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洛宁: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

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

一、闲说大门楼

二、大门楼古迹概况

三、大门楼张氏家族概况

四、大门楼张氏家族主要支派

五、大门楼张氏族谱序

六、大门楼张氏祠堂碑记

七、大门楼张氏合族祖茔碑记

八、大门楼张氏人物

九、大门楼张氏家族墓志 神道碑懿行碑

十、大门楼张氏匾额

一、闲说大门楼村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红歌撰文

我的家乡大门楼村,今名大明村,位于洛宁县城的东北大明塬上,隶属于河底镇管辖。东边和宜阳县西王村搭界,南边和牛渠村、元岗村接壤,西边和杨坟村为邻,北边和麻延村隔沟相望。西边可以从洛渑路上的杨坟村顺大路往东走五六里,即到大明村;东边可以从郑卢线上的南村(水沟庙)往西上塬二十里,过宜阳县的古村,东王,坡头,西王,就到大明村;也可从宜阳三乡镇东桥头路口,经仁村坡跟上北塬,过坡头,西王,到大明村;南边可以从元岗村上坡到大明村;北边可以从麻延村,翻沟过来,到大明村。大明行政村由东边的东坡村,中间的大明村,和西边的西坡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十四个居民组,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4559亩耕地,622户人家,2654口人,共有十几个姓氏组成,村中张、段、关、杨四大姓,在村里都建有自己的家庙。

世传,大门楼村在很久很久以前村名叫“永乐镇”,大门楼村这个村名由来已久。永乐镇这村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大门楼村这名字,村里的中老年人都还记得。就是方圆几百里外的老人们,都还知道大门楼村这个村名。说起现在的大明村,可能外地的老年人不知道,你要说是大门楼村,就是洛阳和其它县城以及王范的人都知道。可想而知,当年的大门楼村也是赫赫有名。

大门楼村名的由来有四,其一:话说王莽赶刘秀时期,刘秀从西北陕县那边儿过来,天尚未明,过一个村子,鸡叫头遍,就起名鸡叫头。过一个村子喝了茶,就叫茶坊。刘秀逃到我们村时,刚好天已大亮,就起名叫“大明”;其二:传说宋元年间,先是宋金交兵,后为宋元交兵,河南地区,多经战火摧残,杀戮,导致荒芜人烟,到元末明初,更是战乱不断。明朝朱元璋时期,村人多由山西洪洞陕西大荔等地迁徙过来,为了纪念明朝迁徙这段历史,村名叫“大明”;其三:据《洛宁县志》记载:“大明村原名大门楼村,取张氏长门之意,故名大门楼村。”其四:但我们这方圆十多里地的人们,都称大明为大漠(木),说是到了清朝,为了避免满清对明朝忠实子民无辜的杀戮,改称大漠(木),即大木、大明,音念转了,说这也有道理。

大明塬很大,从杨坡村东坡脑上,顺洛渑公路,一直到下河底村坡垴,方圆十几里,这道塬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在十多个村庄中,大门楼村处在这道塬的中心区域,所以这道塬,统称“大明塬”。大明村地形如一艘船,两边和中间高,就如同船舷和船蓬,低的地方,就如船舱。村里曾经有一塔,就如同大船的桅杆,让这艘旱塬之舟,能够安全顺利地远航。

大门楼村以前曾为县治驻地。据洛宁县原宣传部长曲少波写的《洛宁县名的渊源·写在洛宁百岁时》里讲——洛宁置县历史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8年),取名“崤县”,北魏孝昌初年(公元525年),改称“北宜阳县”,治所黄垆城(今河底镇大明村一带),北周时,洛河以北置“熊耳县”,取代“崤县”和“北宜阳县”,治所黄垆城,隋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即唐朝武德元年,“熊耳县”县城才移入“永固城”(今洛宁老城),到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由“永宁县”改名为洛宁县。从这段讲话中可以看出,以前的大明村,曾经也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方。

大门楼村西有二郎庙,北有泰山庙,南有关帝庙,东有上庙,村中有一池塘,池塘边上有南海观音庙,另外村东南有一塔。当年的这些庙,也曾香火鼎盛。到了民国三十年左右(公元1941年),为了大兴教育,村里开办小学部和初中部,村里的塔、庙,都是拆的拆,扒的扒,也就全部拆光了。仅剩村北上疙瘩一间小坛,也许是太小的缘故,没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才得以保存下来。学校建起来后,学校名称——洛宁县大明村中小学。学生也都是塬上附近十里八村的孩子们,办的也是红红火火,一直维持到上个世纪底末,初中部才被上级教育部门取缔,现在只剩下小学部。八十年代末,村里自筹款加上级拨款建造的两层教学楼,后来也成了危房,卖给村里几户人家,开起了商店门市,或挪做它用。学校也就迁移到村北电房处,由河南省交通部救助打捞局捐建,学校名称为——河南交通希望小学。

