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族支负盛名的彭姓
彭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帝尧封陆终的第3子彭祖于彭(今江苏徐州市),为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历舜、夏,至商末被商朝国君武丁所灭。亡国后的彭国王族子孙以国为氏,由此产生了中国的彭姓。另外,古代的匈奴、西羌族及南方少数民族中也都有彭姓,也是中国彭姓的一些来源。但出自大彭氏国的彭姓始终是中国彭姓的主流。
春秋战国以后,彭姓子孙开始播迁各地,并先后形成“陇西”、“淮阳”、“宜春”等郡望。陇西在今甘肃境,淮阳在今河南境,宜春在今江西境,这说明,自魏晋至隋唐时期,彭姓人已播迁到中国南北地区。发展至今,在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彭姓已成为名列第39位的人口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9%。其分布甚为广远,而以湖南、四川、湖北3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彭氏人口的49%。
彭姓自元末徙入清远以来,至今已发展到1.89万人,成为名列第50位的人口大姓。其分布遍及市域各县(市、区),尤以英德为盛(9600人),占居全市彭氏人口之半。
连州星子彭氏是最早徙居清远市的彭姓族支,来自江西吉安永新,入迁于元至正四年(1344),开基祖叫庆可,落籍于星子四方村,现已传到第28代,裔孙发展到1500多丁口。连州的另一大彭氏族支来自江西吉安泰和,主要散居于连州、东陂两镇。该支彭氏经南雄转迁而来,曾在南雄珠玑巷定居,至第4代才移居连州,其时已到明弘治七年(1494),开基祖为余广、余宽、余聚、余恋4兄弟,今已发展到5条自然村,计有1300余人。连州彭姓人除上述两大支派外,还有一些小的家族,如九陂长塘新寨彭氏,清末从粤东兴宁迁来,现不到100人;山塘大坳村彭氏,开基祖彭友松于清雍正年间从湖南宜章迁来,历传10代,现有族属20多人。
连山彭氏来自广州四牌楼,入迁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始居连山县城东门外,现以太保莲塘村为集中居住点,计有1800余丁口。连山彭氏族人明代有彭鹗荐以拔贡入太学,后官至阳山县丞、云南水平县知县。清代有乾隆举人彭凤尧,曾任湖南溆浦、安化、善化、长沙等县知县及永绥厅同知;有同治年间拔贡彭统亮任直隶州州判。民国有黄埔军校毕业的彭徽钦,曾任中国远征军第六军55师少将参谋长、广东第二行政督察署保安部副司令。解放战争中,该支彭氏出了一位迫令国民党连山当局缴械投降的人物彭厚望。彭厚望是太保莲塘人,民国27年(1938)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尔后正式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粤赣先遣队、北江第一支队等革命武装队伍,先后担任过指导员、教导员、司令部军需处代主任等职务。1949年12月,彭厚望奉命随部队开赴连山进行解放家乡的斗争。12月8日部队抵达连山太保后,彭即通过电话向国民党连山当局展开心理攻势,敦促当权人物投诚。两天后,国民党连山当局果然送来投诚书,人民解放军兵不血刃解放了连山县城。这是连山当代史上扭转乾坤的一幕,彭的电话劝降成了这场历史巨变中乐为人们传谈的亮点。
阳山有1800多彭姓人,主要分布于阳城、七拱、黄坌、秤架等镇,开基祖分别来自福建、湖南和英德黄花。
彭姓人在英德的集居点主要有黄花、九龙、西牛、浛洸、大湾、石牯塘、大镇、黄陂等地,他们的先祖分别来自福建和广府南海。
西牛花田彭氏最早入迁英德,开基祖彭念三原籍福建上杭,于明正统八年(1443)迁来英邑,落籍今西牛花田,已传到第24世,拥有560余年的徙居历史。这支彭氏繁衍昌盛,裔孙播迁到韶关乳源、云浮军溪、广西腾县等地,人口数以千计,留居在花田村的有800余人,主要散居在花田、弯角、寨下等自然村。
英东大镇、黄陂(今属东华镇)共有1300多彭姓人。据黄陂东水彭氏族人提供的资料称,他们的祖先亦从福建迁来,迁徙的原因是奉诏赴英东垦种荒地,现已传到第23代。
全市彭氏的最大族支在英德黄花。这支彭氏的开基祖从吾公原居广府南海大沥,11岁时随祖父恒心公经商英邑黄花,若干年后颇有积蓄,置买田产300余亩,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择居于黄花鹤塘,并于崇祯二年(1629)建造祖祠宅基,大兴家业。族谱资料载从吾公生育了7个儿子,18个女儿,至第3代有24个男孙。这个高起点的家族经过17代的繁衍生息,迅速演绎成英西的著姓望族。裔孙分迁到阳山七拱,现有其裔200多人,远的移居到云南境内,环近的九龙、西牛、浛洸、大湾等地都有其裔徙居,留居在发祥地黄花的族众逾3000丁口。
黄花彭氏以其独特的宗祠建筑和迭出的人才族星而颇负盛名。
耸立于黄花坑坝寨山上的彭家祠,创建于清咸丰年间。该祠坐南朝北,依山坡筑建,从山脚延伸到山顶,形成住宅、书堂、宗祠三级建筑单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并在多处构建哨楼、炮台、枪眼等防卫设施,整体布局巧妙,组合完善,用材讲究,做工精细。这处建筑群落,东、南、西三面皆悬崖峭壁,无法攀援,只有北面一条路可进出。名曰彭家祠,实为彭家寨,是这个家族用来应对社会动乱的避难居所。远眺寨宇外观,常使人联想起拉萨的布达拉宫来,因有“英西布达拉宫”之誉,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
300多年来,黄花彭氏家族兴旺发达,人才迭出。族人提供的资料称:中过举人的有彭一举、彭泽明;成为监生的有彭士先、彭开先、彭建功、彭惠清、彭名扬等14人;官至知州的有彭家学、彭述贤;此外,还有两位族人官至县丞。
在清代英德,黄花彭氏是一股享有声望的地方势力。史载咸丰年间,英德县城一度为土匪攻占,邑民惊恐不安。当此危机之时,黄花士绅彭宝光、彭珠光、彭应能等人奋起平乱,组织一批乡勇,配合官兵进剿,一举收复县城。时英德知县陶人杰为表彰黄花彭氏家族的功绩,特赠“明义知方”匾额一块。此匾现保存在彭家祠的门楣上,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原清远县地彭姓人口较少,总共只有1800余人,主要分布在凤城、石角、东城、山塘、太平等地,主要族支分别来自南海和英德。
Hash:a3985f14fdc9e93899b022d440bf50ed40f1ed4b
声明:此文由 史志清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