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文化缘何落户陇西?

关注

公元 2004年 8 月 5 日, 对陇西人和李姓人来说,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 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来陇西拜谒先祖, 并在“李家龙宫”亲笔题了:“五湖四海, 共建华夏”几个字。很快, 一个沉寂多年的话题重又浮出水面:李氏文化发祥地为何在陇西县, 而不是天水临洮或其它地方?

右一(李肇星)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 皋陶为李姓血缘始祖, 利贞为得姓始祖, 利贞数百年后才有李耳, 李耳生子四人: 崇、辨、 昭、 玑。李崇任秦陇西守, 为陇西房始祖; 李玑定居赵郡, 为赵郡房始祖。后来, 由于兴起于陇西的李唐王朝空前繁荣,“陇西李”渐为李氏主流。在漫长的岁月中, 李氏本枝日繁, 瓜瓞绵绵, 繁衍至今。历代李氏人才辈出, 仅唐朝就有李世民、李靖、李白、李贺、李朝威等著名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者多达 60 余人。 ”李氏如此显赫的地位和辉煌的成就, 使李氏在唐时就已萌芽为一种文化形态。而今, 全世界李姓已“高达一亿多人”, 各行各业, 英才济济,“ 以实业家为例, 香港八位李姓拥有资产 158亿”。同时, 李氏文化也蔚为大观, 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1995 年李氏文化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藏传佛教文化, 并列为“甘肃四大文化”。

左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

“ 陇西”与“李氏”的亲缘关系, 当从唐人先祖李虎算起( 后文有说明) 。至唐时二者结合更为紧密, 遂有“天下言李者称陇西”之说( 郑樵《通志》), 也才有今天“陇西李氏文化”的提法。应该说明的是, 此处的“ 陇西”当指古陇西郡, 秦设唐废。《辞源》释: 陇西郡, 包括兰州、陇西及天水等地, 秦汉时郡治在狄道(今临洮) , 三国魏、晋、隋、唐均在陇西。有了这一条, 又有《李唐祖籍在狄道——今甘肃临洮》一文,“ 李氏文化归临洮”似乎可以成立。另外, 据《大唐国谱》载: 唐开国皇帝李渊是陇西成纪人(今属天水) 。又因历史上天水李氏英豪众多, 其中包括李渊李世民父子和李广等人, 再加上天水有各级文化名胜 169处( 赵振涛《陇西李氏之乡——天水市》) ,“天下李氏归天水”一时呼声很高。《浅谈中国李氏文化与陇西郡望》( 李万禄)中写道:“ 陇西郡望, 也趋向于陇西成纪县。”《海内望族——陇西李》(李吉) 中写道:“ 所谓‘一干六枝’ , 当首推成纪李氏, 此为陇西李氏之主干。”香港《商报》也刊有《陇西李氏之乡——天水市》一文。

左一、左三(世界李氏宗亲理事长李文龍、李常盛)

尽管如此, 李氏文化最终还是落到了陇西县, 不少人提出质疑, 为什么? 我想, 原因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今陇西县与古陇西郡在名称上的同一使陇西县成了陇西郡的代称

“ 言李者必称陇西”(《氏族略·以官为氏》) , “天下李氏出陇西”的说法, 始于唐朝, 历代相沿不改。海内外李氏宗亲都供奉“陇西堂”, 自称“ 陇西李氏”, 对“ 陇西”二字怀有无限深情。因此, 对“ 陇西李氏”的任何改动, 都将在他们的心理上和习惯上产生极大的不适应, 甚至他们根本不能接受。现在, 陇西和李氏已合而为一, 无法分开。又由于陇西县曾长期为郡治, 所以, 在陇西郡不复存在的今天, 陇西县理所当然地成了陇西郡唯一有资格的代称。福建李希凡在《陇西李氏文化感言》中说得好:“ 虽然, 历史的陇西内涵与当今陇西内涵不尽相同, 但是,‘陇西’这一名号, 李姓人耳熟能详, 无可代替……陇西毕竟是全国仅有, 又确实处于古陇西的概念之中。”

