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戎故垒——镇海卫古城
卫城位于南太武山麓,鸿江之滨,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兵戎古城,明朝江夏候周德兴于洪武廿年(1387)年建,其时卫辖六螯、铜山、玄钟(今漳浦、东山、诏安)三个千户所,近万兵力。根《海澄县志》载:城长共八百七十三丈、城宽丈三尺,城高二丈二尺,女墙一千六百六十垛,窝铺二十间,垛口七百二十个,分东西南北四个门。现存墙基四个门及城墙各一段,城外以海为壕,城下倾陡,城内有后山、鼓山、翟山、昭山、仓山,俗称五星山。城外还有酿酒桶头山、土地公山、状似七星散落卫城,合称七星落地。城南还有象鼻山和旗尾山。城南门有两重城门,内城门似“半月形”,称月城。门外有天门宫,宫庙已毁,尚存18尊石雕罗汉。在卫城北门外二里许,有一圆形巨石覆贴崖石上,风吹时微微波动,称“风动石”,旁再有一巨石,上有锁状凹痕,长约一尺,俗谓天锁。传说内藏宝剑天书。城内还有井九十九口密布于卫城之内,水质较优者有七星井与柳树井,城内还有“城隍庙”,终年香客不绝。
镇海卫城纳长流之巨浸,潮汐以奔趋。置身其中,祠、庙、亭、碑颇为壮观,思古幽情潸然而生,登城远眺,东海与南海交接的壮阔海域,岛屿绵邈,舟帆点点,水天一色,实是游览避署之胜地。
(一)兵卫设置的历史背景
公元1368年洪武朱元璋彻底推翻元朝,平定元末各路义军,建立大明王朝。由于元末政治腐败,国势暗弱,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战事纷起云涌,元政府已无力顾及国防防御,致使海寇纵横、盗贼四起,剽掠沿海百姓村庄。盗寇以海为家,易地敛财,所到之处杀人越货,焚烧房屋,鸡犬不留,百姓饱受战祸兵匪荼毒,尤于海疆为甚。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历经二十年稳固王朝政权,同时深感海域国防的不安,即采纳刘基的奏议,制定《军卫法》,自京师到郡县,皆立卫所,巩固国防成为明廷的首要大事。
我国东南沿海、寇盗纵横,根源湛远,自北宋中叶就有海患,时嘉祜四年(1059年)福州知事蔡襄就上书朝廷,奏请“沿海地方教习舟船,以备海盗”。建炎二年(1128年)辅臣李纲又奏请建立水军战舰,巩固国防,杜绝海患。由于历代封建帝王无视民生疾苦,国防意识簿弱,以致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海盗朱聪犯泉州,翌年海盗郑庆犯闽中沿海,乾道八年(1172年),岛夷白铺延(菲律宾人)大掠流鹅湾(漳浦县界)自后岛夷,海盗的侵扰,日益加剧,特别是倭人(日本浪人)开始在我国沿海活动。宝祜六年(1258年)宋延曾下令严禁倭船人入福建境。
元初承南宋末海患为监,曾“择濒海沿江设所22处,分兵阅习,伺察诸盗”,后增至63处,由此可见海患与日俱增,已至不容忽视的地步。
明初,元人退出关外,明廷注意力转向沿海国防。那时日本人浪人、武士横行海上,以贸易为名,经常剽劫航船,并到我国沿海城乡骚扰,大肆焚掠,使我国沿海居民寝食不安,闻警失色。于是海防之议,沸沸扬扬,常腾众口。谋士方鸿谦曾大力主张“倭海上岸,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人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主,可无烦客兵也。浙直总督胡完宪也提出“海防之制,必宜防之于海,犹江防者必防之于江”的论点。这虽是明嘉靖后他的抗倭经验的总结,恰恰证实了朱元章沿海建卫雄才大略的设想。兵书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便是我国历来建设海防思想的基础。
明初《军卫法》诞生,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章派江夏候周德兴到福建实施卫所建设,并征福(州)、兴(化)、漳(州)、泉(州)四府三丁抽一为沿海戍兵,得一万五千人移置卫所。这批兵丁还给黥面当做配军以防逃跑。到洪武二十一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福建5个卫指挥使司(福宁,镇东、平海、永宁、镇海)12个守卫御千户所(即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门、高埔、六鳌、铜山、玄钟),同时建置还有福州中卫所,45个巡检司,约200个烽堠,不久又增设中左所(今厦门)和南诏两个守御干户所。卫所、巡检司、烽堠,还有把截所、巡哨、嘹望,星罗棋布,步步设防,真使入侵的贼寇寸步难行。
镇海卫就是这如火如荼的国防建设中的产物,她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创造历史的源地,她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至今还历历在目,让人们怀着无限感慨踏入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卫去凭吊、去衷思、去振馈、去发思古之幽情。有诗为证:
掩映云林转夕晖,琴出飘泊欲何依?