在村中靠西的地方,有个大院,建着我们周边村最大的戏院舞台,这个戏院是八十年代初期建的,高大阔气,青石根基,蓝砖为墙,每个墙角墙面都加有青砖砌的包角立柱,钢筋混凝土的迎面大梁,坚固耐用。内部全部是钢筋圆木做出来的梁架,舞台顶部,有檩条和密集的椽子,椽子上铺的是圆木分解开的栈板,上面麦草泥铺着小青瓦。当时村里资金很困难,但当时的张支书为了不落杨坡村剧院之后,为争一口气,毅然决定盖戏院舞台。盖好后,确实让杨坡乡各村干部大为震惊,都夸大明村张支书能干,了不起!一个乡建一个剧院都是难题,何况是下属的一个农村,当时的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周边村的群众都佩服张支书的魄力,处事能力和威望。

在村子中央,以前有一面粉厂,附近几个村里的农民,都是来这里磨面,后来也许是客源逐渐减少等各种原因,而关闭。门面的几间房子,当时是大队部。八几年的时候,村里买了台彩色电视机,每天晚上不到七点钟,就有专门负责人来开机,供村民及时观看中央新闻联播。电视信号接收塔,也是由三根钢管焊制而成,塔有一二十米高,每天晚上一直播放到晚间新闻,电视剧结束,才关机。当时中国拍的《便衣警察》,日本拍的《血疑》,这两部电视剧,因为拍的好,被传为美谈。后来,随着家庭黑白电视机的普及,村里那台电视机,也就没有多少人看了。再后来,烟叶种植的兴起,这里也曾做过烟站,终因仓库地方太小,后来搬迁另建到村北公路的路边上,这个院子才又恢复了宁静。最后不知怎么的,就卖给了一户村民手里,开起了磨房,建起了猪舍,养了猪,邻街也建起了两层楼房。

村里以前有几个池塘,是村里农民洗衣,饮牛,盖房用水,种地栽苗,浇水拉水的地方。以前没有化肥,有的村民,就在池塘没水的时候,来挖塘泥,晒干后运到地里肥田。池塘边上有柳有杨,有桐有槐,每到夏天,倒也树荫凉厚,是个歇暑乘凉的好地方。后来,村中池塘的地方为了兴建集市,被填平,建集贸市场,再后来又被卖与几家商户,建起了邻街两层楼房。村子北边儿的池塘,也被填平,建起了学校。剩下村子东南角一个大点的池塘,由于长年累月下雨的淤泥冲积,里面淤满了污泥垃圾,变的水草茂盛,成了蚊虫滋生地。夏天不再有了碧波荡漾的水面,冬天也就没有了孩子们快乐玩耍的溜冰场。 以前的农民,住的都是土坯房子,料礓石砌的地基和山墙。俗言说,尖对尖,垒上天。说的就是砌料礓石头墙。打的土坯,也是需要两个人十天半月的杵打,通风凉晒,干透了才能垒砌,遇到雨天,那个时候还没有塑料布,都是用草苫搭盖,盖不住的地方,或者下雨时间长,土打的土坯就会潮湿坍塌,两个人十天半月的力气就等于白费。等土坯打成后,又有了足够的料礓石砌地基,还要拉大堆的土,用来和泥,垒砌。剩下的就是木料,青瓦,还有荆条编织的荆笆,没钱的人家,只能去买便宜的苇笆。所以那个时候,很多村子的坡地都栽有荆条,枝枝槐,就是为了盖房时,编笆用的。记得八九年,我家盖房子的时候,请编笆匠人编笆,我有空的时候,也去看看,给匠人们插插荆条,竟然也学会了编笆的技艺,虽说没有人家匠人编的细密,但也编的有模有样。后来我家翻修房子,笆都是自己学着编的。用土坯砌墙只是为了建房快,也有拉大堆的土,直接拿两块木板做夹板,制成槽状,往槽内填土,用手工杵子打起来,填一层,打一层,直到打平夹板高度为至。一段打好后,再换另一段,继续打。三间房子下来,将近用月余的时间,才能把房子建好。但也有不盖房子的,那就是挖一个方方正正,足有六七米的深坑,也有趁着天然地势的,都是修一条坡道做路,在坑底三面打窑洞,在一个角落里再挖个深水坑,都是为了防止下雨而集水用的渗坑。我们那里把这种院子,叫天井窑院。这种窑院,住进去冬暖夏凉,就是收获庄稼,上下不太方便。随着年代的变迁,人们生活的发展,手里有了钱的村民,就慢慢搬到地面上盖房子住,闲置的天井窑院经过长期的风雨冲刷,没有人的维护,有的就坍塌损坏了,有的就成了附近村民,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填埋场。自从土地下放到农民手中后,经过农民自己辛苦的打拼,精心的务弄庄稼,村民的温饱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又可以出外打工,挣了钱,就另批新的宅基地,重新盖起一砖到顶的房子,院子围墙,门楼。没钱的人家也纷纷效仿。村子中央的院落,房子,村里的人慢慢都搬到村子四周住了,村庄内也就没有多少人住了,渐渐地,就形成了空心村的局面。

以前的农民,都是种着队里分下的田地,有空的时候,和村里有手艺的人,建房,打铁,下煤窑等多种方式挣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自从到了八九十年代,兴起了出外打工,村子里的年轻人,就开始走出家门,开始了流浪的打工生活。村子里就剩下了老弱妇幼。也有走不出去的年轻人,在家里种着自己的地,再租种着别人家的地,闲天的时候,也在家门口,打个短工,来补贴着家庭的开支和花销,不至于生活落入人后。

