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行当:木匠师傅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从我有记忆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离开家都是看着父亲做木工长大的。父亲懂得很多别人不会的手艺,可以把一堆木头变成床、衣柜、桌子、椅子,父亲还会木雕,而且是浮雕,小时候还会给我们做木头手枪等玩具,在我眼里,父亲无所不能。
小时候只记得父亲很少在家,经常被乡亲叫去做家具,父亲那时吃住都在乡亲的家里,父亲所到的地方最远到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那是母亲的娘家,“男人百艺好随身”也是因为父亲有这般手艺,所以父亲也是外婆外公引以为荣的女婿!旧时,农村人大多只守着几分田地耕作过日子,其它谋生的途径很少。哪家有儿子长成后,便希望他能学到一门手艺。做木匠,就是农村青年喜欢选择学习的手艺之一。
父亲从小跟随师傅学习。旧时,木工师傅一般都不愿收徒弟,一是因徒弟手艺学成另立门户后会与自己抢饭碗,二是不少主家也不喜欢请带有徒弟的师傅来做工,因为带有徒弟,工作加快不了多少,饭餐却是明摆着要多出一份,划不来。所以,能被师傅收下,是够情面的了。
父亲刚刚当学徒的日子是难熬的。刚开始的好长一段时间师傅只是让父亲磨刨铁,磨斧子,以后才让其做粗活、重活,如推粗刨,抡斧削木板边等。别指望师傅用语言或手把手教授使用工具做各样活,只有靠自己细致观察揣摩体会。哪样家具哪个部件该何尺寸,师傅也不会告诉父亲,只有自己去偷偷用尺量好记牢。父亲做徒弟时做工没工钱,每月还得交一定数额的学费给师傅。干活间,师傅可放下手中的活,坐下喝几杯茶,抽一阵烟,歇息一阵子,而徒弟则没这个享受。出门或回家又或转做另一村庄,哪怕路途再远,那近百斤重的工具箱也得由做徒弟的挑着,师傅只空手在后面跟着。
父亲从师二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了师傅的考核,便离开师傅自己购置木工的工具独自出门干活。常用的工具有斧子、刨子、凿子和锯子。刨子有刨粗面的短刨,刨滑面的长刨、光刨,刨身是用叫“黄丝绸”的木料做成的,这种木料坚硬得很,不易变型耗崩。还要置形如蟹身的铁蟹刨,是刨凹面用的,还要有铺棚木板交接处用的“公嬷刨”和做屏风用的边线刨等。锯子有裁木锯、开木锯、杀榫锯、圆锯,做门板、锅盖用的短锯等。凿子的种类和大小型号也不少,看该凿如何尺寸的眼儿选择使用。另外还要购置好手工木钻、墨斗、米尺、角尺寸、凳钳、凳码、锤子、磨刀石等工具。一般的,这些工具装进两只工具箱内,有近百斤重。
旧时,农村一般人家的家具有床,各种用途的桌凳、柜箱、菜橱、门窗、棚、屏风等等。一般人家叫来父亲,要做的家具件数都不少,可以做上十天半月的。这一户做完那一户又叫了去,这样,木工在一个村子往往就能做上一年半载。“木匠师傅么眠床”,这是说,木工因终年外出做工,很少有空在家,就是家中的家具紧缺也没有办法抽空做齐备。
尽管旧时人们生活苦,但主家都会想法子弄些好菜来招待父亲,如磨豆腐,煎几个家蛋,再买些烟酒。完工时,除付足工资外,还会办上一桌较丰盛的宴席作为答谢父亲多日来的辛劳。
父亲的手艺精堪,深受乡亲们的赞扬。随着父亲年纪慢慢变老,还有现代技术的发展,他已经很少再去乡亲们家里做家具了。待在家里偶尔帮乡亲们做修修尿桶什么的,也不收乡亲们的钱,可能他觉得自己的手艺只要还受人青睐,就够了!
刘桂珠,笔名:莫愁。1981年出生,广东省梅县区畲江镇人,广东龙川作协会员,广东梅县作协会员。现在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客家人杂志社编辑。业余酷爱诗歌文学创作,诗歌以感恩、激励、怀旧为主题。作品《木棉花开的春天》荣获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文联主办的劳动美.诗歌情优秀奖!在“中美杯”文学创作邀请大赛中,参赛作品荣获三等奖。“百强诗人”比赛中荣获“百强诗人”称号。代表作获2017年“国学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
Hash:f2e79f9fed6a674031ee014b210009c3e5914a02
声明:此文由 东南沿海消息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