何山景况犹如昨,城郭人民半已非!
旅馆流莺增客恨,故乡春燕傍谁飞,
鲸鲵同日歼除尽,好踏杨花信马归。
(二)古兵卫规模与作用
镇海卫位于太武山之南、洪武二十年建卫,筑城备倭。并设卫设指挥使司和前、后、中、左、右5个千户于城内,辖六鳌(漳浦),铜山(今东山)、玄钟(今诏安),3个守御千户所、各筑所城。
镇海卫城全部用石砌成,周围873丈,高2.2丈,垣面宽1.3丈,女墙l660垛,窝铺20间,垛口720个,设东、西、南、北四门,后因东门失险常关,另设一个水门,共有五个城门,各有城楼。城外地势陡峻,以海为濠。城内建筑有卫署、所署、经历司署,镇抚厅、学官、义学、文庙、旗纛庙、神祖庙、城隍庙、七星井、罗汉井、镇海预备仓等。城外有天后官、东岳庙、教场、演武亭、将台等。这些建筑是建卫及以后陆续建成的。
初建卫城时,只有3间草房做为卫署衙门。正统间(约1430年)卫指挥同知桂福辟地建卫党,给上司按临寝息之所,又买地易衙前军营创建谯楼,为使司客务栖息之所,他又建旗纛庙,葺城垣,建经历司千户所等6个公署,对镇海卫的建署做出重大的贡献。卫城从此亭台楼阁此起彼落,旗帜鲜明,兵丁穿梭,庙宇轩昂,善男信女游拜不断,显出镇海卫城繁荣气象。
镇海卫的军事设置上承都指挥使司(督府)的统领、指挥。都司是省最高指挥机关,设在福州,直接指挥全省三个卫都司(相当现在地级市军区)。镇海卫城内设有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按明初编制.每个千户所,配备战船10只,每艘编旗军l00名,合兵勇1100人左右,按镇海卫兵员配额是5307名。
至于秩官编制,卫官有指挥使1员,指挥同知2员(相当副指挥),指挥佥事4员(文职人员),镇抚2员(协调军民行政的地方官),经历司经历l员(主管经济),知事l员(日常事务官)。所官;6个千户所各有正千户1员,副千户2员,百户十员,镇抚一员。卫官以下可以任命寨、营、把、游、检等十户所(长)。所有官兵均为世袭制。按明廷军屯制运作官兵待遇:军屯即令海边防卫所开荒种田,规定边寨军战时七分守城三分屯种、闲时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每个军士受田50亩,朝廷给予种籽、耕牛、农具,三年后交纳少量赋税、余者由军士自己建家立业。商屯即由粮商、运粮商在边寨地区募民垦荒屯种、所产粮食交卫所充做公粮,供给守城军士。
镇海自建卫后,在闽南起着重要的战略要塞作用,威镇南疆海防,起着防备倭人和寇盗搔扰,同时保障防区人民安居乐业。
明初海防是由卫所小塞、巡司、烽堠等缜密组成的,水塞和卫所密切配合,共同作战,水塞派出水师负责海上巡警、驱逐、追击敌人的任务。卫所则用雄厚兵力在陆上堵击乱人,使敌人走投投无路,而巡司、巡哨、烽堠则务搜寻、追踪潜伏之敌,及早发现敌情,以便传递信息、汇报所司。由于是明初采用、完善了军屯制、一时取得了明盟的效果、军备充盈,朱元璋曾夸耀地说:我养兵200万,不费国家百姓一分钱粮;所以其时明军斗志昂扬,在海上游荡的倭寇和海贼,势力还相当脆弱,不敢于明军公然对抗,一但遇到明军大舰队,便立即逃遁,隐匿海外,有时也有些拦路打劫,上岸骚扰的勾当,但尚未构成大害。自洪武二十(1387年)建卫起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倭寇抢掠月港止,l62年间,镇海卫防区基本安溢无恙,社会经济逐渐发展、教育文化蓬勃兴起,是镇海的隆盛时期,证明海上防卫体系是卓有成效的。在这期间镇海卫虽没有赫赫战功,却也使倭寇望而生畏、不敢轻犯,为保卫东南沿海发挥积极作用。请看邵庄赋镇海卫诗:
海乡尽道鱼盐富,山郭仍闻虎豹驯。
道兴有待频刻烛,匡时无述愧埋轮。
来朝又渡浮宫海,浪迹如蓬笑此身。
(三)古兵卫浮沉
