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丝灯、台阁灯、禾杆灯⋯⋯在藤田过中秋有多精彩!

编辑:欣晴(415835366)法律顾问:戴启旺 律师

永丰网客服热线:0796-2519900

欢迎赐稿:yfnews@163.com(邮箱)

中秋,请随我去藤田欣赏 夜幕下闪烁的灯彩文化

作者:吴兴

藤田,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这里,山清水秀,山水相依,山环水绕;这里,土地肥沃,宜居亦作,五谷丰登;这里,民风民俗古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烂漫多姿。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藤田人民,祖祖辈辈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创造了许多芳香醉人的民间文化艺术。飘溢着浓郁地方风物的灯彩文化,就像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山花,多姿多彩,争奇斗艳。

园内村,内藏玄机的吊丝灯

陶唐乡园内村的吊丝灯,在众多的传统灯彩中独具特色,灯形酷似古代宫廷里的宫灯,六角垂流苏,六面开窗口,窗口上沿均以牌楼飞檐装饰,每个窗口宛如一方微型的表演舞台,在徐徐的夜幕下,通过持灯人的操作,灯内安装的人偶画面,活动自如,表演得惟妙惟肖。灯里的人偶造型大多是取材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四部古典名著中的精彩故事,以戏剧造型的形式完美地组装在吊丝灯里。吊丝灯外表美观大方,灯里的人偶做工精细,窗口画面逼真,戏剧人物在灯里的灯光辉映下,表演效果真叫一绝。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画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故被列为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

吊丝灯

园内村吊丝灯的传承人吴圣文是位古稀老人,且非常健谈。他告诉笔者,他们村的吊丝灯是灯彩之中的一个品种。吊丝灯在结构上分内外两层,表层仅是吊丝灯的外表装饰,里层还要组装人偶的戏剧画面,表演者制动吊丝灯把柄上的机关,灯里的人偶能完美的表演。所以说,关键在制作吊丝灯里的人物造型。制作吊丝灯工序非常复杂,技艺渋及面很广,制作吊丝灯的师傅一定要具备扎制、剪纸、镂刻、泥塑、木雕、缝纫、彩绘、装饰等各种技能。因此,要熟练掌握制作吊丝灯的一整套技术,没个十年八年时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是不能独立操作的。

传承人吴圣文正在糊外灯架彩

紧接着吴老继续和笔者聊说起了他们村的吊丝灯:有人说,吊丝灯以竹蔑为骨,宣纸为皮,五颜六色,动静相宜,这话不无道理。我们村的吊丝灯兼有宫灯的富丽、纱灯的华美、棱角灯的古朴、走马灯的灵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汲引了地域风俗的独特性和多元文化的广泛性,使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载体。持灯表演的演员都是年轻女性,她们身着民族服饰,在夜幕中摇曳着手里的吊丝灯,制动灯里的人偶,伴随着优美的民族乐器声,翩翩起舞。此情此景,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老圩村,飞檐翘角的台阁灯

藤田镇老圩村的台阁灯也是永丰乡间一种非常热闹的灯彩活动之一,同样也独具特色,历代传承,经久不衰。

笔者行走在老圩村,对台阁灯的叫法很是困惑。就在这个时候,老圩村一位在岗的李姓教师一语道破了天机。原来,农家吃饭的八仙桌,藤田的方言叫“台”,在“台”上用材料装饰成楼阁,理所当然叫“台阁”。

台阁灯是以桌子作为道具,通过大桌子层叠小桌子,在桌子周边装饰成楼阁模样,这是一门非常精巧的民间艺术,做工一定是非常讲究。老圩村的台阁是在桌面的四周蒙上彩布,再就是在方桌的四面用竹篾、彩布、彩纸等材料,捆扎成飞檐翘角的楼阁,装饰成一个小舞台。

在表演时,每个楼阁的画面中,都要安置一至两个三五岁的男女儿童做演员,也就是说,一台台阁中最少需要物色几个小演员。表演前,还要给参加表演的儿童化妆,穿戴戏曲人物的行头。台阁中,所反映的人物造型基本上都是戏剧里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历史上帝王将相的造型。

网络配图

台阁灯也是在夜幕降临以后举行。表演前,人们在台阁里捆绑牢固小演员后,点燃蜡烛,用烛光辉映着里面的戏剧造型。后来,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里面的蜡烛演变成了小电瓶照明。这些物件安装完毕以后,在底层的八仙桌面底下,绑扎两根长木棍(也叫轿杠)。表演开始了,每个台阁由四个身穿民族服饰的年轻后生抬着,在锣鼓唢呐的伴奏声中,沿着村庄的主干道游走。台阁灯所到之处,鞭炮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

夜幕下,孩童们坐在台阁灯里,在烛光(灯光)的辉映下,露出了他们扮演的角色,那情景、那画面真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叫人赞口不绝。

