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头觅古
题记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即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北庄头村与南庄头村接壤处,萍河与鸡爪河之间。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等古文化遗址环绕着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9700~10500年左右,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庄头觅古
南庄头觅古
南庄头原是华北平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地处徐水高林村镇的北部,1986年的一次意外发现,南庄头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
南庄头村东北两公里处有一座砖厂,东侧邻萍河,西部、南部分别有鸡爪河、瀑河。砖厂工人们取土时发现了一支鹿角,他们感到奇怪,南庄头地处平原,怎么会有鹿角埋在这里呢?
遗址发掘缘起
1986年4月,在文物普查中,乡文化站听说砖厂在使土中发现了鹿角,就到砖厂询问发现的经过,并携带鹿角报告了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发现鹿角上有人工切割的痕迹,感到这个鹿角包含着远古的信息,就组织力量到南庄头砖厂进行调查,初步认定可能是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不久,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管所对砖厂进行了小型试掘,在使土区北部推去两米多厚的黑色淤积土后,在下面发现了文化层堆积,并在面积16平方米的范围内作了清理,出土了兽骨、禽骨、鹿角、木炭和一些骨、角、石器及少量陶片。他们采集了一段朽木和一些木炭作对比,认为再进行试掘和测定更多年代数据十分必要。
经请示河北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1987年8月,由北京大学考古系、保定地区文管所、徐水县文管所、河北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进行了试掘,在45平方米面积内,又发现了陶片、石磨盘、石磨棒、骨锥、角锥及动物骨、角等遗物。经北京大学考古系碳14测定,南庄头遗址年代距今9700~10500年。
不过这两次发掘仅发现陶片15件,并且陶片又较小,所以有的学者对南庄头遗址出土遗物的文化面貌和陶片的确切年代存有怀疑。为了对保定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于1997年组织实施了保定地区新石器遗址发掘项目。
1997年7~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管所、徐水县文管所联合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南部是砖厂取土区,遗址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他们在取土区北部南缘、底层堆积完整的区域进行布方发掘,发掘面积112平方米。同时,为了解砖厂取土坑底的情况,在紧邻发掘探方南部的取土坑底进行了清理,这个区域文化层及其以上的堆积早已荡然无存,只发现了两道残沟。令专家们惊喜的是,在清理的一道残沟中,发现了大量遗物。
随着对南庄头遗址的不断发掘,一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情景显现在人们面前。
当时的自然环境
在南庄头遗址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水牛骨骼,这个现象引起专家们的注意,因为在全新世开始时期,仅有一种被叫做“圣水牛”的野生水牛,从时间上看,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些水牛骨骼应该是属于圣水牛的,据此推断,南庄头所在的北方地区自更新世晚期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着适合水牛生长的自然环境。
对南庄头遗址的孢粉分析结果印证了这个推测,在距今11280年的晩新世末期,这里的环境是寒冷干燥的冰期气候。到距今12000~9000年的古全新世,这里的山林以松树为主,还有栎、椴、桦、柳、榆等阔叶树种,是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植被,表明冰后期气温迅速回升,降水量增加,一些洼地开始积水,形成一些小的湖沼洼淀,当时南庄头遗址周围地处浅水湖泊,湖沼的边缘生长着水生藻类植物。
南庄头遗址保存最多的是动物骨骼,种类有鼠、鸡、鹤、狼、狗、家猪、麝、马鹿、麋鹿、狍鹿、梅花鹿、斑鹿,以及鸟、鱼、鳖、蚌、螺等,说明当时这里是适合先民生存的良好居所。南庄头孢粉还证明这里土壤既有贫瘠的,也有富含有机质的;气候既干凉,也有温和湿润的时候。这样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原始农业的发端
尽管目前南庄头遗址还没有发现直接的粮食遗存,但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出土的其他遗物推断,极有可能已处于农业开始发生的阶段,即开始驯化栽培狗尾草等植物的阶段。南庄头遗址花粉分析显示:“这里在全新世之初是浅水湖泊环境,在湖中多生长有水生植物荷草和香蒲。”湖滨周围黄土中含水量及空气湿度,十分有利于包括禾本科在内的植物生长。
南庄头的文化遗存直接迭压在马兰黄土之上,表明先民们就生活在黄土之上。黄土具有结构疏松、纹理垂直等特性,既便于使用原始工具挖掘浅种直播,又易于形成毛细现象把下层肥力、水分带到地表,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原始农耕的发明,特别为旱地农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
