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 | 中国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像设关系研究

【摘要】佛像作为信徒参拜物是传统宗教建筑空间内的主要安置物。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从窣堵坡到石窟造像再到佛殿中独立的佛像,信徒参拜物快速中国化,而且为迎合信众的参拜心里,佛像的体量也越来越大。“佛像作为一种佛陀的象征物,其意义就像“种子”一样,存在着某种内孕的力,整体生长的力,具有不断增大的特性”,为安置逐渐增大的佛像,建阁之风也随之盛行。

南北朝时期就逐渐开始流行建造大型佛像,据多种文献记载,隋唐时期建有大量的高阁。“至大业十年,自竭身资,以 檀香木模写瑞像并二菩萨,不久寻成,同安阁内” 。“天台瀑布寺僧人释慧达在庐山建造西林寺重阁,面阔七间,栾栌重叠,宏冠前构,年代也在仁寿、大业之间。隋代还出现专为设立弥勒大像而建造的高阁。长安曲池坊建福寺,本隋天宝寺寺内建弥勒阁,崇一百五十尺。这种做法在唐代也很盛行。长安曲江南北佛寺中,多建有弥勒阁。五台山佛光寺中,原亦建有‘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日僧圆仁入唐求法,至太原开原寺,‘上阁观望 , 阁内有弥勒佛像,以铁铸造,上金色。佛身三丈余,坐宝座上,这种尺度在唐代属普通。

大型佛像是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的主要容纳物,如何解决大型佛像的安置问题是传统宗教楼阁建筑建造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不断发展成熟的建造技术下,如何使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像设相得益彰,既能凸显佛像的神秘和高大,又能让信徒完成各种祭拜活动,这些让古代匠师在设计建造楼阁时花费了许多精力。现存传统宗教楼阁建筑主要有三座:辽建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清建北京雍和宫万佛阁和承德普宁寺大乘阁。根据少量的文献记载和遗留下的几座楼阁建筑,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像设的大致关系,并且从早期至晚期,随着礼拜仪式和建造技术的发展,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像设关系也随着不断的变化。

1.平面柱网与像设关系

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的平面柱网与礼拜仪式形式关系紧密。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面布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早期复合礼拜仪式的关系。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面为金厢斗底槽,除了必须的楼梯交通功能空间外,整个平面被划分为佛域空间、绕行礼拜空间和前部礼拜空间。佛域空间占一开间半,右侧绕行空间占一开间半,左侧由于楼梯占据一开间,绕行空间只占半开间,绕行空间虽然较小,还是形成了完整的回字型的绕行路线,人们可以进行绕行礼拜仪式。佛域空间前侧进深一间半的空间形成前部礼拜空间,人们在此进行叩拜礼拜仪式(彩图 )。

辽宋金元后,叩拜仪式逐渐成为主流,佛教和道教礼仪都强调在神像前部进行虔心的功课和相关法事,礼拜活动主要是在神像前进行行香、叩拜等。受礼拜仪式转变的影响,建筑内部空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平面不再强化后部空间,后部空间面积也越来越小,仅仅是交通的需要,在没有交通需要的情况下,有些建筑内部甚至取消了这部分空间。如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平面一层后部两侧布置楼梯,直接去掉后部一间空间,没有形成绕行空间,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地形的限制,但与是空间的需求的结果。另一方面,随着叩拜礼拜仪式的强化,前部礼拜空间要求尽量开敞,所占空间越来越大。清建成的普宁寺大乘阁和北京雍和宫万福阁都前出报厦,平面进深多出一间,不仅增加了建筑的丰富性,更使前部的礼拜空间扩大了一间有余,使人们在进行叩拜礼拜仪式时,更加方便自如(如图 )。

楼阁建筑的上部平面主要是跑马廊,人们通过楼梯到达上层平面,可以更接近佛像头部观瞻佛像,也可以在此进行叩拜礼拜仪式。

2.

梁架布置与像设关系

对于安置大型佛像的楼阁建筑的建造形式,文献中有少量的记载,如唐长安保刹寺“佛殿,后魏时造。四面立柱,当中虚构,起两层阁”。目前我国遗留下来的大多数楼阁建筑也基本采用这种形式,即中央形成空井,佛像站立其中,佛顶直达屋顶;上层四周形成环绕佛像的几层跑马廊;信众通过下层楼梯可以上至各层平面,进行观瞻礼拜。早期的楼阁建筑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建造形式是层叠式的,每一层都是由柱、梁、斗拱和素枋等形成的结构层叠落在一起,上下层柱采用叉柱造(上层檐柱柱脚十字或一字开口,叉落在下层平坐铺作中心,柱底置于铺作栌斗斗面之上),晚期随着技术的成熟,楼阁建筑采用了通柱造,即底层柱直通至顶层,每层梁、枋等构件插在通长的柱子上。北京雍和宫大悲阁和承德普宁寺大乘阁都是采用这种建造形式。