大门楼村在九十年代,也是吃过自来水的。从深沟里抽水上来,注入建起来的水塔里,经过村子里的大小管线,进入村子里的每家每户,还有专业人员的维修,收费。后来,村子里主水管道到处漏水,而停滞不用。那些想着吃上自来水而填了自己家水井的人家,又重新打井,吃起了深井水。由开始的几家一口井,慢慢转变成每家每户都有水井用,买了水泵,接了电,吃起了自家的自来水。

随着这些年水泥路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的实施,现在村里的主干道,次干道,都修成了水泥路,为农民的下雨出行,提供了便利。唯一的缺点就是现在的水泥路,修在原路面之上,而导致有些农户家院子里,下大雨的时候,排水不畅。

总之,现在农村的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提高,再也不用像过去,自己织布做衣服;田地上粮食产量的增加,再也不用操心饿肚子;家里房子由水泥钢筋,砖的建造,再也不用操心下大雨的时候,半夜三更不睡觉,以防坍塌;村子里水泥路的修通,再也不怕出行不利,下雨穿着胶鞋,打着雨伞,背送孩子去上学。唯一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为了父母,家庭,孩子,能够多挣钱,而承受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长时间在外的打工生涯,致使亲戚之间少了走动,逐渐地变的越来越疏远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大门楼村,不管她是贫穷,还是富裕,我时刻都眷恋着我的家乡—大门楼村,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的父老乡亲,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二、大门楼村古迹概况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红歌撰文

大门楼村以前古迹众多,有塔、有庙、有坛、有祠堂,多数古迹建筑修建时间不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风雨的剥蚀,部分古建筑在风雨中自然坍塌,更有一部分是为了村中的教育,而被拆毁,重新建起校舍,为了培养村民子女的文化教育,而人为消失。为了给后人留下点记忆,在家时的一天中午,天热无啥紧要事,我就走访了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原村支书杨孟超的父亲,由他口述,我用笔记录,大概整理如下:

1.塔。大门楼村塔为风水塔,在村子的东南角上,塔址在今关奉科宅基地后小院东,据东生产大路大约七丈左右,塔外层裱砖,内砌土坯。塔有塔基,塔基高八尺左右,塔基上有神像。据老人讲:“那时候,村里有人来此上香,必须站在塔基下的一块脚踏石上,才能把香插进塔基上的香炉里,以此来估算塔基大概高有八尺左右。”塔高九层,每层八尺,带塔基算上,塔高约在八丈左右。塔比三乡村塔细,具体塔有几个角,老人已经记不清了,后在村里建学校时被拆毁。

2.关帝庙。关帝庙距塔不远,和塔是一东一西,在塔西一二百米处,现今在原址建有关帝小庙一间。以前的关帝庙有三间大殿,前有卷棚三间,无院墙,庙门口有大石马两匹,村里有“关帝庙马啃禾青”的故事流传。据老人讲:“关帝庙以前是在村南边的南坡寨上,当时关孝卿的老爷晚上曾做梦,有红面长须老者,借马一用。第二天早上,马全身出水。而南坡寨上的关帝庙建筑材料,被一夜之间搬迁到现关帝庙处。”同样,也是在建学校时被拆毁。

3.娘娘庙奶奶庙。村东头有东大庙之说,现今人还称此处为“上庙疙瘩”。庙址就在今窑坑路南场子院处,此处西有奶奶庙一间,娘娘庙三间,皆是坐北面南向,娘娘庙廊檐下东山墙上,镶嵌有功德碑一通,庙门口有大铁钟一口,小陂池一个。据关奉科回忆,小时候曾经在这小陂池游泳时溺水,被人救出。陂池边上有几棵大榆树。庙址大概位置在现有老柿子树南边,柿子树在奶奶庙后墙边,二庙后来在风雨中坍塌,没有再建。

4.菩萨庙。此菩萨庙在村街东头三岔路口,大概位置在路北杨成聚老师的家门口不远处,庙不是太大,一间房。后来在此处又建炮楼一座,皆是土坯垒砌。后来炮楼在风雨中坍塌,菩萨庙也已不存。

5.牛马二王爷庙。庙址在今下窑下坡往南拐弯处路边,庙不大,二庙并排,二座庙为二个门,今已无存。在下坡处,以前有路碑一通,建有碑楼,碑楼前有大柏树两棵,为关玉卿老师家的行路碑。现今,碑楼、柏树皆已无存,空留四方大石一块。

6.老君庙。老君庙址在今下坑陂池东,宗建家门口不远处,一间房子,内有铁神像一尊,坐南面北向。老人曾经记得,小时候在下坑陂池跳水洗澡后,在老君庙后边台子上晒太阳凉干了身子,再穿衣裳。现今庙与铁神像皆已无存。

7.猴王爷庙。猴王爷庙可能是先人们为了敬奉齐天大圣孙悟空而建的小庙。庙址在东水沟上来坡,公路边三角形打麦场处,老人记得以前有人在此上香,庙也不大,此庙曾经毁建过几次,今也无存。

