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张店——记112位无名革命烈士墓(组图)

这是什么样的岁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激战?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也许就是你我家中参加解放军去战斗未归未留下音信的爷爷、太爷们,他们是真的英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老支书的引导下他,给我们扶贫工作队员上了一次特殊党课,感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遂平县张店无名革命烈士公墓位于河南遂平城北六公里再向东五公里的张店街与黑王庄之间,在张店街东南500米处有一指示牌上写:“遂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店无名革命烈士公墓”。沿着这条水泥路向东100米,站在路边就可看到青青玉米地中间那个烈士墓陵园。

穿过玉米地中间3米宽的小路,可看到烈士陵园坐东面西,现占地六亩,东边是烈士陵园墓,围墙外面是可以容纳600至800人的广场,陵园四周有围墙,园内有柏树浓郁丛丛、茂密旺盛,约三层楼高,还有花草,正中间是钢构大铁门,打开大铁门映入眼帘的是近高3米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中央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中共遂平县委,遂平县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清明节敬立。”

碑阴上写:张店无名革命烈士墓志铭标题,内文: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兵团四纵队,华野三纵队与国民党第五兵团整编第三师在西平、遂平铁路两侧打响了祝王寨、金刚寺战疫,在当地人民积极配合下,经过两日夜的激战,全歼国民党第三师主力。

祝王寨、金刚寺战疫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在中原的整体部署,从此中原的战疫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战疫结束后,当地党组织把作战牺牲的一百一十二名烈士安葬在此地,他们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为缅怀英烈,激励后人,特勒碑铭志,永作纪念。

中共遂平县委

遂平县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清明节敬立。

进了陵园,这是一个长方形的陵园,南北长 55 米 ,东西宽20米,陵园中有三条南北路,供参观者有序进出,四角种有有二十多年树龄的柏树 ,一颗颗挺拔入云,树荫下,平放着两排长50厘米 ,宽70厘米的无名烈士墓,上写着“牺牲于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无名烈士墓,中共遂平县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清明节敬立。陵园四周有小树随围墙栽种,虽是农历九月天。园内阴凉清爽,就是到冬天有树木遮凤挡雪也有保暖的感觉,陵园还是很温馨的。老支书说,张店村85岁以上的老年人对这场战役耳熟能详都能讲一段, 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解放中原,八月,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坚守大别山;由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率领的野战兵团分别沿平汉、陇海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以牵制国民党由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李铁军第五兵团进攻大别山之敌。

陈赓将军神机妙算,经过布阵南阳镇平战疫,内乡战疫彻底迷惑了李铁军,我军打了就走,纵横转战,李铁军被牵着牛鼻子走。十二月二十四日,把国民党第五兵团整编第三师由宛西牵制西平县境,被拖得疲惫不堪的敌三师无耐猬集于祝王寨、金刚寺一带,陈庚、粟裕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就势将敌包围。战前,时任共产党张店区委书记的李漠斋召开动员会, 全区组织车600辆,担架200个,云梯400个,负责运送子弹、生活给养、转运伤员。金刚寺、祝王寨战役的前线指挥部和战地医院就设在这里,金刚寺、祝王寨距张店街南北6公里,当天下午战士和支前群众早早吃饭,每人把肉面片子喝足,浑身暖和和的,支前群众和战士们都鼓足了劲头,战斗相当激烈,子弹从耳旁呼啸而过,不少群众眼看着战士们中弹倒下,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当时国民党李铁军拼死抵抗,战斗进行到小半夜时,参谋长李英才接到报告说得力干将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第三旅旅长雷自修阵亡,李铁军急问,雷旅长的阵地像铜墙壁垒怎么这么快就被打垮了,“他在哪个方向”,李英才参谋长回答道“左庄”“撮在?”,撮:在河南的意思就是缩小,小到没有,撮到没有,李铁军又问“我们在的这个地方叫什么----祝王寨”“是的,主亡这”,这时又传第二十旅旅长谭嘉范阵亡,李铁军倒吸了一口凉气,嘴里反复念叨“主亡这”,然后李铁军命令道。“李参谋长你在这坚守,我去前沿督战一下,”谁知道李司令趁此逃窜,约凌晨四五点战役大获全胜,歼灭国民党第五兵团团部和整编第三师正规军两个旅;击毙敌第三旅旅长雷自修、二十旅旅长谭嘉范、生俘第五兵团参谋长李英才、副参谋长邹炎、整三师副师长路可贞、第三旅参谋长饶亚伯、第二十旅参谋长沈炳宏及下属官兵八千多人。 这次战役,我军共牺牲指战员二百零四名。战后,遂平张店村群众和李漠斋等冒着生命危险,用牛车、马车连夜拉回安葬一百一十二名烈士·,没过多久,敌机轰鸣袭来,陈赓部队打扫完战场匆匆离去,这时天蒙蒙亮,敌机未发现战场,在张店东边财主的两个方圆五、六米的大粪堆处,投下一些炸弹,把粪堆炸的四处臭烘烘,仓惶飞走了。

