家相关的坏事都是段田安则饰演的工藤中将干的,但甘粕正彦为什么会是满洲的”夜皇帝“?这与他电影公司理事长的头衔严重不符啊。
那是因为这部剧没有告诉你,甘粕正彦除了是满洲映画的理事长,还是伪满洲国警察部门的头头:伪满洲国民政部警务司司长。老谋子的《悬崖之上》里那帮黑衣狗腿子警察就归他领导。这和其他的抗日剧有很大不同,比如《风声》里的剧情虽然也发生在日占区,但多数会有一个日军军官和当地的伪军特务对接,一般来说伪军特务会和当地的日军特务机关长对接,日本最有名的特务机关机关长应该是土肥原贤二,那可是大将。
但在伪满洲国成立后,设定的警务司司长的职务给了甘粕正彦,宪兵大尉。
所以才有了“统治满洲国的,白天是关东军,夜里是甘粕正彦”的说法,不是因为他是电影公司理事长,而是因为他是特务头子啊。
而这部剧里给甘粕正彦介绍只是满映理事长,被称为关东军黑幕的男人。根据有点避重就轻的意思。
李香兰就是他捧红的。她在1920年出生后就叫山口淑子,13年后的1933年认了李际春为养父,因此得名李香兰。但一年后认了潘毓桂,又以潘淑华的名字读书,说明李香兰这个名字其实并不是她的常用名。至少14岁读书那几年还是用潘淑华为主。
真正把这个名字捧红的正是甘粕正彦的满洲映画。
李香兰就先到这里吧,有缘如果可能制作她的专题,再聊。
饰演李香兰的 天海佑希是宝冢名伶,腿特长,气质优雅,不过在片中的中文唱腔有些刻意。
李香兰是日本人,用中国名字,被误认为汉奸。川岛芳子是中国人,用日本名字,差点逃过了汉奸罪。
川岛芳子又称川岛东珍,号诚之,川岛浪速养女。汉名金碧辉,日本间谍。清朝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满名:爱新觉罗·显玗。
她混的相当不好,同样是亲王格格,慧生可以进学习院读书,而她跟了个日本浪人做养女,只能进入松本高等女子学校念书,还要接受养父的各种间谍训练,甚至还被 养父川岛浪速强暴,好不容易拜托养父川岛浪速,回家又被 生父肃亲王善耆当作政治和亲工具送给蒙古王公甘珠尔扎布。日后她亲手写下了一首《辞世诗》:“有家不得归,有泪无处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诉向谁。”可以证明她的不甘。
前文提到溥仪能从天津逃到大连,随后建立伪满洲国,是李香兰的义父李际春劫持的。
那么末代皇后婉容呢?她是川岛芳子弄出去的。
当时溥仪已经先期逃离了天津静园,婉容却还在,1931年11月,川岛芳子以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身份住进了静园,身边还带着一个男扮女装的随从。几天后静园放出风来,说肃亲王十四格格的朋友不幸病逝,需把棺材运出。就这样,载着婉容的棺材堂而皇之地运出静园,一路畅通无阻抵达旅顺。
应该说从此川岛芳子的仕途得到了保证,至于随后安国军司令的那些历史,有缘聊方令正的那部《川岛芳子》时再说吧。
三级专题结束那么久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方令正,和他那部《唐朝豪放女》?
谈正事,昭和20年的伪满洲国,已经风雨飘摇了。虽然战局还远在太平洋,但日本国内遭到大轰炸着实让夫妇两吓得不轻,这代表宗主国日本已经不行了,满洲国内的关东军也越发乖张跋扈。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溥杰一生的挚友樱井让人报复了,被派去和河北剿共。尽管反町隆史口口声声的说什么“这是为了满洲国“的战争,这毕竟是日本人拍的电视剧,日本人写的剧本,我们中国人要弄清楚真相。
为什么樱井说这事为了满洲国的战争?,满洲国在关外,河北在关内,河北省又不在伪满洲国境内,何来“为了满洲国“之说呢?
那樱井去参加的是什么战役?
共产党在1945年在河北到底干了什么需要日军出动樱井出动?
这场战役史称晋察冀1945年春夏季攻势战役,由八路军发起,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山西、河北、察哈尔、热河、辽宁、绥远等地区对日伪军展开的大规模攻势战役。为之后的解放张家口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张家口一战,史称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发生在1945年8月2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五天后。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是为了满洲国而战,因为我党八路军的这波猛烈攻势,已经实实在在的打击到了伪满洲国和日寇。
这里重点提一下,免得看片不仔细的人误会樱井要去干什么正义的事。
在这之后,就是苏军出兵东北,满洲国解体了。
王妃嵯峨浩和嫮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此开始。
影片对这一段历史交代的相当不清楚,片名叫《流浪王妃》 ,却对这段流离生活一笔带过,让我十分惊讶。
顺便提一嘴,本片里溥仪和溥杰的被捕地点和《末代皇帝》不一样大家发现没有?