镇海卫正如一颗璀灿的明珠,屹立在东南海分界处,曾经盛极一时,被史学家蔡闻之誉为东南重镇、门户钥匙,正所谓人以地兴、地以人灵。由于明初固防守疆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得使镇海卫防线甚至整个闽浙、粤海疆一度非常平静。沿海人民得于养生衍息,特别是卫官高明之士,深感知识的重要性。尽管士民都非常关注镇海卫防区的教育事业,但初学还是本地创,并依附于县郡,学子深感不便。经几代人的努力,成化二十一个(1468年)卫指挥使张文上奏朝庭,请建儒学,直至嘉庆4年才准建字立师,校址仍附子佛侧间舍。幸好已经配备教授、训导职办学官员、学校生员无禀,从此铸印铨官,镇海卫设立明伦堂始为官学。学校师生才得到象郡学堂一样的平等待遇,生员人月给米6斗。镇海卫学生可直接选送国子监太学去学习,辖区的学生可在卫学直接考选秀才,可直接参加省考选举人。
镇海卫兴学重教在明朝中期是鼎盛时期,卫学筹建“东瀛书院”,铜山(东山)设“南溟书院”,六鳌设“崇正书院”,玄钟(诏安)设“东瀛书院”。镇海卫“东瀛书院”配有教授(从九品训导师讲师)各一名,第一任教授范英,训导吕大宾为镇海兴教起了重大作用。
每次秋试考选秀才,辖区书院生员,私塾生员,云集镇海城,秀士还分布就近租房苦读待考。久而久之;隆教的红星还专设顶学馆舍,供学生食宿,从而也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镇海卫兴学重教、名冠闽中,明朝从卫学中进士就有35名、文举人85名、武举人清(朝)13名,余者贡生明朝95名,还有荐辟、恩生23名、加上清初裁卫前进士举人数十名,可谓人才济济。入士为官,遍布全国各地。学术卓有成效的在朝在野更是不胜枚举:如理学家陈真晟,名宦周瑛等人、深得学者的赞赏。
镇海卫全盛时期驻军5600人,分派防地后、还有l300人,合使、司、所、衙门家属、民众,尚有近万人,堪称闽南重镇,人烟辐集,带动役夫贩卒,消费日增。整个地区柴米油盐,供不应求。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制令军分军屯田,镇海卫共屯田57顷79亩7分。屯田四处:左所屯田在南靖县归德里,右所屯田在龙溪县十二三都神仙尾,中所屯田在长泰石铭里,前所屯田在龙溪县十二三都寺国林。军士根据编属分赴屯田所开荒造田、建家立业、战时应征。
镇海卫的建设,大兴土木,粮响开支浩大,带动了极多的商业机会,镇海卫的东门是下海要道,又是文庙、之官云地,很快成为一条繁荣的东门街。其时店铺林立。随着卫所建设完善,城外建设增多,教场也从城内迁出,建在海头埔(南门城下),因此又开辟了南门街。同时又在海头埔建成通关口岸,过往船只在此报关换文,给商旅提供了方便,就地点货赋税,也减少税银流失。海头埔很快成为商旅和货物的集散点,其时商者之着骛,海头埔也顺其自然成为该地区墟市。
镇海卫做为隆教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很快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迅速暴涨。为了解决沿海军民用水,镇海主要以取地下水为用,据载,镇海共挖99口井,其中以七星井、柳树井、罗汉井为最,解决近万人用水,在此悬岛,真正可大书特书,从而也看出其繁荣风貌的一斑。
随着明王朝日益积习的封建腐败和屯军的弱点,特别是时间的消磨;朝廷在国防建设上没有新的应对举措,军士建家立业后安溢生活,其子孙辈已无斗志,守卫经常应征无人。新抽余丁充数也常散逃。城卫的旌旗号鼓、晏无声色,兵丁佩鸣铮响也荡然无存。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处在极度的松散状态。
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十三日夜,饶平人张琏率寇从镇海卫城水门潜入,官军毫无戒备,卫城随告陷落,混杀中军民四处散落,贼见人就杀,同时烧掠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尽管出现很多兵丁、烈妇徒手搏斗的悲壮情状,但城破家亡的悲惨局面,可想而知。
对于寇乱的记载是多次的,说:本卫东门外有石如犬,南门外罗汉庙的石烛、北门后山石如鸡,故有东门开,石狗吠、金鸡啼、石烛光、有贼来的说法,故东门常闭,另辟一个小门下海、俗称水门。这个传说讲明卫军是多么消极和麻痹,以致如此惨败。