梁架是楼阁建筑的主要结构构件,受古代技术条件和材料的限制,梁架构成基本成定式,可调整幅度较小。梁架与像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重要建筑各层屋面大多用平 ,上部梁架不可见,使内部空间较整洁。另一方面,对少量的梁架做细微调整,使空间更加高敞,人们可以更大范围的观瞻佛像,增大礼拜活动范围。

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梁架与像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楼阁两层金柱间的阑额、 眼壁和层层素枋等梁架构件,不仅是重要的结构支撑构件,而且也围合了严整的佛域空间。同时,在明间老檐柱与金柱之间, 眼壁高度较其它位置高度小,阑额的位置也随之提高至栌斗位置。这样的调整使得人站在佛像正前方,减少遮挡视线遮挡,能更多的观瞻到整个佛像。此外,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坐层在当心间内柱头和侧面中间柱头间施抹角梁,梁上安置层层素枋,形成六边形空井。这样的扁六边形从造型上与观音像的轮廓更加吻合,同时与下层方形空井形成对比,更加丰富了佛域空间形式。在功能上,二层礼拜空间变得更加开敞,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开敞的空间和观瞻平台。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由于采用了通柱造,提高了结构稳定性,使得楼阁在构件的处理上也更加灵活。其在梁架的处理上,在纵向尽量采用较少的梁 和枋木,在空间上减少了遮挡,提供了较开敞的视觉空间。此外,在承德普宁寺大乘阁中,人在一层前檐柱的后面少许就能看到观音像的整个高大身躯,主要是由于一层平面进深第一间天花低于第二间,这样层层升高的空间处理不仅丰富了空间,还为信众提供了更加开敞的视角,这比起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在空井中才能看到整个观音圣容是较大的进步。

3.

斗拱布局与像设关系

汉唐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就逐渐减弱,尤其在明清建筑上,除了外檐一圈斗 起到装饰作用外,斗拱几乎较少使用,尤其在室内内檐。在有限的几座实例中,我们只能从早期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看到一些斗拱布置与像设的关系。

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第一层、平座层及第二层,一圈金柱上铺置一圈斗拱,这一圈斗拱由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及转角铺作组成,每一层金柱及其上斗拱都围合了一圈严整的佛域空间。尤其第二层,在广三间,深两间的一圈金柱上设置了柱头铺作,柱头铺作之间设置一朵补间铺作,四周转角处施出挑的转角铺作:柱头铺作为七铺作,一、三抄偷心,第二抄重拱计心造;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转角铺作为七铺作斗拱,角华出四抄。这些层层出挑的斗牤结合天花屋顶,形成了严整而丰富的佛域空间的上层边界(如图 )。

斗拱向内层层出挑,在每一层都形成了拱空间,强化了佛域空间(彩插图 4)。

比较上下两层与平座层金柱上向内檐出挑的斗拱,我们会发现,下层与平座层的斗拱出挑的跳数是第二层的二分之一。这样处理一方面避免了下层空井显得过于拥塞,另一方面,佛像头部是整个佛像的灵魂,是观瞻佛像的最重要位置,这样处理更加凸显了佛像的庄严高大(如图)。

4.天花、藻井与像设关系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天花和藻井形式的采用与像设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和谐。中央藻井用小方椽拼斗六出龟纹,藻井外用平闇,构件尺寸及围合的图形尺度都比较小,构件的细小与繁密同雄大的塑像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佛像的高大。

此外,在这种置大型佛像的建筑内部,藻井还增加了佛像上空的透视效果,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藻井每角用阳马,在上部集中于一点,内部有密格的纹样,在视觉上升高了空间,减弱了佛顶上部空间的局促与压抑,突出了佛像的崇高形象。

5.