8.泰山庙。泰山庙庙址不详,空留地名一处,在今村北公路边上,大明村烟站附近,此处地名就叫“泰山庙地”。记得那年建烟站,西山墙垒起后,在吃中午饭时分,有股猛烈西风刮来,刮倒西山墙山尖,连续刮倒两次,皆是吃中午饭时分。把包工头愁的不行。问了村民,此处地名?村民说是“泰山庙”。后来包工头请来村里的阴阳先生,买来香冥纸箔,烧了以后,再无风刮倒西山墙现象,但此处风大,村民皆知。烟站院墙在后来也曾刮倒几次,烟站屋顶的石棉瓦,也刮掉下来不少。每逢夏天的晚上,天热期间,此处公路边,村民如织,起会一般,皆在此处乘凉到深夜,方才回家睡觉。

9.菩萨庙。庙址在今村中十字路口东南角落处,一大一小两间,坐南面北,庙后有陂池,此处曾建有炮楼,皆已坍塌,唯留俗语“菩萨爷倒坐南海”。后在此处建信用社三间,经营多年。后来为了起集,拆了信用社房子,推平陂池及附近两个天井小窑坑,建了农贸市场。再后来,此处建起几家超市至今。

10.菩萨坛。坛址现存,在今上圪瘩的路边处,一间房,座北朝南宽约一丈,进深两丈有余,外裱青砖,内砌土坯,小青瓦屋顶,地基由大石块垒砌而成。前几年在风雨中坍塌,西山墙仍在。

11.村街西坛。坛址在街中往西,张少礼家老宅大门东,坐北面南向,一大一小两间房,跨度较深,内有大神像一尊,小神像几排,至于有多少,老人说记不清楚了。神像威严,呲牙咧嘴,瞪大双眼,栩栩如生,内有盘石磨子,大人们虽然在里面磨面,小孩们也是吓的不敢进到里面去玩。今也无存。

12.山神庙。原址在村西南油坊窑附近,后来此处批成了宅基地,为了建房,这家人就把山神庙搬迁到三里堰,往西坡村去的小路边,有一个三角形地处,如今庙也无存,空留火绳蒿草齐腿深。

13.二郎庙。二郎庙即二郎神君庙,也称西大庙。庙址在村最西头的村民住宅崖头上,现今开一水泥路直通上面。当初二郎庙为三间房,坐西面东向,有庙门院墙。庙内有两尊神像,一尊二郎神君像,一尊为木制神像,老人称之为“行神”。每逢过节,都由村民把木制神像抬出来上街游行。据老人回忆,此庙拆的比关帝庙早,此庙拆后,行神被送到关帝庙敬奉。以前二郎神君庙还有功德碑一通,庙拆后,此碑被拉到西坡村小学窑洞里当黑板用。过年的时候,和西头魁旺说起此事,魁旺说以前此碑在他西坡的窑洞中,去年去西坡摘柿子时,推开窑门,石碑已无踪影,连同丢失的,还有窑洞里的一盘石磨子。

14.张氏祠堂。张氏祠堂坐落于村中路北处,建于大清咸丰二年,以前有卷棚三间,大殿三间,如今卷棚无存,仅剩大殿三间。祠堂对面原有老戏楼,东西耳房各一间,六七十年代,拆了老戏楼及耳房,新建戏楼一座。现今每逢三月十二村里起会,村里都要请来附近县市戏剧团,前来助兴,戏院总要热闹个两三天。

15.段氏祠堂。段氏祠堂坐落于村中,往上圪瘩去的路西,现今村委会门口处。据祠堂内碑记记载,段氏祠堂建于民国三十三年,大殿三间,土木结构,东西山墙外用大青砖裱面,前后檐下段一米左右用砖裱,上段皆用土坯垒砌。门口有阅台,阅台下有柏树一棵,以前这里做学校时,敲上下课的铁钟,就在这树上吊挂着。段氏祠堂在学校院内,曾做为总务处用,里面有老师在这里办公。学校里组织节日活动,学生们总是在这阅台上表演节目。东山墙处原有老柏树一棵,后来为了建教师宿舍,规划校院,老柏树被伐。

16.杨氏祠堂。杨氏祠堂坐落于村街东头三岔路口南,大殿三间,土木结构,东三墙用料僵石垒砌,西山墙在近几年前翻修时,用红砖垒砌,前后檐皆为土墙,后檐墙最近几年,为了防雨水飘湿墙面,才用水泥沙浆抹面防护。据老人回忆,杨氏祠堂建的比张、段、关三姓祠堂晚,是老人看着建起来的。

17.关氏祠堂。关氏祠堂坐落于村东头下窑,三间大殿,土木结构,东西山墙皆用大青砖裱,气势巍峨,透花格门窗,廊檐下有祠堂碑记一通,上面记载关氏祠堂建于大清咸丰十年,庙院内栽有刺槐多棵,每逢夏天,庙院皆是树荫,凉爽了很。

村里也许还有别的古迹建筑,没有能记录上。拆了塔、庙,建起来的两层气势巍峨的五间教学楼,也在二十年前为了建新楼而被拆除,如今这新楼,就做了村委会和一所幼儿园。都说人要往前看,但也不能忘记村里过去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古迹建筑。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胜似一宝”。村里有上岁数的老年人,对于过去的事情,他们都曾看到过,也许还曾亲身经历过,和他们坐在一起聊天,只要虚心请教,定能收获多多,村里之一福也!

