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探幽——庙后吕家

寻古探幽——庙后吕家

寻古探幽——庙后吕家视频

人生如逆水舟,我们都不是勇者,年轻的时候,在跌跌撞撞中摸索着前行,逐渐走向成熟,待到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了。慢慢的知道,行走在尘世,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已的内心,让其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无论风起云涌,还是潮来潮去,都不会将它打碎。老于父子的寻古探幽一路走来,曲曲折折、坑坑洼洼,有过迷茫,也遇到过困惑,但凭着一颗执着的心,总能在峰回路转处看到最美的风景。这不七月的天气,骄阳似火,老于父子又应山东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多位网友老铁的邀约,于7月2日(星期六),来到了胶东著名的抗日古村落庙后吕家村。落庙后吕家村。

老于向支部委员曹翠兰了解有关情况

庙后吕家村位于招远城东11公里,万寿山北麓,大沽河上游西岸,西与陈家窑、闫家沟、黑顶于家交界,东与北院庄、南院庄为邻,北与北院庄、梧桐夼接壤,南与南院庄、东杨家庄相交,总面积4.7平方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地势东部低洼,南、北、西较高。万寿山(庙顶)为最高山,海拔近200米。

庙后吕家历史悠久,早在元朝就有人居住。相传原村名为曲东庄,有隋姓、曲姓居住。明成化年间,吕姓由大疃迁此定居,取名吕家。清康熙年间,在万寿山上修玉皇庙戏楼后,逐渐被称为玉皇庙后吕家。日军侵招后,为防止日军在庙顶修筑据点,于1940年12月将玉皇庙扒掉,后改称吕家。1980年地名普查与阜山吕家重名,沿袭老名玉皇庙后吕家,经政府批准更名为庙后吕家。全村现有居民600多户,人口1800多人,有吕、温、张、李、孙、郝、曹、于、宋、郭等姓氏。

爷俩从村西驱车而入,打开庙后吕家历史画卷,敲醒她古老沉睡的梦,推开其岁月沉重的大门,行走在庙后吕家老村中的小巷胡同中,仿佛走入了时光隧道。村北一处老屋的后墙上还依稀可以看见当年写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黑色标语口号痕迹;村委大院东胡同北道西有一处门牌为“658”号的院落,虽然有些沧桑,正屋的屋顶已经塌陷,但从其大门楼不惜工本的精细雕刻,人们不难看出这家老辈时生活的富足。果不其言,胡同北口墙角处几位乘凉闲聊的老人证实,解放前这座房屋住的是本村的一户地主。解放区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时,分给了本村一户贫农居住。目前该房屋虽早已没人居住,但大门楼上方门楣方板上“永远忠于毛主席”几个繁体大字还是那样清晰可见。行走在庙后吕家老村斑驳颓废的一个个小胡同中,听着老人们娓娓道来该村值得炫耀的历史,那些被岁月剪碎的往事,在村里老人的描述下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令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

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万寿山修玉皇庙一座,戏楼一座。1940年冬,为了防止日军在庙顶建立据点,扒掉玉皇庙。1942年秋,南庙顶戏楼扒掉,道士曹进山、曹进河回村还俗。

1929年1月20日,无极道在闫家村打败县长高树峰所率400余名官兵,该村100多人参战。随后,攻打招远县城,吕全良、陈元、温义受伤。同年4月19日,招远、栖霞等地无极道8000余人攻打栖霞城失败,伤亡惨重,该村吕兆红阵亡。

1930年10月1日,该村张中山、吕杜、吕振中等人因私愤杀死南院栾作周、任升殿。11月6日,招远县长武汉派官兵到该村抓凶手、抄家、抢东西,全村百姓受牵连,两个多月到处躲难,不敢回家。12月,县长武汉罚大洋十万块,按地亩分摊,全村百姓因无钱交罚款,被迫卖掉土地200多亩,致使50多人外出扛活做长工。

1938年7月19日,吕永仁经闫家李万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吕家村第一名共产党员。1939年吕占敖、张桂生相继入党,建立党小组,吕永仁任组长。1940年全村党员发展到8人,正式成立吕家村党支部,吕永仁任书记。此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该村党组织从小到大,不断发展。1940年,全村按区域划分为8个闾,以便组织领导,分配任务。

