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拯救河源曾氏百年宗祠堂联文化,有望得到您的资助!

项目地点:广东河源源城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

项 目 背 景

黄子洞曾氏宗祠及其客家围龙屋位于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宗祠坐西向东,是河源市区范围内仅存为数不多的客家围龙屋,据《曾氏族谱》记载和当地文物普查员多番考证,该宗祠始建于清朝雍正11年(1733年,癸丑年),迄今已有284年的建筑历史了。这座清代客家围龙屋相对保存完整,是河源市区曾氏宗祠唯一最古老、最完整、楹联堂号最多的古建筑遗存,曾氏后裔曾于2010年斥资重修。如今,河源黄子洞曾氏宗祠的正堂门(大门)和中堂现各留存有一副堂联,分别是: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东鲁传经绵世泽,南丰修史振家声。

据《曾氏族谱》记载,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后裔,从山东武城路南迁散居至福建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其中广东河源黄子洞曾氏宗祠系秀华公当年在源城区(原河源县所在地)立基创业所建。据族谱记载,秀华公的父亲一成于兴宁娶刘氏为妻,生下师市、师城2子后,当年为迫于生计而抛妻别子,南下经商,并客居于河源黄子洞,续娶邓氏为妻,生下秀华公。之后,一成公又离别秀华公母子,继续南下至惠阳地区(现为惠州市)良井镇经商,并再娶范氏为妻,生下学圣、学贤2子,最终客死于惠阳良井。秀华公母子在河源黄子洞定居后,部分后辈子孙复迁紫金县(现为江东新区)古竹镇蓼坑村、榴坑村,至今近300年历史,传承了10余代人。秀华公在河源定居后,当年遵从祖辈遗训和教诲,将先祖曾子和历代先辈千年遗传下来的楹联堂号以及曾氏家训,一并请人雕刻并悬挂在宗祠的多个门楣上,以此激励后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奋发有为,为宗族争光、为国家效力,且将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曾氏后裔得到继承并代代相传。宗祠内当年悬挂有众多楹联堂号以及曾氏家训,这也是河源黄子洞百年曾氏宗祠的一大特色。

据曾氏祖辈口口相传,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后,河源黄子洞奠基始祖秀华公留下的曾氏宗祠以及古建筑客家围龙屋一座,除遗存有正堂、中堂的堂联外,因祖屋遭遇长年的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其余木质制作的楹联和堂号已腐朽散失,据传黄子洞曾氏围龙屋还有以下多幅楹联,一:武城世德,沂水家声;二:南丰世泽,东鲁家声;三:武城世泽,三省家声;四:道承东鲁家声远,业继南丰世泽长。此外还有木质匾额制作现已难以找回的堂号有:三省堂、忠恕堂、追远堂、鲁国堂和武城堂。

上述这些楹联堂号亟需重新雕刻和制作,并悬挂于宗祠和围龙屋相关的住房门楣上,同时对外开放展览,以弘扬曾氏世代传承的好家风。

项 目 预 算

为让百年宗祠楹联堂号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除现有留存的2副楹联外,拟对腐朽坏烂或遗失难以找回的4副(8幅)楹联、1个匾额和5个堂号重新进行雕刻,并邀请知名书法家题写楹联、堂号,由专职师傅雕刻,同时将修复的楹联堂号永久悬挂在曾氏宗祠里,免费提供给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观赏。

(附)雕刻修复曾氏宗祠楹联堂号项目预算表:

项 目 执 行 计 划

该项目计划分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是邀请有资质的建筑专家及文化学者前来现场指导,对修复黄子洞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第二阶段是待专家确认后进行修复雕刻其余曾氏留存的楹联和堂号,同时邀请知名书法家题写楹联和堂号;

第三阶段是邀请专业师傅进行雕刻楹联堂号,并悬挂在宗祠内供游人观赏;

第四阶段是做好宣传推介工作,让曾氏楹联堂号这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广和传承。

上图:黄子洞曾氏宗祠在河源市区范围内的地理位置;

图为:河源市区黄子洞曾氏客家围龙屋;

图为:2010年修缮后的曾氏宗祠一景;

图为:曾氏宗祠里的祖牌;

图为:黄子洞曾氏宗祠正堂大门的楹联;

图为:村民在抓紧时间修缮黄子洞曾氏围龙屋;

图为:中国古村之友发起人汤敏(上图举手者)和当地文史研究人员在考察黄子洞曾氏宗祠文化;

图为:围龙屋内的古巷;

图为:曾氏围龙屋因受长年风雨侵蚀,里面的民房墙壁和瓦面破烂不堪,亟待修缮;

图为:河源市区围龙屋内唯一的一株百年古树——苹婆,相传系迁居河源市区的曾姓始祖秀华公所栽;

☛☛☛ 关于我:

我是河源市区曾氏古村客家楹联堂号文化传承中心发起人曾立辉,也是河源市区源西街道办黄子洞村村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源人,我对河源的客家文化尤其是曾氏楹联堂号文化情有独钟。我又是一名厨师,多年来,每当我看到曾氏宗祠里的楹联堂号因无人管理而日渐消失时,心里感到特别的难过和不安,于是我便和黄子洞村金钩自然村村长曾国兴一起有了拯救客家古村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文化遗产和修复古文物的迫切之心。当然,我也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财力物力难以完成,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为拯救客家古村曾氏宗祠楹联堂号文化遗产,我呼吁与自己一样热心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所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咱们一起来,更精彩!

(手机号码:138 2780 8777)

↓↓↓ 点击“原文链接”进入倡议募捐页面

Hash:6592bc0ad17b9e33ab56bb334351dfe49f9630c4

声明:此文由 最河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