这部剧里两兄弟是前往通化机场起飞的时候被捕的。
而《末代皇帝》里飞机是降落后被捕的,我查了一下,降落的地点是奉天机场。
也不知道哪个错了。
两人被苏军俘虏后,嵯峨浩等人觉得大栗子沟也不安全,于是转移去了临江,在片中给的字幕是林乡。
在这途中还闹了点不愉快,东北受日军苦难许久,抗日情绪爆棚,对日侨相当不友好。嵯峨浩做为日本人跟在满族亲贵的队伍里,让一些人觉得不舒服,因为她日本人的身份多次遇险。二格格韫龢的丈夫郑广元(就是大汉奸郑孝胥的孙子)大感不安,他提出要赶走嵯峨浩,任由嵯峨浩和次女自生自灭。
嵯峨浩感觉走投无路,恰好这个时候中国军队经过,嵯峨浩果断带着女儿,跟着中国军队去了通化。注意,通化已经被苏军占领了,那么跟着去通化的肯定是共产党的军队。而且溥仪的亲人,三格格和皇后婉容也跟着嵯峨浩一起走的。
在通化,这一行人做为伪满宫廷遗属,实际上也是一个被拘留的状态,好在八路军对她们还不错,嵯峨浩对于八路军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
但这个蜜月期很短暂。之后发生的通化事件,迅速恶化了局势。
我在网上找了一篇叙述通化事件的文章,开头有些耸人听闻。
这是唯一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抗日神剧”——一千多东北民主联军战士全歼三千多日本关东军。
这也是唯一一次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对被俘日军没有采取优待政策的战斗——被俘人员全部被击毙,甚至直接被刺刀挑死。
这更是唯一一次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民参与的针对日军的大规模报复行为——被击毙的日军被愤怒的民众扒光衣服,直接沉入浑江。
这,就是 通化事件。绝不是影片里表现的营救一下嵯峨浩那么简单。
营救嵯峨浩甚至不是事件的主要目的,救出他只是因为她是伪满高层,又是日本华族,有威信,可以有效提振日本难民的信心。
另外,虽然没有实锤证据,但我猜日军也有将嵯峨浩当成橡皮图章的打算。
因为,通化事件中敌人想要的,远远不是救个人那么简单,他们是想要占领通化,成立中日联合政府。
因为通化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溥仪和溥杰是在通化被捕的,他俩带来了整个伪满洲国的资源,大量的人员,还有大量的日本侨民难免涌入通化,苏军占领通化后没多久就移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此时通化有日侨五六万人,仅关东军战俘就多达6000人,因为通化是旧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是关东军重要的军事枢纽。这帮关东军虽然缴了械,却也私藏了不少武器,国民党潜伏军警宪特也超过了500人。
而我党当时在通化的力量只有通化支队,朝鲜义勇队南满支队各500多人,剩下就只有炮校,航校的学员各100余人,加在一起不超过1300人。因为通化属于我军大后方,没有被进攻的风险,所以留下的部队很少。
这事的起因是委员长想要左右东北局势,破坏我党在东北地区的势力,但因为党军大部队还远在关内,鞭长莫及。因此打起了武装关东军的歪主意。国民党通化县党部书记 孙耕尧与日本战犯原关东军125师团参谋长 藤田实彦是具体操作者。
为了争取日本人,这两位商量以暴乱成功后成立“中日联合政府”为条件,争取到了日军。话说这个让步太大了点,卖国如此明显,党国罪人名副其实啊。
因为叛军有人数的优势,所以他们志在必得,1945年局势纷乱不堪,各种部队整编,投诚,反叛,起义,人员甄别相当困难,即使是共产党的队伍也难免混入居心叵测之徒,内应分子很多,很杂,且分配在各种岗位,甚至通化行政公署专员兼市长 蒋亚泉的警卫员都被策反了。
因此,国党对自己的策反能力和时局掌握程度相当自信。
问题就是,他们太自信了。尤其是他们认为成功策反了民主联军军需股长 沈殿铠之后。
他们制定了狂妄无比的计划。
一是提出了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夺取通化,成立“中日联合政府”的暴乱纲领任务;二是确定了攻占通化行政公署,通化支队司令部、市政府、公安局、电话局、飞机场等七处重要目标;三是组织总兵力为五万人的暴乱队伍〔其中日军三万人,国民党指挥的地方武装二万人,内应分子八百人〕;四是利用内应分子夺取东北民主联军炮校坦克四辆,航校飞机四架,并用日军投降时埋藏起来的机枪、步枪、手榴弹等军火装备暴动队伍;五是规定“山和川”为行动口令,市内以电灯闪灭为市内暴乱信号,在玉皇山顶燃放三把狼烟为市郊暴乱信号;六是规定暴乱标志:日军佩带“暂编东边地区部队”臂章,蒋特佩带“暂编东边地区军政委员会”臂章;七是暴动时间为一九四六年二月三日(大年初二)凌晨四时。
其中第三点,除了组织武装6000关东军之外,要组织三万名日军,需要在当地五六万日侨里大部分男人加入,并且还要搞到军火武装他们。这可以说是倾全力出动了。
正是因为策反了军需股长沈殿铠,得到了军需部门的内应,他们才敢如此狂妄的制定出这么庞大的暴动计划。
问题是,军需股长沈殿铠。。。。。。
哦,不! 沈殿铠同志真的叛变了吗?