徐水南庄头遗址中出土的劳动工具(骨针、骨锥、石磨、石斧)专家们在南庄头遗址发现木本花粉14个类型、半灌木和草本花粉20个类型(其中含有禾本科、藜科、豆科、茄科)、蕨类孢子3个类型,其中草本花粉占80%以上,草本花粉中,禾本科和藜科花粉属较常见的花粉,两者又都是被人类分别驯化为粮食(麦类和粟类)和蔬菜(如菠菜)的祖源,此外也有少量豆科和茄科花粉发现。
粟是耐旱作物,其野生祖本是禾本科的狗尾草,广布于华北及周围地区。据有关研究和实验证明,磁山、裴李岗等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粟类(小米)栽培作物是从狗尾草驯化而来,而黍类(黏黄米)则可能以野黍为祖本。禾本科和其他耐旱的半灌木麻黄、菊科、蒿属花粉同时较多地出现,进而印证了“偏晾干”的南庄头气候适合禾本科生长和驯化。以上分析考察表明,南庄头遗存已初具孕育中国最早驯化旱地农作物的基本条件,先民们可能已开始从事小规模的作物驯化栽培。
南庄头遗址不见石锄、石铲等农具,而仅见石磨盘、石磨棒等食物加工工具,还有许多鹿角,鹿角的角根部或分叉部多有一周切割痕迹,切割的目的可能是利用它们做挖坑点播的工具。如此看来,南庄头人可能处于早期“火耕农业”阶段。人们常常把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出现与谷物加工联系在一起。发现的石制品中,石磨盘和石磨棒是最具代表性的器具,有些制作规整,研磨面平滑细腻,在其他部位还密布许多砸击点,应是研磨和锤击造成的。南庄头先民们可能已经用石磨盘和石磨棒加工初经驯化的谷物了。
南庄头遗址中发现的野生动物,以偶蹄类鹿科动物为主,说明当时狩猎在人们生活中还占有重要地位。此外,遗址中常发现蚌类、螺类等水生动物遗壳;常有不少朽木、树枝、植物叶子及种子堆放、散布着;出土的工具多是用动物骨角磨成的锥状器,反映了采集动植物在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在南庄头遗址的早期,可能处于由采集经济向采集农作经济逐步演变的阶段。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狗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骨骼学鉴定提示狗可能起源于狼,是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的。中瑞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了来自五大洲的654只狗,分析了它们体内一种通过母系遗传的叫做“线粒体DNA”的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后发现,这些狗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他们认为,人类与狗的友好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当时,东亚的人类首先开始驯化狼等动物。南庄头遗址的发掘,证实了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南庄头遗址出土多块犬科动物的骨骼,并发现一块犬科动物的左下颌。为什么专家断定这些骨骼不是狼的化石,而是狗的呢?这是因为,专家们对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的多个遗址出土的狗的骨骼进行过测量,发现狗的齿列长度具有随着年代的更新、在人的饲养过程中逐渐变短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保存着多个狼的下颌骨,对它们的齿列进行测定,发现它们的长度大致在90毫米左右,而南庄头遗址发现的狗的左下颌齿列长度为79.40毫米,比狼的短了10.60毫米。因此专家们断定,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个犬科动物左下颌是狗的,从探讨家养动物的起源角度看,这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狗。
上溯万年的家猪
据考古学家考证,猪是人类较早驯养的动物,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贾尔木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猪骨,曾被认为是最早的家猪遗骨,距今约8500年。南庄头遗址的发掘,将家猪驯化和饲养的历史上溯到1万年以前。
根据南庄头遗址中发现的夹砂动物骨骸推断,猪已作为家畜饲养是可以肯定的。家猪与野猪的显著差异,表现在体型、习性和繁殖力、产肉力等方面。野猪嘴长、头大而身直,头部的比例占体长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长;四腿长而瘦,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而家猪在人类驯养下,嘴部、头部的结构完全改变,犬牙退化,四腿变得短而肥。野猪的体重一年左右才长到30~40公斤,成年时体重也就在90公斤左右,成熟晚,孕期长;而家猪半年体重就可达到90公斤以上,且成熟早繁殖力强。南庄头遗址发现的猪骨骼化石已经符合家猪的这些特点。
猪和狗的饲养是以有剩余粮食为前提的,只有当采集的野生植物种子或被驯化的栽培谷物在人们食用外还有剩余的时候,才用来饲养家猪和狗。南庄头花粉组合中有较多的禾本科植物正好给家畜的饲养提供了必要的饲料。家猪和狗骨骸的发现为南庄头可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提供了有力旁证。
早期的居住地