明王朝在他没落的黄昏,构思了迁界的坚辟清野策略、消极巩固国防。其思想策略延续到清康熙、决定将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徒入内地30公里,令下,尽烧民房,片石不留、人民挚妻负子颠沛道上,死者无数,镇海卫暨六鳌、铜山、玄钟同日毁灭,无一幸免,同时还大起民夫折垣毁屋;公署、寺庙全都付之一炬。又下令砍树、挖壕、设守界、越界者斩、杀人无数。在此惨烈的情况下,镇海卫做为东南屏障,顿时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缕悠烟。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正式下令裁街,从此镇海卫就成为历史名词,逐渐被人遗忘。
(四)镇海卫文化遗产
镇海卫做为东南历史名城,曾经显赫一时,尽管历受过几次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清康熙平台后,离开家乡的卫民陆续回藉,重建家园,荟本原址,草创恢复旧貌,虽无昔日繁华,但也抢救保护了大量的文物资料。
镇海做为古卫,仕游在外很多,据史料载,镇海总共有姓氏百家,至今仍留30多个姓氏。屯田的军士多散居于:龙溪、南靖、长泰、龙岩。明末初更朝时,依附郑国姓迁徙台湾、金门的居多,下南洋到东南亚的人也不少。
镇海卫的地理气势、坐太武东面南大海,素有悬岛之称。左有鼓山、右自旗山。整个地理形象,如卧象投江。山势分野属牵牛婺女,有七星下地之形,俗称五星奎集,指卫内后山、鼓山、曜山、昭山、仓山等五个山。古代军事家对于地理形势甚有研究,除易守难攻外,还需阴阳配置,好让驻军有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卫建后,经历代文人墨客,依照自然风光,易号命名,成为风景圣地。
镇海自建卫后,依照地理气势,因地而建,因人而建,因事而建的史迹有:镇海文庙(卫内)、城隍庙(城内)、文公祠(城内)、乡贤祠(城内)。城外有关帝庙、马祖庙、佛祖庙、罗汉庙、旗碡庙、东岳庙。祠庙之盛,可谓至极,体现封建时代人民祈望风调雨顺、福泰安康的愿望。她们只能把这一良好的愿望寄托于神明和贤人。
卫经300多年,出现了很多的人物和事迹,古时以坊表褒扬之,其最多有名宦、烈女,节妇坊表。坊表以柱石无盖结构、阙于溢号,多建于市井或大路显眼处。镇海卫比较著名的坊表有理学名宦坊、在卫城学宫右,为陈真晟、周瑛立,颂德坊在卫城北门外,为黄日瑾平修岭路立。世阃坊,在城内南门街为都指挥使,徐兴、徐麟父子立。名贤坊:在卫北门姑垅社口、为鄱阳谕陆幼廉立。经上号称镇海五坊,一时传为佳话。其余如烈女、孝子、节妇、迁士坊等布散落,已荒毁,保留较为完整有漳州市尾古东门街为举人陈让、胡莹、陈跃、王豫、戴和、蔡靖、宋球同林立的坊表,至今还为人以传颂。
镇海卫的街市,楼台、桥、丘墓由于年代久远,几易其建,已不成型,值得一书的是屿、礁、石、井等自然风貌和实用设施,还保留较好。如屿:有东镇屿,在卫东海面,南镇屿在卫南海面,衬托建卫的“东西日月明”颇为形象。较出名的礁有将军礁,俗称鸡心礁。在卫东北面,有水底石骨之称,内接乌鼻头山,后连东镇屿里许,潮长则绞、潮退则明,晴明则露,阴晦则迷,又名浮沉渊,半洋州在水底,东接边龟岭:西连南岭,如遇风晴,可见白浪一条,一百余丈,号为白玉带礁、见者叹为壮观。
镇海负太武山,面向浩瀚大海,其山伟岸嶙岩,怪石峋嶙,较出名有称弥陀石,棋盘石、涅磐石,烟霞石,马蹄石、香炉石。在镇卫北的风动石,石高数丈,阔十余围、如遇烈风则摇、令人以肩迎之亦摇。下有石盘可以坐眺大海,观牧童唱归,渔舟飘摇,甚为逍遥。风动石的两边有石亭、昔日骚人饮酒下棋之地。亭额横出“石宝藏春”四字。内有石洞,寒气袭人,相传为黄廉宪所营造。