不要低估自己同志的原则性,他们没那么容易叛变的,沈殿铠同志顶住了压力,谢绝了诱惑,但意识到局势不稳,此事事关重大,于是佯装答应,伺机刺探了不少情报,转头就像上级进行了汇报。
但敌人是狡猾的,肯定不会将全部秘密都告诉被策反的人。
敌人同时也是愚蠢的,他们太得意忘形,毕竟有了人数的绝对优势,又有了军需部门供应武器,志在必得,他们飘了。
二月二日傍晚,距敌暴乱仅有十多个小时的时候,得意忘形的敌人将暴乱秘密泄露出来。一个戴国民党徽章的人,走在大街上被东北民主联军哨兵发现。在对其盘问中,该人吱吱唔唔回答不清,哨兵认为可疑将其押送支队司令部。经司令部严加审讯,该人全部交代了当晚敌人要搞暴动,以及暴动的时间、信号等重要情况。
但这不代表暴动就不会发生了。毕竟我们的人太少,人手不够,根本阻止不了事态的恶化。
民主联军迅速行动了,逮捕了孙耕尧等十多名主犯,又将关东军战俘中的高级军官都集中关押,等于事实上摧毁了中日两个暴乱指挥所。
但基层暴乱还是发生了。虽然没有军需部门的配合,可是关东军自己还是有藏匿的武器的。
战斗就此打响。
接下来就是抢时间了,因为事先逮捕了关东军主要的高级军官以及暴露的内应人员,关东军残部第一目标就是营救这些人,毕竟看过前面政变篇的都知道,军官的指挥在事变中尤为重要,因为被策反的人太多,战俘的关押地点被泄露,日寇对该地区进行了猛攻。
而关押这些战俘的地方,只有一个班的民主联军战士驻守,敌众我寡,局势十分凶险。
驻地班长情急之下,当机立断,没有向上级请示。端起一把“捷克式”,对准这些军官就是一阵扫射,一百多关东军军官立刻被送进了靖国神社。事后经过统计,这其中仅佐级军官就高达八十八人。
政府机关也是日寇重点攻击的对象,尤其是没有军火补给,不可能武装三万日军之后,先行敲掉军政机关的政府大员就显得尤为重要,战斗激烈而残酷,近千名日军和国民党匪徒混合编队的暴乱分子,依仗人数众多和武器上的优势,疯狂地冲击行署大楼。日寇一度攻上了政府大楼的二楼,上面提到 市长蒋亚泉的警卫员为内应份子,此时跳出来威逼市长投降,被蒋亚泉同志处决。行署内的少量兵力奋勇抵抗,终于等来了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朝鲜义勇军的机动部队的增援,这才打退敌人。
叛乱几小时就被平息了,接下来,就是长达两周的大搜捕。
日寇这次叛乱做的太过分,严重挑衅了中国军民的心,因此才获得了应有的报复。
这次叛乱中,关东军卫生部队130人因为具有医学专业性的原因,被我军留用,成立野战医院救助伤员。此次叛乱这帮日寇在在院长柴田大尉的指挥下,用手术刀、剪刺杀或动手掐等残暴手段,杀死我正在酣睡的伤员150多人。这严重伤害了战士的心,导致日后搜捕行动中一些人杀红了眼。
而市区百姓在事后清理战场时,自发拿起棍棒、锹镐搜捕残敌千余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民愤?因为日寇将储备的战略生活物资包括棉被军服粮食的战略仓库给烧了,这直接引发了市民的生存危机,这才有了民族矛盾对立的惨烈报复。
通化事件就到这里吧,更悲惨的画面就不描述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因为日本人不贴春联造成了搜捕时甄别特别容易,悲剧无数啊。
最后交代一下结局,国民党通化县党部书记 孙耕尧在暴动前夕就被我党捕获,因为形势危急,果断执行死刑,结果执行枪决的时候暴动开始,市区断电,黑灯瞎火的士兵没打中要害。因为暴动开始了也没顾上甄别了,十几个小时候暴动结束发现人还活着,于是重新执行了一遍死刑,这才完结了他罪恶的一生。
原关东军125师团参谋长 藤田实彦,事发后逃走,并不在被处决的那一百多关东军军官中,藤田实彦带着二十九人躲进了日本居民区,在之后的大搜捕中被捕,据说当时他们藏在一个阁楼上被发现,东北民主联军向天花板射击后才陆续下来投降,藤田是第27个下来的。事后他没有被判死刑,东北民主联军拉着他游街,见到日本人他就不断地道歉,喊对不起,鞠躬,就这么游了几天,忍受不了屈辱畏罪自杀了。死后,尸体被放在百货公司门口示众,据说放了两三个月。