三、大门楼村张氏家族概况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①据清道光二年(1822年)(大门楼张氏祖茔)张际庚所撰《张

氏合族祖茔碑记》记载:“(大门楼张氏)始祖讳仁美,原籍陕西省同州府大荔县东雁羌村,自元末迁居永邑北大门楼村,与邑南金门德里张氏系分两门。”

②据清道光二十七年(1827年)大门楼村张捷科所撰(大门楼)《张氏家谱》记载:“(大门楼张氏)一世 祖考讳仁美,妣魏氏,元末人,同州府大荔县东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来至永邑大门楼村居焉。”

“二世 祖考讳仲武,妣失传,相传与金门德里村张氏係分两门。”

③据清咸丰三年三月,十七世孙捷科、殿拔《建筑祠堂碑记》记载:“吾族与洛河南德里村张氏系分两门,原籍陕西省同州府大荔县东雁羌村,由元末避兵於此,延绵至捷已十七世。”

大门楼村张氏始祖讳仁美,元末人,同州府大荔县东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来至永邑大门楼村居焉。二世祖仲武公,后裔世居大门楼村,传至8世“万”字辈,有万全、万仓、万明、万宝、万镒、万忠、万珠共7人, 9世“君”字辈9人,10世“乾”字辈32人,11世”三”字辈28人,12世“宗”字辈28人,之后分为七门,繁衍至今,迄今690余年,衍传至二十七世,大门楼张氏后裔主要分布于大门楼村、城村、磨头村、下高村、刀环村、茶坊岭村、后坡村、杨岔村、南河村、湾子沟、西王村、山后村等,以及宜邑南驿头村、卢氏县陕州康山、伊阳(今汝阳县)等处,约10000余人。

张氏家族世代以农为本,耕读传家,为人忠厚,睦善友邻,自立自强,勤俭创业,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以致家道兴隆,传至乾隆年间城村张氏一支日渐兴盛。张淳,字自厚,号青囊,自高曾以下多隐德,以故家道日丰。平生“重农桑,精岐黄,全活数千人”,为时所称,有碑颂其德。诰授奉直大夫,诰赠朝议大夫;张九思,字有益,号幹夫,幼颖异,平生识时务,达时变,内敦孝友之风,外擅仁侠之望,涉猎诗书,务德大义。务本力农,兼通货贿,济危扶困,远近知名。性豪爽,好施予,尝施药饵,活人无数。置义田,建义塾,嘉惠后进。张氏累世以行医经商起家,富甲一方,清朝时曾挂双千顷牌,为河南府豫西五县首富。援例登明经,以次子师周贵,诰赠朝议大夫;张师禹,任山东县丞,诰赠中宪大夫;张师周,字圣脉,性慷慨,好施与,戚族里党贫乏者时赒恤之,尝施药饵以馈病者。道光七年,于村中设义塾,施村西地五十亩,以所入为延师岁资。同时施村东窊地五亩为义坟,于河底镇南坡施地十亩为修路之用。道光十年,于宜阳韩城镇西门外三里许施义地十亩,于白杨镇西门外施义地八亩,其碑尚存。咸丰三年,捐裕饷银壹万两,奖知府衔授中议大夫;张师尧,诰授奉直大夫,精医术,有颂碑;张凤池,字知纶,号莲峰,道光二十六年中牟河工效力,特用道员,需次山左。二十九年摄盐运司事。咸丰五年授山东登、莱、青兵备道、摄盐运司事,所治有声,竭力尽职。毁家纾难,力任艰钜,备历艰险,卒以身犯难,为不易为之事,而赍志以殁;张凤泉,字桐斋,号文渠,候选同知,诰授奉政大夫。孝友天成,平生喜放赈,活千万人性命。出资修筑村寨,保障乡里,为时所称;张凤瑞同治年间任户部员外郎;张凤仪,同治年贡生;张凤竹,咸丰年敕封修职郎,儒学正堂,候选教谕;张守基,字东林,光绪辛卯科举人,大挑一等,分发广东知县。民国元年任河南省临时省议事会会员、永宁县首设劝学所,首任劝学总董。民国六年协修《洛宁县志》八卷;张维清,清光绪年间山西河东盐大使;张寅清,清光绪年间任刑部主事;张华祖,字棣荣,民国元年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科毕业。民国年间历任国民党国大代表;张英祖,字菊荣,河南大学毕业,民国时期任洛宁县救济会会长,洛宁县财务会长等职,仗义疏财,一心向善,扶助孤寡,县城解放时,百姓相救而获释,终老于洛阳;张庆祖,字笃生,民国时期开明绅士,民国32年捐房十三间,在城村创建首所国民学校。礼贤下士,爱惜百姓,并多次保护、营救地下党革命进步人士苏金伞、张春舟、王绪升等人免于祸难;张振祖,民国时期在陕西任稽察;张文祖授正师级衔,曾于总后勤部任职;张传斌(鹏岐),正师职,任大连海军学院党委书记;张鹏明,贵州水城市党委书记、煤炭厅厅长,贵州省常委;张传曾,西北联合大学毕业, 任陕西省教委教育处处长等职;张传芳,民国时期任宜阳县税务局局长,解放后任职于西安教育学院;张传栋,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医师。其妻刘书景,洛阳师范毕业,曾任偃师县县长;张传亮,副县级,曾任洛宁县、新安县检察长;张传柱,东北工业大学毕业,沈阳工业大学教授。传柱妻徐桂云,东北第一机械总厂高级工程师正处级;张鹏范,黄閁煤矿工会主席;张鸿浚(蔡正宁),早年参加革命,为掩护身份,随母姓改名蔡正宁。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入抗大一分校学习,10月毕业后任该校留守大队四中队指导员。建国初期随贺龙入川做起义部队改造工作,后参加贵州黎平县剿匪战斗。1950年12月任556团政委蔡正宁任中共黎平县工委书记兼县长负责黎平县剿匪。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两枚解放勋章。历任团政委、空军干部处处长、空军政治部副部长、兰州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陕西省西安市干休所,军政部主任;张鹏远,沈阳工学院毕业,工程师;张安宁,中央党校毕业,曾任贵阳市工商管理局局长;张睿,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等。大门楼村有以忠义著称的张捷科,同治元年御匪殉难,入祀忠义孝悌祠;磨头村科甲出身的道光壬午科进士张际庚,以文学著称,著有《传家十要》,提倡耕读传家,为人宽宏大量,学识渊博,在洛西书院设帐讲学,门生成名者达数百人,声望最重,名闻洛西。纵观张族历代文武志士、英杰俊才,层出不穷,贤达名流,多有建树,此皆张氏历代先祖积德积仁之功也,为张族人之骄傲。诚望我族后裔牢记先祖家规家训,以张氏先贤为榜样,发奋进取,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大门楼张氏排行字

