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峰峰也是一座泉城

作者:许雷雷

作者简介:许雷雷,邯郸曲周县第一中学教师。喜欢阅读和写作,有多篇作品发表在《语文报》《邯郸文学》《邯郸晚报》等报刊。曾获第三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诗歌组二等奖、河北省作协征文优秀奖等奖励。

对大多数北方人来说,泉水是难得一见的。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北方下雨少。不过近一两年来,北方的雨水明显多了起来,今年河南多个地方还发生了洪灾。洪灾是可怕的,但是雨水多对缓解北方的旱情、补充地下水十分有益。

夏天回峰峰,经过南响堂山下的玉皇阁附近时,看到宽阔的公路上到处都是水,低处的水还挺深。骑电动车的人都慢下来,小心翼翼地前行。汽车也慢下来,以免掀起的水花溅到人身上。车来车往,水面上交织着一道道波浪。之前从网上看到过峰峰晋祠泉再次喷涌的消息,我想路上这些水应该就是泉水吧。只是,亲眼看到水势如此之大,我还是吃惊了。

这样的场面在以往是难得一见的。

这里位于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作为交通要道,曾经是前往峰峰市区的必经之路。小时候,我跟父母去市区都是从这儿经过的。我们还到这儿赶过庙会,记得这里的庙会是在过年期间。过会时,路边有很多卖灯笼的,灯笼的花样特别多,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很多人卖风筝,老鹰形状的风筝飞得比真的老鹰还高。旁边就是南响堂山,有几回,父母买了门票带我去山上看石窟,看佛像。可那时候我从来没想到过这里跟泉水有什么关系。提到泉水,我脑子里面就会冒出老舍笔下的趵突泉

待到上高中时,才听老师说起我们这里的黑龙洞等地曾经有过泉水,后来干涸了。听说之后,我不禁感到深深的遗憾,像是丢失了一件祖传的宝贝。

时过境迁,这里的面貌大变。山腰上的住户已经不见,山脚下的平房也拆迁了。路边建设了许多仿古建筑,其中有响堂山石窟博物馆、滏口廊桥等。黑龙洞的泉水在2013年夏天就重现了,现在,南响堂山下的泉水也重新喷涌起来。峰峰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打理完家里的事务,我和父亲、儿子来看泉水。彭城大桥西侧、响堂石窟博物馆旁边、玉皇阁东面、滏口廊桥下面都有泉水在源源不断地喷涌着。当然,要欣赏泉水,最好还是到黑龙洞去。

黑龙洞在滏阳河南岸,神麇山脚下,上方有始建于唐代的风月关。这里的泉眼多到难以计数。

从风月关西侧的通道下去,半路的台阶上就已经满是水了。有的是从台阶两侧的草地里流过来的,有的是从台阶的缝隙里冒出来的。水汇集在一起,哗哗地往下流,形成一级一级的瀑布,煞是好看。哗哗的水声也如音乐般让人心生愉悦。

走下台阶,更是来到了一个泉水的王国,处处都有泉水在喷涌、流淌。

西边的堤岸经过了人工改造,粘着地砖、墙砖。泉水冲破了砖和混凝土的阻碍,闯出一个个洞口,喷涌而出。大自然的伟力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示。还有小股的泉水从墙砖的缝隙里喷出来,形成一条条明亮的抛物线。

东边的堤岸保持了自然的风貌,裸露着陡峭的山岩,山岩的缝隙里也有几个大泉眼。泉水在曲折的石缝中穿行,从岩石上流下来,白花花的,像流淌的珍珠。黑龙洞的泉水也被称作龙洞珠泉,名副其实。水声潺潺,十分悦耳。这情景让我不禁想起王维的诗句——清泉石上流

一些当地人拿着盛矿泉水的桶来这里排队取水,回家泡茶喝。据说,这里的泉水细菌少,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泡出的茶味道也特别好。

不仅岸上有泉眼,水底也有。众泉水汇集起来,形成宽阔的水潭。潭中的几个地方,水在剧烈地向上翻腾,洁白如玉的水花升起又落下,好像一大锅烧开的水。滏阳河得名便与这种情景有关。滏阳河原名釜水、滏水,《淮南子·地形训》记载:其原(源头)浪沸涌,正势如釜中汤,故曰“釜”。看来,虽然时隔千百年,古人和今人看到的景色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有一条长长的堤坝,上面每隔一小段距离便有一块条石。这道堤坝将外侧的滏阳河和内侧的黑龙洞泉水隔开,使得泉水保持了清澈明净的本色。水草多的地方,泉水显出翠绿色,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内侧的水位较高,水漫过长堤上条石的间隙,化身为一道道瀑布,泻入外侧的滏阳河里。人可以踩在条石上漫步,跟泉水、河水亲密接触。

