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个被誉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趁着还没火爆赶紧去!

在湘鄂渝交界处,有一条河。它是沅江最大的支流,从武陵山发源,经过了湖北湖南重庆,最后在沅陵县汇入沅江。它被沈从文写入《边城》,成为湘西人民善良美好的引线。这条全长477公里的河流,辗转反复于崇山峻岭中,整个流域为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区,可以说是土家族的母亲河,这条河的名字就是酉水,或者更始河。

作为湘西主要的水路交通要道,酉水河多滩,这也造就了大溪、茶峒、洪安等一系列有名的集镇。其中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境内河湾山寨,则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土家山寨。

沈从文笔下的白河,土家族的母亲河

酉水河流域主要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区,从古就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根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国灭掉巴国后,巴子五氏流散在酉水和其他几个地区,成为了土家的先民。其中土家人的创世纪歌谣《摆手歌词》,描写的就是土家人就是沿着酉水溯流而上,在湘鄂西广大地区开疆拓土、繁衍生息的。

酉水河不但是土家人的母亲河,也是湘西的母亲河。这里曾经是湘西与外界物资传递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在茫茫的十万大山间,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桨撑篙拉纤的木船,将湘西的桐油、药材等土产运往了外界,也把外面的盐巴、布匹和文化送到了山里。

“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这便是沈从文在《边城》中对于酉水河(也就是白河)的描写。由于没有污染,清澈的河水呈现出来翠绿的颜色,三丈五丈的深度都可见底,河底的小石子和游鱼好似浮动在空气中一般。酉水河的谷窄水深,河道最窄的地方仅有50米,最宽的地方也不足100米。两岸峭壁与浅滩交错。沿着河水顺流而下,也许前一秒还是陡壁嶙峋,转过山脚就是一处浅滩。有浅滩的地方自然会有吊脚楼相伴,一叶乌篷,一根竹篙,几张渔网便成了这里独有的风景

中国最美的土家山寨,土家文化发祥地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酉水河的船舶主要靠水流和风力推进,靠人力牵引。船工们在撑篙、拉纤、摇橹时要发出吆喝声粗旷雄浑,高亢激昂。这段酉水船工号子,更是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随着酉水河上拦河筑坝修建水电站的到来,再加上交通方式的变迁,酉水河全境通航的历史已经结束。不过酉水船工号子却被永远地保存在了河畔村镇的古祠庙宇之中了。在重庆后溪境内,在酉水河弯曲流淌的村寨中就有这么一个摆手堂,这里收录了土家摆手舞、抬岩歌、打夯歌、酉水船工号子、木叶情歌等众多的民歌,还有游冥、欢花、跳神、打绕棺、敬牛神一系列的土家文化风俗。这个村寨叫作河湾山寨,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土家山寨”和“土家文化发祥地”。

据说这个山寨始建于1370年的明洪武年间,整个山寨依山临水而建,阶梯式的吊脚楼,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寨后梯田层层,青松翠竹交相辉映,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所以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土家山寨。另外600多年的历史更是让这个山寨成为了土家文化的发祥地。

随着时代的进步,山寨的房屋已经开始翻新并引入现代化的理念,但吊脚楼和走马转角风貌仍然是这里最主导最正宗的建筑文化传承。走进山寨,吊脚楼、竹林和农田错落有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适。

河湾山寨最诱人的地方是它的静。虽然山寨已经通了公路,但并不发达的道路交通和深在闺中的位置让往来者很少,全寨也仅有100多户人家。不管是白天或是夜晚,你不用被嘈杂的声音所打扰。行于河畔,一边是静如处子的河水,一边是错落的山寨,河对岸更是青松翠柏,林荫幽幽。耳边仅有的便是风声和河水拍打岸边的声响,间杂着偶尔摇橹的破水声。

有人钟爱河湾山寨的静,愿意独坐几天放空心灵;有人青睐酉水河的动,喜欢随舟穿梭,赏“渝东南小桂林”之景,探巴人悬棺之谜。无论动静,总之在这片天地,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据当地人讲,旦逢节假日河湾山寨必摩肩,一宿难求;而平日则少有人访,除了本村人外见不到几个生面孔。

不过随着湘西吉首高速的修通,用不了多久这里势必将火爆起来。如果钟情于河湾山寨,那避开人群,早来寻找属于你的那份美好吧。

Hash:db0328515aef4ff9383f82b024092da3b8d585b7

声明:此文由 九山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