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所高氏与著名商号“长盛”和“增盛”

清末民初时期石臼所著名商号

“长盛”和“增盛”

- 序 -

清末民初是石臼所商业贸易鼎盛时期,驻石臼所的各类商号多达上百家。城墙里的商号大都是一些有年头或成规模的。石臼所开埠比较早,城里得益于城墙保护,商户们纷纷开设门面。但石臼所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城里大街两侧以先到为先为条件几乎全部有主了,剩下的哪怕是在巷子深处也同样受青睐。由于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商品种类繁多,生意越发兴隆,而经营场地、仓储越发显小。于是,有些有眼光的商户另辟蹊径,在城外另开设分商号,圈占土地建设库房。西门外、南门外成了大家争抢地盘的不二选址。西门外是石日公路的起点,来往车辆必经之地,人马聚集成队,成了开辟新商号的好去处。而南门外紧靠前海码头,尤其是城西南角的南堰,紧靠前海湾,建设库房运输商品更是方便。在大规模扩展的同时,那些小本生意或面积小一点的商号直接被挤垮掉了,一些成规模的商号或者说经大浪淘沙后,家大业大的商号总算保留下来了,直到1949年10月。

“七七事变”前夕,石臼所较大的商号有“公顺福(李开荣1904年首创)”“长盛”“增盛”“福春”“三合”“同丰”“德祥”“德生堂(轮船商行刘兰生1920年创立)”“益和”“福和”“广和”“益和公”“仁祥”“广泰”“福盛”“裕春(叶玉阶1910年创立)”“公祥(轮船商行刘兰生1920年创立)”“启明(电灯公司李育宸1921年创立)”“华达(汽运1933年创立)”“扶轮(1931年刘润东、单云亭创立)”“长记(轮船商行贺仁菴创立)”等近百家。

石臼所首次解放至1947年春,滨海军区为适用战时军需民用,也曾以私人名义在城里和南门外、西门外分别建立了“和生”“东兴”“兴群”“福慎”“新华”“利生”“振民”等8处私营商行。这些商行从业人员达40多人,动用资金415万元(北海币)。经营方向主要是上海、苏中、天津大连青岛等地。经营产品主要是输出日照以及沂蒙山土特产品,包括腌制劈猪、冬菜花生米等,输入产品主要是火柴、布匹、火油桐油、花纸油伞、医药器械、洋钉铁件等日用百杂货。既支援了战争需要,又丰富了群众生活、生产所需。从滨海军区的这些商号名字里,很明显可以看到新中国即将诞生的信号。

民国时期石臼所的主要经济命脉,就是民间贸易和海上运输。这些行业早已被高、刘、贺、侯四大家族所控制。他们之间有时共守同盟,有时单打独斗。总之,为了共同利益是共守同盟,为了个人利益,有时也会刀光剑影。本篇主要介绍“高刘贺侯”之高家的商号“长盛”和“增盛”。

“长盛”和“增盛”

石臼所人从明代开始起就从事海上运输和捕捞业务,石臼人引以自豪的就是海上扬帆远航,自我骄傲的就是掰着手指头理论海洋海流、拿行地、捕大鱼。

清康熙年间,石臼所就是日照7个自然口岸中最大的一个。何为最大?一个是人员流动多。四乡八团的生意人都愿意从石臼所口岸出入;二个是安全有保障。石臼所的城墙稳如磐石,全是当地花岗岩石筑成,牢固无比。只要是把四个城门看严实了,土炮轰不开;三是交通方便。陆上官道石泰公路直通日照城和西北方向的莒县沂水甚至泰安济南等;海青公路直通连云港徐州临沂等。四是水陆更便捷,往北直通青岛大连,往南达上海福州。五是石臼所开埠比较早。有饭店旅馆便于商人休息经营囤货。以上五个条件,足以使这个时期的石臼所商贾往来、货船云集、百物辐辏,成为商埠的条件自然形成。

