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古城 且看古遗迹记录昔日商贸繁华
忻州,地处山西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古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它是连接冀、陕、蒙的商贸集散地,也是山西重要交通枢纽、军事要塞。
忻州,有“九原”“秀容”“卧牛城”之称,名人辈出:有“宫词之祖”班婕妤,“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一门忠烈”杨家将,敢为人先、更敢为人言“公车上书”程化鹏,共和国元帅徐向前等。从古至今,忻州晋商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他们被称为“口外商人”“雁行商”。忻州雁门关口内的眺望,忻州古城商贸往来的呐喊,都深藏着缕缕浓郁的乡愁。
11月18日、19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的“弘扬晋商精神、重走万里茶路”大型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忻州,迎着风雪,直面寒冬。在忻州古城“慢下来”细细品悟。夜探雁门关,从“口内”走到“口外”,在雁门关古道寻晋商足迹,并进行网络直播,共获得141.9万次播放量。
忻州古城:三座城楼遥相顾,晋北重镇旧貌依稀
忻州古城,本就是一座商贸之城。高大雄峻的南门城楼和庄严肃穆的东门城楼、北门城楼在城墙的相连中遥相呼应。11月18日,采访团一行从北大街走到东大街,穿梭在忻州古城错落的小巷之间,寻访晋商遗迹。
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介绍: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年间,距今已近1800年的历史,曾获“南绛北代,忻州不赖”之赞,又有“文跻九原、雅出秀容”之誉,更具“晋北锁钥、三关总要”之名,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
忻州古城被称为“晋北咽喉和门户”,城内南大街是昔日太原往北唯一通道,南来北往必行之路。北门城楼“拱辰门”为四门之首,城楼总高28米,檐下高悬“晋北锁钥”门匾。新修复的南门城楼“景贤门”,三层檐下正中悬挂“三关总要”匾额。新建的瓮城及城墙、马面和堞楼巍巍壮观,将新城的高楼和浮华阻隔,划分出城里、城外不同的生活方式。
忻州古城内,保留着秀容书院、泰山庙、关帝庙等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还云集忻州14个县(市、区)的特色风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以城造城,将古朴和现代结合起来,让忻州古城‘活’起来。”忻州古城运营部经理王建文表示:忻州古城就是要坚持打造地域特色,成为一座可以让人们休闲、放松的古城,而且秉承一店一品的原则,打造上百家特色小吃、农家乐、特色民宿、非遗文创品等链条。
秀容书院:被视为“文脉之地”,“寥天阁”待学子攀登
忻州古城内的秀容书院依地形而建,由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分为下、中、上三个院落。错落别致的庭院,屋角相接,万瓦鳞次,被忻州人视为“文脉之地”。
“文章出苦心,谁为苦心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秀容书院一隅墙壁上雕刻着大文学家元好问的诗句,这位元代文学大家与秀容书院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王建文介绍,忻州古时又称秀容。清朝乾隆四十年,时任忻州知州鲁潢为了弥补元好问故乡没有书院的缺憾,倡导创建“秀容书院”,这也是忻州的第一所学府。
秀容书院上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过牌楼沿石阶上行,可以看到高台壁上鲤鱼跃龙门砖雕图案,寓意深厚,暗含知识改变命运的旨意。上院由文昌寺、山长室和槐树院、枣树院、柏树院组成。顺着书院西坡行走,还可以看到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其中,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也有发音为“瞭望阁”,堪称三亭之最,每边长约三米,亭高约九米,它是忻州古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
中院的“天庆观”是书院最古老的建筑,观内供奉道家的三清祖师,创建于唐天宝年间,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因有白鹤在老子诞辰之日盘旋飞落之异象,人皆称奇,改为“白鹤观”。下院是新建的二座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国学院和展陈院,会不定时举办主题性、年代性、非遗产品展览、展演等活动。