从第八世开始到二十九世排行字:

万、君、乾(国)、三、宗、进、如、廷、公、殿、从、德、立、志、维、纯、政、治、行、義、高、明。

城村张氏排行字

第12至第20世:

光、五、进、如、淳、九、师、风、守。

张守基拟定16字,21至36世:

祖传鸿泽,世有令铭。鸿广嘉庆,长发祺祥。

2006年修谱张族世辈排行字,又增续四句,十六个字:

“克明俊哲,金声玉振,树贤靖远,昭扬宗林。”

以上四句排行字,我根据城村后裔张传枢(亚东)的解释,略作补充,解释于后。“克明俊哲”:意为“修身养性,高尚贤德,俊哲之士,才智过人”。“金声玉振”:意即“由始到终,集众音之大成者也。”此句原意“比喻孔子德才兼备,才学广博,启发后人艰苦创业,终成大器。”“树贤靖远”:“心胸宽广,理想远大,立志高远,建功立业。”“昭扬宗林”:“传承家风,积极进取,光宗耀祖,繁荣昌盛”。

四、大门楼张氏主要支派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整理

1.大门楼村张氏支派:张氏始祖讳仁美,妣魏氏,元末人,同州府大荔县东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来至永邑大门楼村居焉。二世祖仲武公,其后裔世居大门楼村。后分七门,衍传27世,今居大门楼村张氏后裔有1200余人。

2.磨头村张氏支派:庚(张际庚)太高祖自大门楼始迁于邑西底后里古村,至高祖(十二世)洛西公又迁于磨头村居焉。吾先祖讳平川公招赘到磨头村杨门,始兴家立业,至今已二十四世,后裔300余人。

3.城村张氏支派:十一世三唤,十二世光全自大门楼并迁城村,光全公生一子五志,五志生六子,长子进修,次进勉,三进城,四进仁,五进祚,六进禄,分为老六门。长门后裔迁南河村,四门后裔迁渑池县英豪杜江一带,五门后裔迁新安县一带(四门和五门今失续待考);二门、三门、六门后裔世居城村。张进城生一子张如彦,张如彦生一子张淳。传至张淳时家业渐起,自高曾以下多隐德,以故家道日丰。一生精通岐黄之术,行医数十年,全活数千人,为时所称,有碑颂其德。张淳生三子九畴、九皋、九思。兄弟三人,分为小三门,迄今已衍传至二十七世,3000余人。分居于城村、南河、刀环、河底、杜江村,洛阳、开封、西安、北京以及辽宁、山西、湖北青海、贵州等地。

4.张窊村张氏支派:明末之际十一世张守荣自大门楼村迁居张窊村,后裔100余人。

5.下高村张氏支派:祖居以来系刀环川大门楼人氏,十一世张大奇迁居底张里下高村,而今迁徙于东水沟,后裔300余人。

6. 刀环村张氏支派:十三世张进玉迁刀环村,后裔200余人。

7. 南驿头村张氏支派:十二世张寅宗迁宜邑南驿头村。

8. 茶坊岭村张氏支派:十四世张悉中迁茶坊岭村(西窊),后裔500余人。

9. 东后坡村张氏支派:自始祖仁美公传至进陞公,凡十三世矣,进陞公又至大门楼迁来东后坡。13世张进升子如太生三子忠、孝、廉,分三支,衍传至今,迄今凡传至二十五世,后裔1100余人。

10. 杨岔村张氏支派:十三世张进美迁杨岔村,后裔200余人。

11. 湾子沟张氏支派:湾址沟张氏祖居大门楼上圪塔,立祖十二世张五伦,其三子,进英、进耀、进义。进英子二,曰:如、如汉。进耀迁庙山张家院。进义后继无人。因族谱被焚,辈份无从考究,进英之后,得申兄弟三人,长门传至胜娃无后。二门安民居牛渠村,兄弟分家后,得申于清咸丰五年率家眷五口,二男一女迁居湾址沟,后又生四男,曰:立太、立顺、立忠、立宽,繁衍至今,一百六十余年,人丁一百余口。

