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 这座百年牌楼仍将延续历史的记忆……

悠悠岁月长河,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那些若隐若现的史实或随记忆远去。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在古城上空的一座牌楼之上,尘封的记忆再次被唤起。今天,让我们穿越古今、拨开层层迷雾,一睹曾公祠牌楼的古韵风采。

青灰的色彩、精美的雕花、斑驳的纹路

一种无以描述的古典美、沧桑美、记忆美

有人说,建筑是另一种语言

这牌楼,仿佛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曾公祠牌楼建于1892年清朝时期,是一座五开间“八”字雕花砖砌祠楼。祠楼正中明间高约十余米,面阔约五米四,中间有高约三米五的拱券大门,上部用排列整齐的六角砖拼贴成龟背锦簇拥着一块巨幅匾额,匾额内被后世用水泥砂浆封存,现字迹已不可见。明间屋顶上部有斗拱层层承托,屋顶为歇山并用蟠龙筒瓦覆盖;明间两侧为祠门次间,稍矮于明间,下部雕有鲤鱼、游龙,上部雕有蝙蝠与仙鹤,顶部斗拱与明间结构相似;次间两侧稍间,矮于次间,所用装饰与技法与次间相同。祠门最外侧为八字墙体,与祠门共同组成一个庄严神圣的空间。整个祠门采用磨砖对缝的精湛工艺。

100多年的岁月变迁,100多年的风雨侵蚀,曾公祠牌楼年久失修,上部已经有局部向后倾斜,部分构件老化,局部地方出现裂缝。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与延续,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采用揭瓦落架局部加固方式对曾公祠牌楼进行保护修缮。

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和安全网将曾公祠牌楼层层包裹,此时的牌楼却透露出一股伺机而动的生命力,跃跃欲试、蓬勃待发。

曾公祠牌楼始建于清朝,整体气势恢宏、技艺巧夺天工,细节处尽显精美至极。因此,牌楼的修缮工作是一个异常复杂且极其精细的过程。

●项目组成立牌楼修缮小组并进行明确分工,挖掘、探索、研究、论证贯穿着整个修复过程。

●修缮前对原有建筑进行拍摄,多角度全方位记录砖石具体排列顺序,便于后期进行原位还原及比较。

●修缮中把2000多个构建逐一编号,用支架固定,小心翼翼慢慢剥离。剥离后的构件分门别类进行摆放,每一个构件通过工匠进行手工修复、精心打磨、粘合,再原位复原,对祠门上的细碎砖石也进行收集粘合。

●建立庞大的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详细记录每一块砖石的位置、高度、尺寸、修补方式等内容。

●建立图片数据库,精细记录整个牌楼及重点部位的修缮工艺、修复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下绣花功夫。历保集团在曾公祠牌楼修缮上的精心探索、精细组织、精湛工艺。“匠心铸造、历久弥新”的集团理念,在这里再一次得到深刻体现。曾公祠牌楼保护修缮工作将在九月上旬完成。

讲述着一段历史故事

展现着一片历史风貌

当曾公祠牌楼再次立于世人眼前的时候

那时,一定还会再诉说着些什么….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

Hash:5a3725e79eafce68a30deae4cf0e1670a8f19e13

声明:此文由 秦淮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