水潭中曾经养着一大群颜色鲜艳、十分漂亮的金鱼。这次没有看到金鱼,也许是因为滏阳河发大水,河水跟泉水混在一起,金鱼们懵懵懂懂地越过长堤游进滏阳河里回不来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些鱼儿会不会想念它们的故渊呢?水中各处不时会冒出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气泡,这些气泡摇摇摆摆升上来,一到水面就消失不见了。

向东去有一个浅的水池,有很多小朋友在里面嬉水,学游泳。水很凉,我把儿子放进水里,他就赶紧缩腿,大声喊:“凉,凉!”最东面是一个深的水池,有成年人在这儿悠然自得地游泳。宽阔的水域,清凉的泉水,这里简直是天下难得的游泳胜地。

即便不游泳,在水边乘凉、玩水、欣赏风景也是很惬意的。听听水声,看看堤坝上流下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望望青山、河流、白云蓝天,正可谓“信可乐也”!

济南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不知道这个“第一”是以什么标准评出的。我觉得龙洞珠泉比它更有魅力。趵突泉有的特点,龙洞珠泉有;趵突泉没有的特点,龙洞珠泉也有——龙洞珠泉周围的山光水色就是趵突泉比不了的。就水量而言,龙洞珠泉应该也是更胜一筹的。

这样的美景吸引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一些文人游览过黑龙洞后,产生了在此地归隐田园的念想。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就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年来剩有烟霞癖,石畔长松好挂冠”。

前面说到的黑龙洞是一个地名,而狭义的黑龙洞指的是一个天然溶洞

传说洞中有黑龙王潜藏,黑龙王本是天上的掌雨官,因犯错被贬来到这里。后来周边大旱,地里的庄稼眼看就要绝收。黑龙王同情百姓,回到洞府把地下的清泉引出来,解除了百姓的灾难。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历史上,真有人在干旱的年份到黑龙洞来求助。他们是来祈雨的,甚至有人远从河南过来祈雨,还成功了。有诗为证——

祈雨鼓山有感

明·河南省彰德府知府左烨

赤地茫茫年复年,不堪民命为愀然。鼓山祈雨才三日,雨井通灵瞰九天。顿使槁苗回秀色,更令晚谷遍甫田。西城有慰丰登望,坐看寒毡列绮筵。

到底是不是黑龙王显灵且不说,单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位知府应该是关爱百姓、体察民情的好官。

现在,黑龙洞的洞口设置了一个黑色的龙头雕像,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黑龙洞所在的位置。黑龙洞深不可测,从里面流出的泉水曾是当地最大的一股泉水。由于地壳变动等原因,黑龙洞干涸了,泉水从其他出口流出来。

峰峰泉眼众多,那么,泉水为何如此钟爱峰峰呢?原来,这跟这片区域的水文地质构造有关。这里的地下有一个奥陶纪石灰窑裂隙含水层,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包括了峰峰、磁县武安涉县乃至河南安阳的部分地区。雨水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暗河汇集到峰峰,在滏口陉形成了广盛泉、晋祠泉、纸坊泉、黑龙洞泉及周边诸多叫不出名的泉水。峰峰也是一座泉城啊!

历史上,由于众泉水汇入,滏阳河水量充沛。那时它是能够通航的,彭城的瓷器等产品可以顺流而下一直运到天津。上世纪70年代,峰峰的泉水逐渐减少,滏阳河也因为水量减少,停止了通航。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工农业用水都比以前增多了。此外,峰峰的地下水还承担了供应邯郸主城区用水的重任。加上天气干旱,地下水供不应求,水位下降了许多。

如今泉水复涌,除了降水增多这个因素,也得益于政府对地下水的保护。如果峰峰的泉水能够长期这样喷涌,滏阳河会不会再度成为一条重要的水运通道?

峰峰地方不大,但是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响堂山、神麇山横亘在这片土地上,滏阳河源远流长,又有大地慷慨赐予的众多清泉,加上闻名遐迩的响堂石窟、传承千年的磁州窑,峰峰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福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怎能不好好珍爱她、保护她,使她变得更加美丽、繁荣呢?

编审:朱世良

Hash:06c39c02c6bdbdf9322d14c15393fe83f0423abd

声明:此文由 燕赵佳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