镇海卫的石碑林石刻也相当出名,很多名宦游览镇海卫都有抒怀留墨、镌刻于大石。如“万丈丹梯”、“东南屏障”,巨书留刻于太武山上,颇为壮观。各处祠宫庙宇、均有立碑传,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史资料。又如明万历年间卫人涂一棒撰写的“颂萧公祖鳌正祀典碑记”(在圣庙里左侧),是为较早的碑文,该文概括了镇海的地理气势、设卫的精确时间。给史学家为建卫时间论证提供宝贵的依据。
镇海自建卫迄今已有650年的历史,追昔抚今,令人感叹不已,几度衰亡。正应建卫者江夏候周德兴的谶语诗:
白象投江似龟形,五星奎聚镇皇城。
铁甲将军沉海底,两屿东西日月明。
百八年来遭一劫,回朝会合拥公卿。
能文能武大清阻,建国兴邦冠世英。
谶语本是言语含糊,解释多端的巫术预言、隐言,但此诗在镇海隆教影响很大,流布甚广,诗意简练钩勒镇海卫的地理气势,还隐藏着“百八”遭一劫,“大清阻”等意。按佛书解释“劫”字乃言:“天地成毁为一劫”。镇海卫自明洪武二十年建卫,清顺台十八年迁界随城而废。其间即自1387年至l661年,共274年。谶语所谓“百八年”,或指明世宗嘉靖四年(1561)饶人张琏破城一事。距建卫期间共174年,约略相近。“大清阻”或谓清顺治裁卫毁城一事,恰好解合,民间俗传甚广,相信百八年一兴。其实谶语对重要的地理兴衰的预言是相对论的,一个地区的兴衰有它的自然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人为的创造和挫折都会产生衰史。并不奇怪,更非天定。
镇海裁卫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政治体制两度剧变,部分胜迹十分珍贵,新中国诞生后,加强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威镇海疆,给卫城增添新的光彩,镇海卫被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历届政府极其重视古卫的保护和建设,沉睡的古卫即将焕发更加灿烂的辉煌。
链接:镇海城隍庙(黄剑岚)
镇海城隍庙位于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距离龙海市府所在地60公里。城隍庙建于镇海鼓山前,建筑为单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城隍庙在镇海卫城。镇海卫城在原漳浦县二十三都,太武山之南,鸿儒江之上。镇海卫在兴盛时期,武备精良,文教发达,市廛富庶,是中国东南的一个重要海防基地,也是福建沿海的一个文教名区。迨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划归海澄县管辖。
镇海城隍庙兴建时间,见清乾隆十七年《镇海卫志·祀典志》:“镇海城隍庙在卫治东北。明正统十三年建。顺治迁界焚毁。至康熙初卫众重建。”卫治,所指即镇海卫指挥使司所在地。镇海卫是明初在福建沿海建立的五卫之一。卫指挥使司就驻在镇海。洪武元年,朱元璋初即位,就命令入闽将士在布政使司和漳州、泉州、兴化三府的9治所置卫,整修城垣,派兵戍守。洪武二十年(1387年)派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督建卫所,到洪武二十一年,就建成福建的镇海、福宁、镇东、平海、永宁5个卫指挥使司。总之,明洪武二十年四月,由明太祖派遣的特使江夏侯周德兴建成镇海卫城,到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388年3月12日),始置镇海卫指挥使司。传统习惯,建城必须建城隍,以护城之安宁,卫是军队编制,以军事行动为主,因此时隔60年后始建城隍庙,终至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成。这在一城建成之后时隔如此之长时间才建城隍庙,实属罕见的事。镇海城隍庙,主祀城隍爷,两边配祀是壁画四大金刚。敬拜镇海城隍庙的多是本乡民众和附近漳属各县乡民,以及泉州、厦门、台湾香客。