南庄头村地形为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区(具体在河岸台地上),具体为华北平原的西侧边缘,离地图西面的山区(燕山-太行山)不远(地图测距大概不到20公里,按当时人类活动能力需要一天多的脚程)。由于早期农业在发生后,并不能马上成为食物来源的主流,采集狩猎传统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这种浅山丘陵到平原的结合部来说,既容易获得采集狩猎来源的事物,又有足够的土地让人类进行驯化粟的尝试。
南庄头遗址虽然还没有发现具有一般特征的居址遗迹,但也已经找到了栖息湖滨地带的活动场所,种种迹象表明,南庄头先民已经过上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遗址有一条东西向浅灰沟,其西端是锅底形的洼坑,呈直径为1米左右的不规则形,深0.6米,上下叠压埋着大小不等的鹿角和角锥3件。这三种分属不同种别的鹿角(或角制品)同埋于一浅坑内,从上面多有人工加工过的痕迹看,它们或是制作骨、角器的原料,或是半成品存放处,或是举行原始宗教活动的祭品。
洼坑西南面有一片直径约1米范围的红烧土构成的火烧痕迹,周围散布着猪髋骨、猪牙、鹿下颌骨、木炭、烧土块、石片等,上面还压着朽坏的树枝、树皮等。在邻近的相应层位也发现了骨锥、石磨盘、石磨棒以及炊煮食物的陶罐残片。应该是先民们在稍加整平的湖沼边缘地带栖息和加工食物、烧烤食物或制作骨角器的场所。也许先民们还搭盖过简易窝棚式房子居住。
南庄头遗址发现的50余件陶片,说明已经进入有陶阶段。这些陶片已经有夹砂深灰陶、夹砂红褐陶的区别,掺和料也有差别,陶土中多掺杂着石英粒、云母或蚌壳末,器形有罐、钵,以平底炊器为主。器表除素面外,还有附加堆纹,火候也有高低之分,有一件陶片的原始烧成温度略高于900℃,其余在550~900℃之间,从测温结果看,南庄头遗址的陶器烧制技术可能还处于平地堆烧阶段。
陶胎也有松软和较硬的区别,说明南庄头制陶技术已迈过萌芽期、发生期,似乎经历过一段发展期。陶器常常作为区分新、旧石器时期的重要标志。陶器一般因人类需要炊煮谷物类食物而产生,因此,也是定居生活与原始农耕到来的象征。
南庄头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间的空白。比南庄头文化更早的北京山顶洞人已经可以人工取火和制作兽皮衣服,相当于新石器文化早期的燧人氏阶段,但当时还没有饲养驯化动物的畜牧业和陶器,到了南庄头文化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进入了早期的定居农业。原始农业、原始家畜驯养、原始制陶和原始聚落的起源或产生,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步的显著特征,对研究新石器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陶器和农业的起源、家畜饲养业的兴起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黄河故道的远古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故道成就了大河两岸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
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经安新、霸州流至天津北汇入渤海。
从相关地质材料来看,史前年代,黄河水带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下,河北平原已基本冲积而成,但黄河水还是不停地呈放射状摇摆泛滥。太行山东麓平原上原有许多大峡谷,即黄河故道,在徐水一带就是大峡谷的一部分。在徐水黄河故道,曾挖掘出二、三十万年的古灵齿象象牙化石,长约3.46米。
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古黄河故道沿岸。徐水境内源远流长的众多遗址和史无断代的历史文脉,辉映出黄河故道的远古文明。
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南庄头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的遗迹有5条灰沟、2座灰坑和2个用火遗迹。出土遗物丰富,种类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针、种子和少量的夹砂深灰陶、夹砂红褐陶片、石片以及水沟等人类活动的足迹,另外还有鼠、鸡、狗、狼、猪、鹿等动物骨骼,其中部分骨骼有烧烤、切割的痕迹。
南庄头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为数较多的兽骨、禽骨、鹿角、蚌(棒)、螺壳、木炭、种子,还发现了石磨盘、石磨棒及骨、角器等。动物骨骸经鉴定分析,大都属于鹿科动物。在出土的文化遗物中,尤为可贵的是发现了十余片陶片,这些陶片的陶胎壁厚约0.8~1.0厘米,烧成火候低,质地疏松。南庄头遗址出土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9700-10500年。这些陶片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得到的地层和年代都确切的最早的陶制品之一。由这些陶片的质地推测,我国应当有更为久远的陶器发展史。
南庄头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北方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北方气候环境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另外,该遗址所出的丰富遗物,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文化特征及农业、饲养业、制陶业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本刊推介(链接)
Hash:aef694abd3f0d26a68d1ab25634dbedf8527b941
声明:此文由 寒岚藏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