到了清光绪时期,石臼所的商贸更加繁荣。地方经济发达了,生意兴隆自然就会繁荣。所以引来了好多诗人名人前来观光游览。其中清安徽桐城诗人,青浦教谕方正玭来石臼所观光。晚饭后方教谕出了小客栈,顺着城里石板铺就的街巷随意溜达。走出南门顺着石板路,边观光沿途货物运输繁忙景象,便与当地渔民打着招呼,了解民情民意。方教谕来到石臼所前海湾,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海上挑灯夜战的美景。感慨万千随即写下了《石臼所观海(三首)》的七言律诗。诗文如下:其中第一首的首句就是“江淮红栗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这首著名的诗句高度概括并赞美了石臼所商业之繁荣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前海湾里夜色下的另一番美景。这是石臼所有史以来的第一首直白石臼所的七言律诗。也证实了石臼所作为开埠比较早的商贸重镇。时间到了1904年,石臼所西门里南侧的“公顺福”商号创始人李开荣,建造了当时日照县范围内的第一条五桅大风船。前海湾又多了一条风景线。

从北乡进入石臼所城北门,北大街两侧便是高家“长盛”和“增盛”的天下。高大的灰砖墙和黑瓦大房大院,构成了与穷苦百姓鲜明对比的豪宅阔院。“长盛”“增盛”是高家大家族中最大的两个字号。

2016年春节前后,有机会与日照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世成先生以及几位年轻记者,共同采访了93岁高龄的高智彬老先生。因对“长盛”了解的多一点,所以在这里重点说一下“长盛”。

北门里往南30米东侧有一条东西向的小路,名王家巷。进王家巷不到60米有一条南北向的“长盛”胡同,胡同弯弯曲曲大约150米。这条巷原名为“高家巷子”,胡同南端称作李家巷。向南通向十字街口关帝庙东端,向北接王家巷,胡同两侧便是“长盛”“增盛”的祖宅、商号、花园、戏院。也就是现在的天津路东首北侧振兴小区大门以东、社区六号居民楼前面的区域。

据高智彬老先生回忆,当时的“长盛”有个四进大院子,“增盛”有个三进大院,两家合起来有六七个大院。院之间都有梢门互通,各自有家眷住宅、仓库食堂、会客办公等场所。都是一层高大的平房,那时虽然不讲究什么环保绿化,但他们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精致宽敞的庭院、戏楼,花院内名花、名木,奇石秀水,虽然是北方四合院却融入了江南的园林风格。

两家商号家大业大后总有蟊贼光顾,造成高家不少物资损失,后为防止盗贼行窃,在四合院外墙南北两边都建有小型观察楼,观察楼上长年住有固定人员看守瞭望。“长盛”和“增盛”都是高氏家族创办的,两商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好多年,长盛巷、李家巷两侧依然房屋排列整齐,巷子里干干净净,花园遗址上那口水井仍然有水供居民浇菜洗衣使用。

早在明崇祯、清天聪两代重叠更替之时,“长盛”和“增盛”的祖先高理从淄博迁居日照县石臼所。高理,字性原,即日照高氏一世祖,系淄川高氏家族十世族人,迁入日照石臼所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直到清光绪初年,高家凭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的治家理念逐渐富余了起来。并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光高氏家族就有二十多家商号陆续开张经营,整个石臼所北门里几乎全是高家的门面店铺。

据民国十五年石臼所户籍统计,高姓户数已达二百户有余。仅户数而言分列为石臼所第三。

到民国初年各商号都是财源茂盛,生意兴隆。其中“长盛”“增盛”“广泰(北门里)”“北记(南门里)”“南记(东门外)”在众多高氏家族商号中脱颖而出,而“长盛”“增盛”更是出类拔萃,两家拥有土地18公顷,五桅、三桅大风船10余艘,载重量3万余饼(每饼重67市斤)。以农为主以商发家的高氏家族,积累了财富之后利用石臼所港口商业发达之机,做起海运业和商业贸易。使生意越做越大,财富越积越多。