1942年区中队为了扩大地方武装,加强对敌斗争,在该村存枪6支,分别由各闾长保存。由于汉奸告密,10月10日早上,伪县政府宪兵突袭该村,把全部枪支搜出,闾长吕甫、吕永春被抓去枪杀,并打死村民1人。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赵保原“拉驴队”的掳掠,村里组织了农救会、妇救会、职工会,提出“打垮拉驴队,保卫家乡”的口号。1944年正月初六日早上,伪政府保安队500多人突袭驻该村的区中队,区中队因敌强我弱,迅速向东杨家庄方向转移,在庙顶与敌人相遇,发生激战,区中队牺牲6人。

1944年秋天,村里组织反奸诉苦大会,群众抗日情绪高涨,组织民兵小分队,防奸抗敌,保证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基干民兵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到敌占区去挖公路、割电线、炸炮楼,破坏敌人的交通联络,开展“麻雀战”、“地雷战”,主动向敌人出击,使日伪军畏首畏尾不敢轻举妄为。1938年至1945年,该村参军人数26人,民兵参战6次,参战民兵160多人。

1946年,党支部、农救会组织斗地主打恶霸运动,先后有9户地主、富农被斗,2名罪大恶极的恶霸被处决。1946年12月,村子弟兵团成立,全村支前民工12人,牲口16头,担架6副,做军鞋250双,支援掖县粉子山战斗。

1947年,土地改革复查运动形成高潮,全村一面抓土地改革复查,一面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全村青壮年纷纷报名参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该村支前民工520人次,支前牲口296头,支前担架176副,支前小推车12辆,做军鞋800余双,做军衣1000余件,支前立功者12人次,民兵参加战斗10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先后有8人受伤致残,22人壮烈牺牲,他们分别是:吕和、温浩然、孙寿江、温福然、吕文城、吕文皆、温忠庆、吕大兴、温国然、吕占喜、吕福功、吕永清、吕德训、吕廷训、吕永行、张克福、吕宝功、吕占仁、吕春生、温玉成、吕振义、吕永喜。

1949年11月,村里党员身份对社会公开,该村党支部成为全体村民的领导核心。此后,历届党支部认真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带领全体村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70年的岁月里,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治山治水,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及工副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

该村历届党支部书记先后为:吕永仁、吕占敖、吕文成、吕占祥、李成德、吕春阳、李明德、吕春阳、吕占胜、吕林周、温俊庆、吕文德、吕文科、温成然、张文海、吕会民、吕升、张学峰,现任书记吕瑞进。

村历任行政领导人先后为:吕兆仑、温球、吕壮、吕可进、吕升魁、吕灵霄、张忠道、孙寿朋、吕兆江、吕润、吕品三、吕廷训、孙寿成、吕振玉、吕春岐、温春成、孙寿山、吕林周、吕美、吕春阳、温俊庆、温瑞、吕连功、吕占文、温胜、温会民、吕升,现任村委主任张学峰。

该村历来有热心办学的传统美德,清代就有2处私塾。1912年,开办吕家小学,但由于生活贫困,很多人不能上学读书民国初期,部分少年只能半农半读,或只能季度上学(每年冬春两季),入学率仅有40%左右。1931年又开办小学堂一处,两处学堂全部实行复式教学。1940年赶走了国民党游击队,成为解放区,村里成立识字班。1948年区高小迁到该村,成为磨山区一所正规的完全小学(1-6年级),学生来自全区,在校学生100多人,入学率达到60%以上。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8年学生增加到150人,入学率达到90%以上。1964-1965年贯彻中央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公办、民办),学生增加到近200人,入学率达到96%。1969年该村办起九年制学校,从一年级一直读到初中课程。1969-1975年全县推广联办中学,该村初中班合并到北院联中。1974年建起21间标准校舍,教师16名,学生300多人,学生入学率达到99%。1987年筹措资金20万元,建起了900平方米的教学楼,教学设施配套,1992年被授予烟台花园式学校,全村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该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比较有名望的有以下几位:吕作友,1924年生,曾任四川省军区达县军分区副司令员、正师职顾问,立三等功1次、小功3次;吕乐周,1930年生,1947年参加工作,曾任青岛公安局某处处长;吕文胜,1939年生,1955年入伍,曾任师政治部主任;吕德一,1948年生,大学文化,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主编《山东抗战著名纪念地》、《周末人物》、《往事》、《小逢观星》等多种书籍。

岁月的美在于流逝,花开花落间,光阴沉淀了年少轻狂,也懂得了冷暖自知。日子,带着平淡一天天走远,而我们,只是默默相送,与光阴道着寻常,再执着的人,有一天也会因岁月的无常而变得淡然若水,感谢时光,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所有。老于始终认为,寻古探幽的路上,花开自有芬芳,一切随缘……

Hash:3e47739f6a97d8f95c336650cb6ec4471749f924

声明:此文由 文茂书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