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高大坝、清理河道,兴修排涝工程,预警预案到位我市大汛面前未现大灾

8月12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防御台风“利奇马”情况:此次过程降水量为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降水,降雨强度超过去年“温比亚”。

从降雨情况来看,2019年8月10日9时至11日22时,近2天时间,全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而去年“摩羯”“温比亚”期间,8月13日8时-20日9时,受2个台风叠加影响,七天内全市平均降雨389.4毫米。从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今年无论从日均降雨量还是降雨强度,都远超去年。

寿光境内弥河的洪峰情况来看,去年谭家坊水文站2250立方/秒的洪峰流量,在今年3050立方/秒面前,似乎“渺小”了不少。洪峰比去年高出800立方米/秒!全市平均降雨量、折合降水量分别比去年“温比亚”多57.9毫米和1.27亿立方米!面对如此“天灾”,经过“摩羯”“温比亚”严峻考验,全市受灾情况则比去年乐观很多。

“今年弥河水位比去年要涨了五六十厘米,幸亏大坝加高了,不然真就危险了。”8月12日上午,已经两夜没合眼的上口镇张家屯党支部书记张建伟正在排查堤坝泥土有无松动迹象。

去年10月,我省全面启动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与修复完善,弥河改造后,设计流量提高到4900立方米/秒,防洪减灾能力显著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市低洼易涝区1.8万个大棚进水,农田受灾面积13万亩,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明显损毁,8条乡村道受损,1座桥梁轻度受损,2立方米石砌护坡受损。去年寿光受灾情况则惨重得多。作为“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全市共有65.31万亩农田受灾,10.67万个大棚进水,其中只有3.58万个未受损失。基础设施方面,多处城市公园受损严重,近3000平方米城市道路不同程度损坏,严重淤积的排水管沟达到28000米;221条道路受损,12座桥梁受损,1056立方米石砌护坡受损,83957立方米路肩边坡受损。

在更强降雨、更大洪水面前,灾情却较去年大大减轻。这背后是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灾后整治措施可靠、预警预案切实到位的合力。

“今年修了排水渠,水能排出去了。去年直接排到国道上,整个国道变成大型排水渠,通车都困难。”纪台镇村民赵秀芳这样说道。去年灾后,我市在纪台镇清理河道32.5公里,投资2.27亿元修建好总长度172.5公里的农田排涝工程。今年受“利奇马”影响,11日2时开始,全市大棚区开始出现积水,纪台、稻田、洛城以及孙家集、文家、羊口等镇街迅速组织群众,启动自备水泵和市里调配的450台排水泵。“雨确实很大,但大家准备充足,损失大大降低。”纪台镇宋家庄子党支部书记张安明说。

据了解,去年“温比亚”台风过后,潍坊市迅速组织实施了弥河、丹河等河道治理和青州东部、寿光南部昌乐北部三县交界低洼易涝地区农田排涝工程,全面落实河湖清违清障,并对大棚进行了排水改造……这些工程在本次洪灾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为充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寿光在人员安置方面加大撤离力度,截至8月11日晚,共安全转移安置群众9.3万人。既然预警预案到位,河道和水利工程也已治理修复,那出现此次灾情的原因是什么?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专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流量洪水:“利奇马”来袭,潍坊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尤其是处于弥河上游的临朐、青州、昌乐平均降雨量均达到特大暴雨级别,且多为山区、丘陵,汇流速度快。寿光为平原区,河道落差小,虽然经过上游水库最大限度的调蓄、削峰、错峰,但上游来水流量仍然很大,加之寿光本身降雨量也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大量涝水汇入弥河干流,导致洪峰进入寿光境内后由谭家坊水文站的3050立方/秒增加到4000-4500立方/秒。

此外,寿光地处弥河下游,发生大洪水时,弥河等河道水位较高,稻田、纪台、洛城等地势低洼区域蔬菜大棚的积水不易排出。而且,下游弥河河道比降仅为1/10000,流速缓慢,且受风暴潮位顶托影响,洪水不易下泄,泄洪入海速度较慢。几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寿光局部再次发生洪灾内涝。

而经历了去年洪灾,不少人明显感受到今年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加强。目前,全市正动员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重点对弥河、丹河等骨干河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防止新的次生灾害发生。

Hash:3c5a156b73139ec5b85b9dc9589c8ef5f24cdce9

声明:此文由 发现寿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