王建文介绍:“秀容书院从古到今,从建筑风格到内涵意义,一直被视为增长见识、学会贯通、包罗万象的智慧道场。”
晋商遗迹:关帝庙财神庙,皆为远行商旅心之所托
心之向往,砥砺前行。杨峻峰介绍,出门在外的晋商都抱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根基在于“晋”,而不是商。商为生存之道,晋则为乡思牵绊根基。
晋商留下的遗迹,总离不开关帝庙、春秋神像、会馆等。
忻州古城里,有因关帝庙而得名的古巷,人们称它为关帝庙巷。这里的关帝庙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后几经重修再修,现存为明清建筑。杨峻峰说,晋商走“口外”其实都是生死未卜,走之前,他们都会在关帝庙神像前一拜,祈福平安,也是增添一份内心力量。
忻州关帝庙,又称护国寺,庙门上关帝庙和护国寺两块牌匾并列。庙内供奉“显灵义勇武安王”关羽,配祀姜太公、骊山女娲娘娘等神殿,大殿称崇宁殿,现在为忻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忻州财神庙曾是晋商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曾是清政府特准代发对俄贸易“信票”之地,也是忻县商会旧址。据说,当年的乔贵发从祁县走到这里,专门到财神庙跪拜,然后踏上“走西口”之路。一巷之隔的泰山庙则是自民国以来忻县的金融市场(当时称钱市)。每天早晨,州城各银号、钱庄都要委派精通业务的代表到泰山庙来“上市”,也有个体散户、买卖双方直接交易。
晋商精英:两次赴京上书,为“万里茶路”谋个公平
在忻州东大街牛脏巷33号,采访团一行来到了程化鹏住所。这座被称为“晋中建筑”风格的老宅院,沿用太谷宅院模式新修盖四合院砖瓦木结构,砖雕匾额上方四个字:履谦恒益,道出忻州晋商经商之道,即商家行为举止谦和,且保持诚信,生意就会越做越兴隆。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情形严峻,没有程化鹏,就不会有万里茶路对蒙俄出口贸易。”杨峻峰介绍,为谋求公平对外贸易,程化鹏曾赴京上书两次。
程化鹏从小出塞,在塞外经商50余载,曾以贩运杂货到蒙古,抵西伯利亚转售俄商。在出关时,官吏横加盘剥,唯利是图,往往扣货或苛罚商民,让很多商民犯难。为此,程化鹏专门赴京上书,将万里茶路上对蒙俄贸易现状列举出来,清廷为嘉奖程化鹏上奏之功,还特准其代发信票。从此,晋商可与俄国人直接交易,打通了晋商对蒙、俄的贸易通道。恰克图的山西商号迅速翻倍,增至120多家,茶叶销售额亦逐年增加。
清同治初年,俄商与晋商的不公平竞争致晋商只剩4家,程化鹏等人再次上书,提出准许商民“由恰克图假道俄边行商”,并奏请减轻茶商关税。清廷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批准了程化鹏等人的请求,降低关税,并下令取消一切浮费。程化鹏等为山西茶商争得商业机会与尊严,“万里茶路”因而才能从南到北,衍生至国外长久贸易。
“程化鹏堪称万里茶道上的‘晋商精英’。”田建表示,程化鹏最值得学习的不仅是“敢言”上书,还有他的经营理念,乐善好施、积极做公益的品格。
忻州紫庐茶具博物馆:山西窑口数量多,茶具多以民用为主
深藏不露,忻州古城东城门转角遇到忻州紫庐茶具博物馆。这一座民间私人博物馆颇有讲究,馆长张玉全也是一位资深古玩玩家。
5年前,张玉全专心做起了茶文化茶具为主题的收藏,主要集中于山西以及北方古陶瓷茶具、万里茶路茶文化为主的相关收藏。博物馆一共有两层,一层主要是茶文化以及瓷器为主;二层则是各式各样的老茶古器、茶具分类。
宋代山西怀仁窑鹧鸪斑茶盏、浑源窑油滴釉……走到二楼,可以看到许多山西窑口出产的老茶具。张玉全介绍,过去南北喝茶其实并不区分,茶文化贯穿着中国南北,北方人喝茶习惯也有早茶、下午茶之说。而且,北方盛产大量瓷器、茶具。唐代起,山西就有窑口烧制器具,比如浑源窑、介休窑、霍州窑等各具特色,茶具大多为民间所用。其中,山西瓷州窑系、晋西北黄河东岸窑口老瓷很特别,怀仁窑很精致,霍州窑量很大,介休茶具则是工艺比较丰富,讲究运笔作画。
除了山西茶具,还可以看到许多造型特别的酒具。其中包括汉代羽觞杯,汉黑陶单耳杯,陏代青釉杯,唐代蓝色、浅绿色玻璃盏、宋当阳峪窑红花口盏、宋湖田窑盏托等,南宋影青12生肖水注等。
张玉全介绍,晋商文化必须有茶文化一笔,除了茶叶贸易流通,还有茶具贸易流通。万里茶道上的晋商精神里有茶精神,也有艰辛、专业、吃苦耐劳、诚信精神。
在博物馆一层,张玉全特别设置了陈列专柜,可以看到忻州药茶的代表“五台山金莲花茶、宁武毛健茶”。张玉全介绍,这些过去都是野生茶、忻州地域特色茶,当地人家家户户去山里采集,晾晒处理,进行泡饮。金莲花茶和毛健茶都有特殊功效,除了解渴之外,金莲花可以败火解毒,毛健茶可以缓解痛风、抑菌,这些茶叶药用价值很强,现在也是当地扶贫孵化产业项目。
山西晚报记者 孙佳森
Hash:8fdad385489c9dbe8578a7b23e7a4cc4b9178733
声明:此文由 山西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