几百年前,现在的藤田镇原先叫彰华镇,当年的镇政府和圩镇街道也设在老圩村里,老圩村的村名也就由此而来。由于老圩村是人们的活动中心,故民间祭祀、剧团演戏、逢年过节的灯彩活动都会来到村里表演。为了迎合“一村一品”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老圩村就自创了灯彩活动中的扎台阁,在每年的正月闹元宵或者中秋佳节中一展风采。人们通过古朴的游台阁灯活动,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人们除了图个节日喜庆热闹以外,还会图个吉利。他们村有这个说法,被选中做演员的孩子会无灾无难,能长命富贵。按照这个传统习惯,只要有符合条件的,谁不想通过灯彩活动望子成龙?老者的一席肺腑之言,让人看到了灯彩活动在民间的魅力。

田心村,红红火火的禾杆灯

藤田镇田心村的禾杆灯,与园内村吊丝灯和老圩村的台阁灯相比,更加显得热烈、喜庆、奔放,场面红红火火。禾杆灯,由于通身插着点燃的线香,又称火龙,又由于火龙活动主要是游走而体现看点,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游火龙或打龙灯。禾杆龙无需语言表达,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闭口龙。

禾杆龙,顾名思义,扎制的材料主要取材于禾杆,也叫稻草。把禾杆扎成一个个小杆帚子,再用竹片巧妙的串联在一起,经过精心捆扎,在下方插一木棍托住,形成高大威武的火龙形象。因为是火龙,通常都是在夜幕降临以后开始表演,在蒙蒙的夜幕下才能呈现出红红火火的舞龙灯场面。

网络配图

禾杆灯虽然属于龙灯之类,但在表演的风格上却与民间的布龙、纸龙截然不同。禾杆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个部分组成。龙头高大威武,趾高气扬,仅重量就不少于150市斤。所以,撑龙头必须是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能担此重任;龙身就简单多了,只由三个小杆帚扎成。由于简单轻便,则由小孩参与,但是,少则也得几百个小孩参加,方能显示出龙身的魁梧雄壮模样,同时,这里面也有全民参与的因素;龙尾又是一个笨重的禾杆体,足足有两三百斤重,表演时由两个年轻后生一前一后支撑,他们不仅要有气力和耐力,而且还要互相配合和经受线香烟熏火燎的考验。

表演之前,禾杆龙遍身都要插上点燃的线香,装点得通身鲜红,火龙的眼睛是用两个手电筒替代,开启电门以后,两道亮光射出,光芒万丈,更显得威武雄壮。长辈们简单的祭祀礼节完毕,随着一声“起龙啰——”的号令声,十八个流星在前面耀武扬威开道,然后是猎猎飘扬的旌旗队伍和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队伍,接下来才是火龙队伍,龙头在前,龙身居中,龙尾在后。火龙在夜幕的朦胧中,浩浩荡荡,红红火火游走在村里的主干道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鲜活鲜活的巨龙,在翻滚,在腾飞。火龙所到之处,鼓乐声,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好一派国泰民安的欢乐景象。

相传,田心村的游火龙缘于村史上一场旱灾,而演绎了一个神奇般的传说。那是沧海桑田的岁月,有一年的秋天,天公整整一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水,塅上的溪流干得见了底,田里的禾苗干旱得枯萎了。在那个什么都很落后的年代,古朴善良的乡亲急得直怨苍天的不是。就在这个时候,村里来了一位白胡子老者,他对族长说,要想老天下雨,解救村坊乡亲疾苦,必须用游火龙的方式,祈求上苍降雨,方能化解此次灾难。老者话毕,转眼间就不见了,族长如梦方醒,断定是仙人下凡点化。于是,老族长急急召集众乡亲商议游火龙事宜。一切准备停当,恰逢中秋佳节,便在村里游起了火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龙灯队伍刚刚散去,原本还是繁星满天的天空,突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不多一会,豆大般的雨点急急下了一个多时辰,稻田灌满了水,溪流也开始了奔流,干旱了的禾苗遇上及时雨,终于起死回生了,生长得更加茂盛。秋收下来,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为祈盼风调雨顺,人顺年丰,每年的中秋佳节,村里都要举行游火龙活动,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一种风俗,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了,形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载体。

网络配图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来看”,正是这些琳琅满目和充满乡土气息的灯彩文化,在这片热土上兴起、传承、发展,牵引着乡风,普乐着乡民,才使得这方土地富庶、和谐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作者简介

吴兴明,男,笔名老农,汉族,195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吉安永丰县藤田镇田心村人。业余爱好,喜欢“爬格子”。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福州军区某部队服现役。服役期间,就喜欢与文字打交道,曾有作品发表在军内外报刊,1977年3月退伍。回乡后,务农的同时,在藤田镇田心村委会工作了近四十个年头,历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连长、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会计等职务,2012年退职。退伍回乡以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弃笔近三十个年头。2007年间,重新开始写作。十年来,有百余篇文学作品发表于《当代江西》、《乡镇论坛》、《文史博览》、《井冈山报》、《登攀》等报刊杂志。

征稿启示

“永丰网”微信公众平台,特邀您投稿,把更多的永丰美图、美文传递给更多的永丰人;投稿请发送到邮箱:yfnews@163.com,415835366

Hash:f3b8bbb0c4a06c59644fe3f90feb454bc7c97968

声明:此文由 永丰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