12.伊阳观天沟张氏支派:十三世祖张进秀迁伊阳(今汝阳县)观天沟。

13.西王村张氏支派:西王村张氏起跡大门楼,先徙居禄地,十二世祖张仁升徙居于西王村,迄今三百有余年,后裔100余人。

14.南河村张氏支派:十三世祖张进林、十四世祖张如璧迁居南河村。

15.陕州康山张氏支派:十四世祖张如友迁居陕州康山。

16.金山庙(柏崖村)张氏支派:

十五世祖张俊迁金山庙柏崖村。

五、大门楼村张氏族谱序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张红歌整理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等,它是记载一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的书籍,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它和国史、地志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而家谱序则是一部家谱的门面,一般由家族长者,或由有一定名望的学识渊博之人撰写。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迁徙、繁衍、兴衰发展情况,是研究家谱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对研究家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氏族谱续编序

惟夫春秋而缺荐享,宗族而起凌辱,非人心之不古,由疏远而情未联也!盖子孙蕃衍,分门别户,形若有殊,而究其从来,孰非祖宗一人之所出,然必联之于谱,秩然有序,枝叶相连,则知远者当追,疏者当亲也。故我祖季玉公、族祖芬公、瑮公、纯公肇修于前,垂示后人,凡以展孝思广恩谊也,迄于今已有年矣!族人生齿益繁,散居四方者又多宗支,远近能无待於复志哉!所憾者,始祖后有失其名讳,……而昭穆……者矣。即今所续,又有不知而缺略者,是欲源流分明,而犹未尽分明也。虽然失於昔者,固难考稽而略。於今者尚待采访,苟异日有所见闻,仍为补书,联为一体之亲。夫族有谱,则长幼有序,尊卑分定,同怀尊祖敬宗之意,各存恭逊亲睦之心,是余之厚望也已!

大清道光弍拾柒年丁未仲春上浣 十七世孙捷科沐手续编

(以上家谱序言,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泽武 校点整理。)

张氏家谱再编序

盖谓:水有源,木有本,人生有祖;慎其终,追其远,勿忘其初。万物求根厥源,天经地义,为人追宗敬祖,人伦之最。吾族原籍陕西省大荔县东雁羌村(今埝挢村),因元末避兵灾,吾始祖讳仁美公,携三子:长仲文、次仲武、三仲魁迁徙河南省永邑(今洛宁县)大门楼村(今大明村)安居焉。后仲文公又迁于洛河南金门川德里村居之,仲魁公下东土(今邙山岭一带)去而无返,唯仲武公世居大明,至今六百余年,繁衍二十多世,虽几经兴衰,沧桑巨变,人丁失落无数,但现存人口甚为众矣,实天地之造化也!吾族源远流长,族谱始由十五世祖讳芬公、讳瑮公、讳纯公肇修,继由十七世祖讳捷科公而续,至今百余年矣。其间辈辈传存,后经立斌公、志良公传至志铎公,珍爱存藏。时止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六年,十年运动,破旧扫陈,除谱焚轴,平坟毁碑,搜旧毁古,国之古迹文物,俱遭厄运,吾张氏遗物同遭涂炭。幸张公志铎,不畏批斗,舍命冒险,暗抄片存,珍藏点滴,祖遗书籍,碑记传略,才使吾张氏文物,虽遭劫而无殒命,留丝源贯连后世。

八十年代末,风停云消,万象复轨,民归世俗,思古念旧,求本寻迹,时成潮流,失离归宗,修坟敬祖,人心所向。然吾张氏族谱百年失续,更加运动焚损,瓜葛纷乱,枝叶不接,族系辈份,纲目无序,面对此情,今辈怎能视而不闻,袖手旁观,上对不起历代祖宗,下对不起后世子孙。故激情振发,由本族年老者讳天守公、讳彦章公起议,志铎公、顺廷公牵头,志强(万)、文欣(京武)、文中等鼎力相助,招集本族各宗各支贤人志士,同商共决,开始了百年仅有的续谱工程。经过四处走访查稽,多方搜集联络,合族协力排续,推敲忆恩,聚零碎为整体,集片断为完章,才使吾张氏族谱得以新续,落叶归根,昔有十余处,人口数仟之众,并乘盛世之招合族贤杰,捐资献策,翻修庙宇,洗画新轴,立碑两通。更有东张窊村同族,感念归宗深情,赠横匾一额,上书“万古同宗”。

石门千秋一脉,今辈亦得结续,由七世祖讳俊公离永迁渑,亦绵延二十余世,虽屡历战乱灾荒,人丁流亡,至今仍发达兴旺,数千之众,并且建庙宇,另修族谱两卷。乃族树之茂枝,可庆可贺也!洛河南德里村张氏家族,系仲文公后裔,与大明村张氏家族为之两门,然辈份相差一世。(德里村谱载始祖讳仲文公,而大明村谱贰始祖为仲文公之父,讳仁美公),故而明之,以便称呼。由于吾族历久人稠,流离失众,很多枝叶一时难以查明归体,有待后人归续。此次续谱,自一九八七年开始,中途连续复修补充数次,最终经文欣(京武)多方核实,接宗统排,重新整编成卷,并将查得的徒外支派另修谱誌(卷二),与总谱(卷一)贯穿,才使吾张氏族谱得以完善,一目了然。

续谱成就,吾族辈份清晰,族体完备,使之人众而不乱,枝茂而有序,明辈份而知尊卑,晓亲疏而勤礼议,谙世事而知纲纪,免手足相残成吴越,免骨肉格斗贻患后世,望张氏合族精诚团结,共荣共辱,和睦相处,全其忠孝,此吾等之愿也!

