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正觉寺,走进蔚为大观的圆明园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圆明园的记忆主要是西洋楼的断壁残垣,福海的水天一色和微波荡漾,还有绿草如茵与垂柳依依,是辽阔的美丽园林,这里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永远的痛,永远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不久前,从 正觉寺入口走进圆明园,则让我对圆明园有了更新的感受。

正觉寺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亦称三圣庙,是圆明三园中唯一的一处由喇嘛住持的寺庙。坐北朝南,前后殿宇五进,整座寺庙以排列在南北轴线上的殿宇为主体。自山门而入,两侧有钟、鼓楼,中路主要建筑依次为天王殿三圣殿、文殊亭和最上楼。当年寺庙内供奉的藏传、汉传佛像都已无存,院内的26棵古树见证了历史的时光。

圆明园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片

(1920年代拍摄)

正觉寺是幸运的,躲过了1860年和1900年两次外国侵略者的劫掠与破坏,却也历尽沧桑。如今,经过整修后又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山门外檐石刻“正觉寺”匾,是乾隆皇帝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可见这座宗教建筑曾经蕴含的政治功能。

过了山门,迎面看到的是圆明园四十景图,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天王殿和三圣殿、文殊亭内的“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让我沉浸其中,并更新了我对圆明园的认识。那就是, 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不仅仅是精美的西洋楼建筑,也不仅仅是美丽的中式庭院,自己曾经对圆明园了解的太少,而可以去探寻的东西太多太多。

圆明园是清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政治理想的呈现,也是生活起居和精神栖息之所。说不尽的圆明园四十景,正大光明和勤政亲贤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九州清晏蕴含皇帝的理念,茹古涵今、杏花春馆、武陵春色等则是皇帝对人文、自然、田园的追求,蓬岛瑶台等,则是皇帝对仙境的想象。 这“万园之园“既是政治中心,更是寄托皇帝无限情感的“家”。他们在这里治国理政、修身养性,这里体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宏愿,更呈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建造艺术的巅峰。

在三圣殿,虚拟数字技术让我体验了长春园西洋景区未被毁坏前的盛景。海晏堂、大水法、谐奇趣……都是中西合璧的顶级建筑精品,而非西方建筑的简单仿建。1873年,德国人奥尔末到过圆明园,他在日记中写道: “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他写下这段话时,已经是圆明园被毁的第13个年头了。在文殊亭,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的马首让人驻足观看,它“回家”的历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化为灰烬的宫殿,颠沛流离终于回归的文物,爱国企业家的义举,背后是百年国运沧桑。

展览中,那些残存的石刻、碑石、琉璃、砖瓦、瓷器等等都让我心痛。它们曾和千姿百态的精美殿宇和庭院浑然一体,装点着世上最美的皇家园林。 那巧夺天工的技艺今天在他们破碎的“身体“上依然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惊叹又敬仰当时工匠的高超艺术造诣,更为侵略者的暴行而无比愤慨。一群强盗,一把大火,毁掉的不仅仅是建筑,抢走的不仅仅是珍宝,更是对东方古国文明精华的践踏和破坏,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

在正觉寺的文创店,我“办”了圆明园护照,正式盖章打卡,以此为第一站,我将 开始我在圆明园的探古访今之旅。

圆明园护照

在正觉寺,我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更为广阔、深邃,蔚为大观的圆明园。正觉寺山门前西侧的石刻上欧阳中石先生手书的 “不能忘记”四个大字,更是在我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挥之不去。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ymyxck_gw@163.com( 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 请所有投稿者“ 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 ,谢绝一稿多投。)

[作者]

刘 济 瑞

[编辑]

王 晓 艳

公众号ID:yuanmingyuanpark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喜欢就请关注我们吧~

Hash:bb959e44e3ce3752ece72a44df6c361d56d9b667

声明:此文由 书山有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