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四川自贡:即将消失的古盐场精湛的钻井修治井技艺

千年盐都,盐矿丰富,聚集各方客商,用智慧和勤劳凿井取卤制盐,天车林立,盐场街市,热闹非凡,釜溪河水,碧波荡漾,万舟竞发,浩浩汤汤……

古盐场的前辈们采用冲击式顿钻工艺成功钻井1.3万余口,深度不均、口径大小不一的盐井,给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公元1835年燊海井钻锉成功,井深达到1001.42米、东源井,1889年7月7日开钻,1935年6月24日锉至深度达935.88米,其最高日产天然气达24170立方米。自贡井盐和天然气开发突飞猛进,为当时的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产井盐离不开钻井和修复井的工具,千百年来古盐场涌现了大量的能工巧匠,制作了大批钻井制盐工具,这些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及完善推动了自贡井盐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

读书时到西秦会馆参观,虽然有解说,但对复制的古盐场钻井采气提卤制盐工艺一直没有搞明白,想到那时没有任何仪器,钻井达1000米左右,钻井钻歪钻斜垮塌是如何解决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疑问,对琳琅满目的钻修井工具如何使用更是感到茫然。

2019年初冬,贡井区文化馆老杨报来“贡井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有一个项目让我眼前一亮,“传统工艺制作——古盐场钻修工具制作技艺”让我有去实地了解的冲动。

12月17日下午,我们邀约一同前往。

车出贡井,沿着旭水河边狭窄弯多的公路前行,到艾叶古桥往左穿过无法错车的居民楼,继续往前一副田园农舍画卷展现在眼前,老杨来过多次,熟练地把车停放在一农舍旁边开始步行,走过一段不长的乡村巷道,一间很有历史感的老屋凸显在眼前,我说这地方怎么还有这么老的屋呢?老杨说是老盐场的房子,没人敢拆。

转过这间老屋,一栋两层小楼房就在眼前,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主人梁援越的家。

来到老梁家,老梁和他的徒弟已在家摆弄他们亲手制作的各类小工具,老梁和他的徒弟看起来都没我想象的那么老,身板硬朗,红光满面,气色很好。

门口地下,沙发上摆满了各类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工具,看得眼花缭乱。

此时,师徒俩说展示一下他们的宝贝,两人一前一后,揭开盖布,一套大型的古盐场钻井模具展现在眼前,看到如此大型,高达近1层楼高,长约两米多的实物,感到无比惊奇。

老梁按下电源开关,钻井的各部位都咕隆咕隆地转动起来,古盐场钻井场景生动展现在眼前,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套实物模具,更是活生生文古盐场钻井场景再现,真让人十分惊叹!

随着咕隆咕隆声,老梁介绍说钻井工具是根据锉井、治井、打捞落物时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形状的工具,由于井下地质复杂,瞬息万变、本体或附件的规格造型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因地势灵活造型,以适应具体情况的需要,因此各盐场工具库里工具样式类型繁多,而且经常按井口管事(技术员)提出的要求由工匠锻造各种类型的锉井、修井的锉头和附件。

老梁复原的古盐场场景,井口、井冒、井架、碓房、天辊、地辊、马槽辊子、龛 盆和钻头,钻井吸气提卤各环节样样俱全。

为何老梁有如此精湛的盐场钻井工具手工制作技艺呢?据老梁介绍:生于上世纪初的父亲梁三和在15岁就在贡井各个井场打牛脚杆,聪明活泼,体力又好,后来有个叫刘利三的铁匠师傅看上了他并收为徒弟。由于梁三和勤奋好学,加上脑袋又灵活没有多久的时间就学得一手过硬的锻造技术。梁援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毕业在家无事,常到父亲梁三和工作的老盐场玩耍,好奇观看父亲及其他师傅锻造圆刃锉及其他钻井工具,有时回家试着用木棍制做玩耍,父亲看到儿子有如此兴趣,有时细心指教,没想到,自己也很快的掌握了其制作要领,也成了父亲的徒弟。

老梁经常把锻造工具送到井口供钻井师傅使用,井口师傅看见老梁又小又急跳,随时喊他跑这跑那,井口师傅有时也会根据钻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锻造工具提出修改建议,对这些建议老梁都会马上到锻造间反复试制,反复修改,慢慢地和井口师傅也熟悉了,老师傅们也经常教他一些钻井修井技术,让老梁受益匪浅,基本掌握了古盐场钻井吸气提卤制盐的整个流程和技艺。

经过多年的努力,师傅的帮带,老梁终于当上了井口管事,井口管事相当于一个企业的总工程师,在当时无仪表无探视设备的情况下,钻井修井全凭管事的经验,钻井地下1000米左右全靠“看”“摸”“听”的真本领,古盐场有句老话形容井口管事“吃阳间的饭,干阴间的事”,可想而知管事对于钻井制盐的重要程度。

木质井架

井帽子

古盐场是千年盐都的重要组成因素,燊海井、东源井、吉成井、西秦会馆等历史遗存组成了制、售、运盐的基本体系,对促进地方文化品牌树立、文化产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提高自贡市作为盐都的吸引力,这些一代一代的老工匠真是功不可没。

天辊

地辊

更难能可贵古老盐都这些精湛的钻井修、治井工艺技术还没有失传,还有老梁这样的老盐工一直在坚守,况且这些钻井器具对研究古老钻井制盐均有很高的价值。

制作流程:

对原材料粗加工

钻头毛坯成型

钻头成型

莲花瓣成型

师傅教徒弟捆扎

打捞工具八股须

手工天车成品

不少前来参观的群众

在古盐场工作三十余年的老梁,退休近二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复制古盐场钻井情景,亲手制作了各类钻井提卤制盐工具,实属不易。

古老手工技艺在渐渐失传,挖掘和保护是我们的职责,总想给后人留下点能记忆的东西,我们在努力……

Hash:be3d215e5159c24b0e75f6b3f0a74882a7025cb0

声明:此文由 行走记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