“长盛”的具体创办时间没有记载,只了解到是民国初年由高銮阶创办的,高銮阶的“銮”字,1985年版《日照商业志》上采用的是“兰”字,我们在采访核实时,与高銮阶儿子是同学的高智彬老先生特意提到是金銮殿的“銮”字。高銮阶从小学习刻苦,饱读诗书,精通四书五经,乐善好施,愿意帮助村子里的穷苦百姓。村子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对他记忆犹新,而且高銮阶也是负责处理石臼所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务的高手,是石臼所当时的风云人物。高銮阶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采访中,老人提到,老大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而老五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高建翠和高绰记,其他三人已叫不上名字啦。后来老五把高绰记过继给了老大,跟着老大一家人一起生活。高銮阶只有一个儿子是高建一。

开庄与航运合一是“长盛”发家的根源。

“长盛”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抓住国内民族工业兴起的机遇,依托石臼所沿海优势,主要发展海运业,大量贩运购销农副产品,把当地的土特产品用船运到大城市。每年秋季,雇人用小推车或骆驼去内地采购农产品,包括花生、豆油、蚕丝等。之后用五桅大风船或者三桅风船将采购到的农副产品运往上海、福建等地。再将城市里的白布、火柴、面粉、大米等内地稀缺的生活必需(时称‘洋货’)品运回。高家的大船,来回货物琳琅满目,趟趟满载。几年后,“长盛”积累的财富已达到空前的规模。

在机器轮船尚未普及的年代,在日照县,在石臼所,长盛的五桅风船、三桅风船,无论是数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堪称第一。在石臼所前海湾内,高家的大风船的确引领海上风骚。

据1985年版《日照商业志》记载,长盛在民国初年长年雇佣固定工人10人,临时工几十人,五桅风船3条,土地四顷。长盛开办初期,主要是从事小规模的风船运输业。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规模逐渐扩大,运输范围从青岛、大连扩大至上海地区甚至远至东南沿海各城市,风船数量也逐渐增加,后来又改用轮船进行大规模运输。

采取开庄与运输合一的经营方式,自开自运以来,在莒县、沂水、诸城等地先后设立商庄(收购点),大量收购农副产品,聚运石臼所海口。每到秋天农产品收获的季节,夜间通往高家停船的石臼前海湾的路上,灯火通明,摊贩叫卖,车马往来,嘈杂不息,一片繁荣景象。

期间“长盛”又开辟了石臼至上海、芜湖等内河航线,使得航运贸易越做越大。“长盛”不仅经营航运业,同时还经营着大量的土地。在航运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高家将赚来资金的一部分在附近农村大量购买土地,租给当地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高家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北乡秦家楼前,老人回忆说沙墩村、高家村以及前后大洼等村的广大区域都有“长盛”的土地。由于石臼所人多地少,而且有好多人家是没有土地的。因此高家就将大量的土地出租给他们,主要以种植高粱和花生为主,由管家负责按比例收取一定的粮食。高家在按地亩收取粮食时,许多地头、地边和零星地块不计算在内,让给穷人采收,以便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实心实意的为长盛服务。

“长盛”的善行义举

“长盛”家族的诗书继世与善行义举也得到了公认。光绪年间后期,石臼所曾经的四大富有家族“高、刘、贺、侯”,高氏族人秉承勤俭持家、精心经营的理念,创办了长盛、增盛等众多商号,以家大业大为石臼所首富。“长盛”富起来后也经常有一些“行善”活动和帮助邻里街坊的义举。采访中村里一些老人们提到,每当生活困难时候,长盛东家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村里的穷苦百姓。高家每年都要种植和储存大量穇子,每到青黄不接时掺上高粱面子用大锅熬成粥,供村里村外贫困百姓食用。长盛一年到头还向穷人借粮济困,向外借粮用大斗,收粮则用小斗,从不催要追交。当地遇到灾害,“长盛”也会捐物捐粮赈灾济民。