从他制定的要武装三万日军的计划看,他是打算武装整个通化所有的日本人的,因为通化地区日本人总数也就五六万人,去掉女人老人孩子,这几乎是全部可以作战的壮丁的数字了,这个计划一披露,等于害了全城的日本人。因此它的道歉是应该的。
影片中有嵯峨浩给一个中国遇难者盖被子的镜头,那应该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乳母,在通化事件中被乱枪打死。不过这个演员看起来过于年轻了些。
通化事件给嵯峨浩带来了灭顶之灾,她的日本人身份本来就容易让人想到间谍,况且通化事件中又曾经被日军营救的经历更是要了亲命。因为通化日本人太多,考虑到身份问题,这批伪满洲国宫廷遗属被转移回了长春,进行了审讯后,嵯峨浩被通知释放,但因为 婉容等人没有被释放,嵯峨浩还是留了下来,这点和影片一致,因东北战局纷乱,他们一直在转移,从吉林、 延吉、佳木斯到哈尔滨,其中婉容应该是在延吉去世的。被葬在哪里至今无从得知。
婉容死后,嵯峨浩就该为自己考虑了。当时她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夫家,也就是北京的醇亲王府,二是回日本,娘家嵯峨家在日本也是侯爵。考虑到当时他们在共产党占区,而北京在国民党手里,并且经历通化事件后不清楚北京市民对日本人是不是有反对情绪,因此嵯峨浩选择了当时最合理的方案,就是穿越国共战区边界,去葫芦岛。
这段历史影片提都没提过,那就是 葫芦岛日侨大遣返。
当时东北有日侨近130万人,其中多数是满洲开拓团一类的非武装军事化人员。当时不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共产党对日侨的态度是一律有组织地遣返回日本。为此1945年底,美、苏、中共、国民党三国四方就遣返日侨俘问题进行磋商,苏联承诺负责遣返大连旅顺地区日本侨俘,但是拒绝利用大连和营口两港遣返其他地区的日本人,所以东北唯一可以用于遣返的就只有葫芦岛了。
因为是四方都参与的谈判,所以嵯峨浩可以凭借日本人的身份穿越国共战区边界。但国统区并不像解放区,嵯峨浩等人成功抵达葫芦岛后,却被日本侨民给出卖了,登船前又被捕了。
国民党把她和嫮生两母女绑去了北京。
世事难料,原本以为自己举目无亲,能力不够肯定到不了北京,结果阴差阳错没能赶上日本撤侨的葫芦岛,反而被人劫持到了北京。
在北京,虽然母女俩依然是被管控的状态,但他们居然和 公公醇亲王载沣见了面。这也是影片里没提的。在离别之际,载沣说了这么一番话:
“早点回来。天下不太平,你们也许不能去日本了,慧生怕也回不来…”
这寥寥几句话,却令得嵯峨浩心中颇为压抑,很现实的,也很残酷。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嵯峨浩所面临的处境不可谓不凶险,接下来果然一语中的,母女俩被转移到上海,关进了战犯管理所。
和影片一样,这次她们得到了日军的帮助,才终于逃出,最后登上了上海的撤侨客轮。
影片中那位帮忙的日军叫 远山久信,而我查到的名字是田中微雄。
这近两年的颠沛流离,不断地被捕,经历监狱,收容所,战犯管理所,还经过了通化事件的暴力洗礼,见证了嵯峨浩和溥杰坚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也被当时还幼小的 爱新觉罗·嫮生造成了巨大的童年阴影。
多年之后,在年少的姐姐慧生的努力下终于见到了阔别16年的父亲溥杰后,她和母亲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接下来就是大格格爱新觉罗·慧生的故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dd31604aa7202df4acdd4c4b90c7941c842c57ae
声明:此文由 邑人电影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