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东汉画像石研究

选自《晋阳学刊》1995年第5期

,李铮

1984年春,山西中阳县金罗镇道堂村(距县城西北12公里),一农民在自家院中 挖地窖时,发现了一座东汉画像石墓。中阳文化馆任福保先生闻讯赶到现场,发现墓室 已被扰乱,幸六块画像石尚存,其它随葬品大多散失,仅取回条纹砖一块、香熏一件。 后又征集到提梁罐一件。画像石取回后立砌于文化馆院内。

最有价值的是画像石。

其横楣石长3.01,宽0.35,厚0.16米。分上下两层构图。上层为卷云纹,下层是车 马出行图

画像石二、三,分左右立框石,高1.35、宽0.54、厚0.16米。居左者刻持戟吏三人 面向右方排成一列,头上所戴似为平巾慎,身着长袍,脚下漫漁不清.石三为右柱,刻二 持戟吏左向而立,衣冠与石工者同,着宽大的长袍,露出覆绚。中柱石高1.21、宽0.14、 厚0.19米。画像在中柱两侧,分上下两层构图。

中柱石正面刻有题记,上刻铭文“和平元年十月五日甲午故中郎将安集掾平定沐浙孙家作”字样。“和平"为东汉桓帝的年号,和平元年为公元150年。书法艺术水平不太高,当是出自民间匠人的手笔。

画像石质地为砂岩,呈红褐色,颗粒较粗。画像的雕刻技法为剔地浅浮雕。

从画面上人物刻划来看,基本上人体比例准确,如右柱两持戟吏全身为六个半头 长,体量适中,正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标准比例I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坐在幡车上的人。他 的体型与御者、侍从及辂车乘者相比,显得过于庞大,是运用了古代造型艺术中有意识 的夸大人物身躯,以描绘有地位的人物传统的表现手法,使之与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区分开 来。此外,在构图上,他位于全图中间略偏右的显著位置,前后侍从相随,由此可断此人 应是墓主的形象。人物的动作幅度均不大,即使御者亦如此,显得宁静庄重。刻划人物 下刀肯定概括,线条流畅简约,以剪影式的形象突出人物特征。从马的描绘看,马头略小, 颈部宽厚。颈、胸、臀部分刀法硬直劲利,以短直线切割组成圆弧形,寓丰满肥健的体 躯于硬挺的刀法中,于方中体现园,将对立的诸因素很自然的融合为一,具有一种独特 的金石味。马蹄和腿的刻划则强调其筋骨转折,细而不弱,矫捷灵动。马体的壮健饱满 与细劲有力的腿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人既不误认为太肥而显笨拙,又不会觉得腿部过细 而难以承载重负。相反,正因为丰满的更丰满,瘦劲的更瘦劲,才能达到真实美和艺术美 的统一。从横额车马出行的整体构图上看,全图共六匹马。马的基本造型虽相似,但动 作各不相同。昂首、低头、奔跑、腾跃、扬蹄、屈腿等动态不仅使自身产生变化,同时 与处于静穆状态的车、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人、马、车静动相间的位置中,产生出有 节奏、有韵律的动态感。具有松驰与凝重、动与静、实与虚的和谐统一,从而描绘出 “车辕辕马萧萧”的行进场面,也昭示了墓主生前的显赫与威风。

在地子的处理上也与众不同,颇具山西特色。山东画像地子一般凿剔斜纹或竖线纹, 较多的则是磨平地子,以使画像突出。河南南阳画像空地施有横或竖的地纹,排列整齐 细密。陕北绥德地区画像则是地子磨得光滑平整。中阳画像与离石马茂庄画像的地子处 理手法类同,均凿成斜向或垂直的块状纹。粗看地子似乎杂乱无章,仔细观察则觉得很有 规律。物象下方凿成东南向的斜纹,它有助于表现奔马过后黄土飞扬的景象。物象上方 地子竖直凿出,渲染了苍苍茫茫黄沙漫天的黄土高原。这种地子的处理法,产生了与画 面内容协调一致的雄浑粗犷的美,使构图更加紧凑连贯,并进一步烘托出墓主出行队伍 的赫赫声势。

车马出行的题材是汉画像中较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常以横幅长卷的形式,将人、 马、车并列于画面上。这在河南、山东、陕西乃至四川河北等地的画像石上均可看 到。而且存在许多共性特点,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别,人们风俗习惯的不 同,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就目前出土的情况看,山西画像石的范围仅限于中阳县和离石县、柳林县,其中以离石马茂 庄汉画像为代表。离石县马茂庄位于中阳金罗镇西北仅8公里处,在汉画像艺术上二者 许多相似之处。马茂庄画像石墓的年代据推断当为东汉晚期桓、灵帝时,与中阳的几乎同时。从雕刻内容看,二者均有表现车马出行的画像。从画像石在墓中所处位置和与之 相对应的表现题材上讲,二者也有类似。如属横楣石画车马出行图,马茂庄画像石为墓 门顶部刻石,名称不同但位置一样。而且构图也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蔓草状云气纹,下 层为车马出行图,车马皆向左行驶。雕刻技法皆为剔地浅浮雕,细部留墨线。这种方法 除晋西,陕北画像石有外,在其它地区是少见的。而陕北画像在勾墨线的同时施朱色点 染。这一点与山西画像石有所区别。

Hash:b8d9535d0fcdac9a362cdf11de83194b148ecbe1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