公元二零零四年 张氏二十二世后生:文欣(京武)、文辉(石法)合撰序

大门楼村张氏支谱序

东后坡村张氏家谱序

自始祖仁美公传至进陞公,凡十三世矣,进陞公又至大门楼迁来东后坡,轮流相传亦已十三世矣。总之,自大门楼始祖仁美公至进陞公迁徒东后坡,流传至制学辈续起,迄今凡传二十五世矣,俾后世子孙知其先后,宗派不乱庶几,则近道矣,是以为序。

始祖进陞公德配杨氏,子如太。如太公德配贾氏,有子三,曰:忠、孝、廉。忠之子讳有令传二十世,后嗣无人,哀哉!孝之子讳有法,延续后世,故以为始。

湾址沟村张氏世系谱誌

湾址沟张氏祖居大门楼上圪塔,立祖讳五伦,其三子,进英、进耀、进义。进英子二,曰:如、如汉。进耀迁庙山张家院。进义后继无人。因族谱被焚,辈份无从考究,进英之后,得申兄弟三人,长门传至胜娃无后。二门安民居牛渠村,兄弟分家后,得申于清咸丰五年率家眷五口,二男一女迁居湾址沟,后又生四男,曰:立太、立顺、立忠、立宽,繁衍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九年,人丁一百余口也,故以誌。

下高村张氏世系谱序

祖居以来系刀环川大门楼人氏,后迁徙底张里下高村,居室立户业产为优,明古今情,全有二百余年。而今迁徙于东水沟,家口大半已有三十余载,数十余春,祖传于后,三迁教子,无作非为,为家富贵行手,富贵系患难行乎?患难尊天由命而行,不可强而为之,荘农生理耕读者,以勤为本!

讳本祖妣孺人世礼之温和智谋之高也!为人谋,忠厚直正而无私矣。而有信,言行之德,庸言之谨,世事温柔也!二辈曾高祖讳大奇,祖母杨氏,亦有仁义,而已矣!堂堂乎,昆兄三位,仁义礼智信,此乃为五纲之道也!(备注:此文为下高村祖坟碑记)

西王村创修家乘序

粤自两仪,奠位以来,阅人成蕃,然不可纪极也!古帝王即赐之姓,以立宗后之君子,尤惧夫宗支混淆,而无所据,爰有家乘以传之,盖所以明世系,别支派序,昭穆笃来谊也!

吾张氏起跡大门楼,先徙居禄地,后徙居于兹,迄今百有余年矣,户丁日繁,居徙扉定,世以上家谱未传,皆不可考,又兼贼寇作乱,共焚之余,流离播迁者复,更僕难数也!

呜呼,家乘之修可费亟,上与独所难者汪海洋先生作撰,本家谱序云:有文学者,或游四方,而睱修;业农桑者,未解谱为何事,不知修;贫者力不能修;富而营利者,且薄书;迂者,而不肯修;其不若陶靖节,路人其从祖;黄庭坚六十始识四从之兄弟,几希全。每食及此,盖不胜慨然伤焉,夫人生赋,形成性一人之身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千万之身,万殊之所以一本也!

凡我族众畴,非先苗裔,世守宗祧者,奚忍其荡析至北。並愿一二伯叔兄弟,各抒见闻,传图籍,或从孙子而逆溯之,或从高曾而递反之,拼考大宗小宗,推衍之,勿错讹,勿遗漏也!世代修明家乘,昭列尊粤亲疏之间,秩然有紊,所以敦伦睦族者,在是矣,是举也!微独孝子慈孙得一慰厥宿愿,助我先人之灵爽,不有所式。憑哉,则余之子也!夫。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新春,从政君屏氏敬题

东磨头张氏家谱序

若夫水有源,而树有根,人之处世立身亦然,皆以宗族为本,血统相传,累世不绝!

余始祖原籍陕西省大荔县东雁羌村人矣,时因兵反世乱,由始祖讳仁美公携三子,避兵迁移河南永邑大门楼村居焉。后十二世洛西公迁至底后里古村有世,后因家道贫寒,无力成家,吾先祖讳平川公招赘到磨头村杨门承后,始兴家立业,至今已二十四世矣!

其族中家谱轴誌,累世绵绵,详而续之。不幸因动乱被焚,平坟灭祖,使祖祖宗宗之沓沓。今苍桑变换,百废俱兴。吾等乘扫坟之际,议定重叙家谱,然事过境迁,何以寻见,幸有老年口传,加之查契翻状,才得叙之。然尚有十七世未查明,实感痛心疾首,颇受云乡高公指教,并冀以后裔,百代流传,万世供奉,奋祖宗之先烈,振张氏之气节,荣家辉祖,以复吾先祖之思也!是以为序。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Hash:f90c2eb63950ba7e3ed086cebe77b920990f32af

声明:此文由 洛宁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