为了渲染“长盛”的行善义举,甚至民间也赋予了“长盛”极高的赞誉。

传说清朝某年的春天,“长盛”在西江东岸排好了一艘五桅大风船。这艘大船载重近200吨,吃水2米多。船排好了之后一直没有大潮,江中一般情况下的潮水只有5尺,落潮时即为海滩,不足以让大船顺利出江下海。这下可愁坏了“长盛”东家,要知道只有阴历八月十五前后的天文大潮才能把个西江灌得满满当当,到那时大船才可以顺利下海。从春天到八月还有近乎半年的时间,耽误时间还不算,还要很多人工盘缠等,还要直接耽误生产运输。正在这时,被云游到石臼所的“八仙”铁拐李知道了,老李也听说“长盛”是一家好人家,他们慈善行善,帮助了一大批穷人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深受村民爱戴。但老李不太相信,这个年代都是挣钱挣得发狂,谁家还有如此善行义举?他瘸拉着一条腿,装扮成一风水先生专门打卦算命,来到了“长盛”的豪宅大门口来,经过端详风水、了解村民,发现确实是一户积善行德的人家。正巧赶在吃饭时间,铁拐李看到一些穷人拿着碗、托着瓢,端着粥饭、玉米饼子陆续从“长盛”家走出来,老李上前一打听,才知道“长盛”正在济贫,穷人家揭不开锅的可以一天两次到“长盛”家领取米饭或粥饭。

铁拐李心想,看来是真的,但我还要亲自试探一下才能确定是真假。于是他就直接来到大门口观望内门,赶巧遇到“长盛”大管家外出办事。于是铁拐李就开门见山地说:大管家,我有事要求见东家。管家一看此人不像是一般的算卦人,直接求见东家的还真不多,不妨让他进来求见吧。

说着话拉着呱来到了大客厅见到了东家。老李自报姓名说:我家住山西,来到石臼所断了盘缠,想请东家帮助。东家一看这个算命人穿着干净,言谈举止非同一般,知道不是一般人,东家二话没说,马上让账房支付6两银子,并管他吃住。第二天铁拐李找到东家说:我看你脸上有为难之状,不妨说与我听听?东家见状坦白地说:我正在为建造的大风船出江下海犯愁。铁拐李一听,就这点事还能发愁?于是说:这事不难,你赶快选择吉日吧!其实,老东家是半信半疑,与其说这么一个人能让潮水涨的很大实在不敢相信,但既然人家说得这么肯定,那就试一试吧。

吉日选好,这一天铁拐李早早来到西江门口,站在东岸边那高高的岩石上,看着整个西江的海水只能没过脚脖子,别说大船出不去,就是小船也难能正常行驶。于是老李取出身上背着的那把伞,对着伞吹了三口仙气,说了一声“大江开门!海水潮进!”。顿时,潮水像是着了魔一样簇拥着大浪小浪直涌向西江潟湖,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大江小江满满当当。那艘五桅大风船没用船拖人拉顺利出了江口,驶向大海。从此,西江口再没有受阻,大小船只畅通无阻。

虽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这也是民间对好人行善的褒扬,对“长盛”商号的美好赞誉。

一些老人还回忆说,他们家还开有药房,利用海运的便利条件从上海等地采购中药,还请坐堂中医为当地村民看病。一些穷人有病也会去他家看病拿药,对特别困难的人家,有时也免费将药品发给他们。许多老百姓对“长盛”颇有好感。长盛以仁慈之心争取了广泛的人气,得到了村里百姓的好评,生意在当地同行业中一直名列前茅。

“长盛”家族秉承先祖诗书继世,行善积德,扶贫解困的良好家风,一向重视读书科举,广大门庭。从十三世至十八世族,获得“寿官”以上功名的多达42人。其中十六世族人高玉润获武生五品军功。十七世高云岱,20岁考取“附生”后刻苦学医,开设中药铺,专攻中医内、外、妇科,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医。行医的同时,还开办了私塾班,对有出息的孩子免学费,看病不收钱,吃不上饭的还留在家里吃饭,学生们都称他为“慈父恩师”。“长盛”商号的高銮阶1930年还被推举为国民政府日照县参议员。