镇海卫初建时,驻扎官兵5000余人,加上地方百姓,人口众多,历史上称“万烟”。城隍庙建立后,沿海民众敬祀者甚多。但入清之后,清廷与郑成功反清武装长期对峙,为截断沿海人民对郑军的接济,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廷下令实行海禁。复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采纳黄梧密奏所谓《灭“贼”五策》,决定将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溪河竖栏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顺治十八年九月,清廷下诏宣布大规模迁界。十月,福建、浙江、广东、江南4省近海处各移内地30里。下令后,就将民居放火烧毁,片石不留。龙溪自江东至龙江社以东,漳浦至梁山以南,双镇以东,至镇海、六鳌、铜山,海澄自一都至六都,诏安自五都至玄钟,皆为弃土。清廷大起民伕,毁屋撤垣,公署、寺庙全都付之一炬。镇海卫城同日毁弃,城隍庙同时被焚毁。
清顺治末年惨毒的迁海浩劫,镇海卫军民深受其害,幸亏第二年改朝,康熙初年,镇海民众才在废墟上重建城隍庙。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下令裁卫,镇海卫从此不复存在,但城隍庙却无法从老百姓心目中消失,人们仍然奉祀。
城隍庙经历代修葺,庙前存有“城隍”藏头联“城卫昔时见惠;隍灵今日闻人”一幅。前柱联一:“龙出镇,直上千丈;溪入海,横流万方”,又前柱联二:“纵观水天一色,横看山云万景”。民国31年(1942年)又进行修葺,在楹联“镇内镇外镇宇宙;海上海下海乾坤”旁注“民国壬午龙溪县自卫三中队少校中队长刘继光拜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总投资31万元,对城隍庙进行翻修,全庙焕然一新。现拥有主庙和室内戏台、露天戏台、广场,总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同时,新筑东、西两个山门,东山门筑在临海处,站在东山门上,遥望东方,海水苍茫碧绿一望无边,并由镇海旗尾山向东延伸,与台湾省浊水溪相连,两地连结线即为东海、南海的分界线。放眼极望,眼底是东、南两海分界处的奇观。东山门上悬挂“雄镇海疆”匾,巧嵌“镇海”地名,配以楹联为“山水一弦,南海东溟分界线;风云千仞,左营右寨靖氛尘”。西山门铺设台阶,拾阶而上,山门悬挂“威灵显赫”匾,楹联为:“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判语总无私”、“威固边陲,明祖设防千里海;灵矜黎庶,城隍流惠万年烟”。伫立于西山门高处,向西南方向望去,正是壮观的隆教湾,洁白如莹的沙滩,湛蓝的海水与海沙接吻,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是一个宁静的游泳和游闲休憩的好地方。
龙海县人们政府于1982年6月将镇海城隍庙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经龙海市人民政府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
链接:镇海卫(七律)
分巡道邵庄浙江人
万里闽天景象新,世平何处不阳春。
海乡尽道鱼盐富,山郭仍闻虎豹驯。
遣兴有诗频刻烛,匡时无术愧埋轮。
【注】录自乾隆《海澄县志》艺文志。自谓匡时无术,自愧埋轮之志,正是有良知而尽心尽职、存恻隐而安良除暴之反映。(李阿山选注)
来源/龙海市图书馆
编辑、阅读推广/林丽辉
监制/黄彩明
Hash:8a8933d19a53db95d70b730a91c26b53c1eff312
声明:此文由 龙海市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