祝王寨金刚寺战役的胜利,打乱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迫使敌人从围攻大别山的主力中抽调了十三个旅回头驰援,减轻了敌军对根据地的压力,有效地配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反围攻战争,中原战局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张店区工委为感激这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组织群众把当时草草掩埋的烈士坟,重新添高添大,初步形成方圆百里都知道张店有个烈士坟群。每年有张店村周围学校学生及部队人员前去扫墓添坟纪念英烈。

一九七一年遂平县张店乡党委政府,张店村党支部,对烈士墓进行修整,并以烈士墓周围种下47棵常青柏树,以纪念四七年牺牲的烈士,其中解放军最高长官是位连长,都未留下姓名,统称为无名革命烈士墓。

2008年县乡村联合部署,对无名烈士墓进行扩大整改,占地4亩,四周建围墙,立碑、建广场。

2012年上级领导指示,对张店无名革命烈士墓再次升级整改,再次扩大,占地六亩,沿围墙四周种植常青树,花草,园内新修三条砖铺小路,大门口立主碑一块,小路两旁建两排小墓碑,广场全部是面砖铺成,雨天也不会有一点泥泞,成为遂平县红色教育基地,张店周围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革命军人都组织人员在这里上党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励志精忠报国,缅怀长眠于张店的112位无名革命先烈。

在烈士陵园,我们见到脱贫户老张正在烈士陵园中打扫卫生,老张是自愿来这里打扫卫生的,不要一分报酬,他说,先烈们为我们张店,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感激烈士,感激共产党,让我这个近70岁的人老有所养,我为烈士们种点花草,打扫打扫卫生心里舒坦。

红色张店就是不一般,群众基础好,觉悟高,我默默向烈士敬礼,张店就是你们的家,张店儿女就是你们的亲人。

相关链接:李漠斋烈士简介

遂平县志记载:李漠斋原名文臣,生于1906年,遂平县张店乡张店村九组人,西平职业学校毕业,1926年加入中共产党,曾随叶挺独立团北上,参加汀泗桥、贺捷桥及攻克武昌战疫,11月奉组织派遣返回家乡从事地下活动,开展农民运动讲习班,领导农民进行抗粮、抗税、抢粮斗争,并组织武装暴动,历任共产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张店区工委书记,遂平县委书记。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发动群众,配合解放军作战,为解放军送情报、带路、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1948年6月15日,由于叛徒高密,不幸被捕,英勇就义,时年42岁。

198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豫发》136号文件追认李漠斋为革命烈士。

(供稿:魏新海: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寿驻河南省遂平县和兴镇张店村扶贫工作队长)

Hash:4b4d21a7075746bca64b2f5ec6363bc96134d6b5

声明:此文由 中红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