“长盛”败落在日伪统治时期。石臼所的经济发展和收入主要是靠海吃海,石臼所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港“吃港”。

1938年农历四月,日军侵占石臼所后,各大商号相继关闭,经商者纷纷外逃。石臼前海湾的活港变成了死港,海上除了日本人的军舰炮艇和供给船之外,已无别的船只进出,一切依靠这个港口生活的人,都无饭可吃了。靠渔业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且就是打着鱼也卖不出去,因为这石臼所已是个“死所”,所以渔业也渐渐衰落。

在日伪统治下,石臼所海运及较大型商业活动,全部被日军联合船舶局控制,在商联会统管下,船舶联合局把所有船只收拢起来,归他们调用。1939年日本人又成立了石臼所商会和“大同运输行”,直接受伪县政府和石臼所日本海军司令部的领导,各商铺货物一律由“大同运输行”经运,由联合局经办手续,实行层层提取货物费。日军控制了船运业务后,“长盛”和石臼所的其他商号一样,业务无法正常经营,很快走向了衰败。

采访中,一些八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高銮阶去世后,他的儿子高建一主持家务,此时高家人就靠收取地租维持日常生活,基本上是坐吃山空。由于日本人的压榨和垄断,到了高建一这一代长盛就算彻底破产了。

石臼振兴社区93岁的高智彬老人与高建一是日照县立中学的同学,对高建一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回忆说,高建一县中毕业后,当时的石臼镇立小学缺少教师,石臼所镇长刘瑞舟就动员一些有文化的富家子弟到镇立小学做义务教师。跟高建一同去做义务教师的还有刘光筠(“三合”商号)、刘光培(“西公顺”商号)、刘光连。

1947年石臼所土改前夕,高建一去了青岛,住在华山路12号,依靠从石臼“长盛”带去的钱财维持生活。高建一去青岛后,他的母亲继续住在石臼的“长盛”大院里,据说在土改运动中去世。1948年高建一在母亲去世后回到石臼长盛号住过一段时间。不久又去了青岛,这次去青岛后住在四川路23号难民所。此时 高建一在日照县立中学上学时的教导主任陈厚庵也在青岛,在他的帮助推荐下,高建一于1947年6月参与了半月刊《大华》杂志的创办,但不久就停刊了。青岛解放后,高建一又去了徐州,投奔了他的县中同学,在徐州住了几年,1952年去世。至此。“长盛”的主人们就再也无人联系,无人知道了。

1948年以后,“长盛”的房产收归集体所有,当地政府又将房子分给了村里没有房子住的穷苦老百姓。几十年过去了,长盛号旧址现在是石臼振兴社区(老一村)的居民楼和穿过原址宽敞的天津路。高氏族人现散居于石臼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七村、十一村以及日照周边的乡镇。

“长盛”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然而高氏后裔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他们的梦想。一大批高氏后人凭借优良的家风家训,在日照乃至全国各地都有建树,并创造了无数辉煌业绩,证明了诗书继世、行善积德、扶贫解困的良好家风得以传承。“长盛”从发展到辉煌再到衰败,不仅是那个年代一个家族历史的真实写照,也见证了整个石臼航运业和商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商业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对于“增盛”商号的基本情况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在这里不再赘述。只知道“增盛”创始人为高敬安,也是清末发家,有五桅风船2条,三桅风船1条,土地3顷。其他不甚清楚,请理解。

高氏家族自淄川迁日照有诗为证:

《赴日照石臼所村》

2002年赴日照联系族人修谱事宜族人热情拥护有感。

阳高氏迁日照,海港岸边把家安。

书香门第传家风,人才辈出门庭贤。

注:以上资料部分来源于《高氏家模》文白对照诠释以及日照电视台记者采访记录。

作者简介

张永军,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东港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海曲文学骨干作家,即将出版地方文学散文集《我所了解的石臼所》。

《石臼所记忆》连载:

Hash:18a511b8e3013bf4fe915b857a9b8b1b5de11e7d

声明:此文由 海曲风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