采光与像设关系

中国传统宗教楼阁殿堂室内总体偏暗,室内光线以柔和、均匀为主,既具有一定的宗教气氛,但并不像西方宗教建筑,追求空间强烈对比而产生的神秘气氛。殿阁多根据功能的需要开窗、辟门。晚期开窗扇数逐渐增加,窗与门的面积也逐渐增大,室内较前期逐渐偏亮。

总结楼阁建筑的采光形式,我们可以看出,楼阁建筑一般在下层与上层户牖洞开,将佛像的头部与脚部位置照亮,而殿阁中层一般墙壁围合,没有光线照到佛身中部,光线昏暗。这样的采光形式一方面使得由下层至上部,佛像由亮到暗再到亮,增加了佛像的层次,使得佛像显得更加的高耸、伟岸,也增加了佛像幽暗神秘的气息;另一方面,是进行礼拜仪式功能需求的结果。一层是信众礼拜的主要场所,需要一定的照度,故一般都开辟窗户;上层,在佛头区域,人要上到顶层近距离与佛像接触,这里是“佛眼视众生”的位置所在,人要在此参拜,也需要光线照量神像头部,让人详观圣容,观瞻礼拜。

我国宗教建筑的采光形式与我国民众的拜佛心里息息相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民众的拜佛心理与西方比较,缺乏了许多神圣的意味,而体现出了更多的实用主义心态,显得更加现实。他们更多地把宗教当成是一种现实解脱和逃避苦难的精神慰藉,同时希望通过对佛教或者道教的信仰和礼拜,从佛或者神那里得到帮助,希望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甚至大有“临时抱佛脚”之事。受礼拜心理的影响,我国传统楼阁建筑除了室内采光总体偏暗外,内部空间组合上更加平易近人,较接近日常生活,讲究实用的理念情调,礼拜仪式上更多的讲究“心境的虔诚”与注重礼仪的完善和到位。

6.

视线研究

传统宗教楼阁建筑高度高,体量大,一方面受到结构及材料本身的限制,楼阁建筑的建造还不能随心所欲,内部空间形式也较局限;另一方面佛像拥有巨大的体量,一般贯穿几层,信众的观瞻视线不能像单层殿堂建筑那样,可以在各个位置和角度都观瞻礼拜整个佛像。不过,通过分析几座主要的传统宗教楼阁建筑中,我们看到了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古代匠师们也在不断的追求完美的视线效果。如早期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在一层金柱内的空井内才能看到整个佛像,观瞻视线效果很不理想。至宋代的慈氏阁,在一层檐柱与老檐柱之间就可以看到佛像的全部圣容了,但处理也不是得心应手,在建筑中降低了佛像的高度,以至信众在二层时要俯视佛像头部(这是一种不尊敬佛的行为,故推测二层是不供信众参拜的,只有少数僧尼可登攀);清代建造的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相比较前两座建筑有了较大的进步,信众在檐柱后面少许就可以看到整个佛像。九十年代兴建的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视线更加开阔,而且以其一层开敞的空间而盛名,人在前部抱厦内就能看到整个佛像,这是现代人在今天的完善的技术条件下在观瞻视线上的又一个较大的进步(如图 )。

在上层,人较容易看到全部佛像,但早期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要到廊子中部才能看到整个佛像头部,表现了技术的极不成熟,所以需要通过扩大上部廊子的面积来解决参拜空间问题。清代的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在二层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全部佛像,技术相对纯熟。

此外,人们参拜的时候,希望能以舒适的角度观瞻佛头佛眼这种传达灵魂的部位。在楼阁建筑中,只有在上层才能完整的以舒适的角度观瞻到神像的头部,此处也成了设计的重点,古代的匠师在观瞻角度也进行了特意的设计。辽建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最上层,人在廊子中部观瞻、参拜佛像,视角为 34 度;清建承德普宁寺大乘阁上层人观瞻佛像视角也在 35 度左右。这种视角范围是较舒服的,既不会因为视角过大而使得整个楼阁没有佛之“普渡众生”的广袤视野范围,同时也不会因为视角过小而有失佛像的尊严。

综上所述,佛像作为传统宗教建中的主要容纳物,它的摆放和设置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像设和传统楼阁建筑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人们在内部的各种观瞻和礼拜活动也越来越方便自如。古代匠师在平面柱网、梁架布置、斗拱布局、天花和藻井的设置、采光和视线分析上都作出了精细周密的设计,这些设计经验对于传统宗教建筑修缮和现代的仿古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随着时代转变,信众拜佛观念的变化,这些规律也是不断变化的。在现代修缮技术不断成熟完善的情况下,保护好传统宗教楼阁建筑与像设的微妙关系,保护楼阁建筑的既有空间格局;在现代仿古设计中,我们同样应借鉴古人设计经验,充分意识到传统楼阁建筑的功能本质,即安置好大型佛像,并为信众提供符合当时拜佛心理的空间和参拜活动场地,使得楼阁建筑和像设的关系更加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原文来源:张延,周海军.中国传统宗教楼阁建筑空间格局与像设关系研究[J]. 古建园林技术, 2013(4):58-60.

编辑:Simone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

二维码

Hash:4bd310616e91bad76a66f227a12b039a0804a7a5

声明:此文由 中式营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