二、“ 李家龙宫”和“陇西堂”是李氏文化起源于陇西的最好历史见证

唐初, 太宗皇帝修《氏族志》时, 以李氏为天下姓氏之冠, 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 以“ 陇西堂”为堂号, 并在今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修建规模宏大的宫殿群为李氏宗祠, 御笔亲书! 李家龙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道霞曾考察过) 。这样, 李氏在陇西就初步具备了某些文化内涵。虽然后来陇西李氏遍布四海, 但都情系陇西: 闽、 粤和港、台、澳及东南亚的李氏同胞, 家家户户都有“ 陇西堂”匾额,“ 陇西”二字成了海内外李氏族人最醒目的标识。今天,“ 李家龙宫”和“陇西堂”已是陇西县的文化品牌, 也是李氏文化在陇西县起源的历史见证。

三、陇西县的历代李氏名人和现存的李氏族人活动的遗址遗迹也是李氏文化繁荣于陇西的有力佐证

《巩昌府志》载: “仁寿山在城南一里 ……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和《陇西县疆域(陇西幅员图)》亦有记载。《中华姓氏通史》载: “李贺, 陇西人。”旅居美国的罗锦堂博士的《唐代大诗人李贺之墓》认为李贺墓就在陇西县。就连李贺本人也写有“莫信笼媒陇西去”、“陇西长吉摧颓容”等诗句。他的数十首乐府诗自署:“陇西李贺。”唐代大诗人李白自称: “白本陇西布衣, 因家于绵。”《巩昌府志》载:“李白……后迁南安(今陇西) , 复客广汉。” 1938 年,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和王树民先生来陇西考察过“太白井”和“ 太白故里”。除此而外, 陇西县籍的唐代李氏名人尚有: 宰相李石、尚书李蔚、侍御史李中敏, 《柳毅传书》和《柳参军传》的作者李朝威,《南柯太守传》的作者李公佐, 《续玄怪录》的作者李复言。清代还有《榴花梦》的女作家李桂玉。

今陇西县境内, 李氏族人活动的遗址遗迹有: 李家龙宫、陇西堂、李贺墓、李贺南园、太白井、太白故里, 李翱的读书堂(今城关一小内), 为李揆、李观、李益、李翱、李贺修建的“五李亭”(今陇师附小内) ,“托塔李天王”李靖之庙也曾在境内翠屏山。

四、有关历史文献为李氏文化发祥于陇西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广东梅县李氏大宗词所藏李氏族谱载:“五十五世祖虎公, 显妣周氏, 公名克权, 为魏将军, 受封为陇西公, 李氏陇西之名由此。”据考证: 李渊任陇西公时, 就坐镇郡治( 今陇西县) , 由此出现了“陇西兴唐”的说法。《唐书世系表》载:唐高祖封李世民为陇西郡公, 唐太宗封李博义为陇西王。李琮为襄武王, 唐高宗封李颖为南安王。他们统治的核心地带就在今陇西县, 因为南安、襄武分别为汉置郡名和县名, 治所都在今陇西县。

史载: 公元前 114 年, 汉武帝把陇西郡东北改为天水郡。公元 292 年, 晋惠帝又把西部划给了狄道郡。此后几百年, 陇西郡即与天水、临洮不相关了, 萌芽于唐时的李氏文化自然也与上面两地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唐代陇西郡属陇右道渭州, 仅辖四县: 襄武、陇西、鄣、渭源。今陇西是其中心地带。《中华姓氏通考·李氏》也提到: “李氏子孙走得再远, 都可以溯源寻根, 追至陇西(今甘肃陇西) 。”并且明确提出:“唐时的陇西概念, 当指今日甘肃东南部以陇西县为中心之地。”

五、对“ 天下李氏出陇西”的普遍认同是李氏文化落户陇西的强大支持

李甲中先生在《三陇李氏渊源考略》中写道:“中华民族李氏绝大多数属于陇西房后裔。”台湾《李氏源流》“ ……足证李氏宗祠肇始于陇西。” 1992年 8月 27日《人民日报》刊登《李氏根基在陇西》, 其中说:“ 经有关专家多年考证和掌握的大量资料证实, 李氏根就在陇西。” 1994 年 7月 31 日,香港《商报》刊有文章《李氏“ 根” 在陇西》。许玉泉也写有《天下李氏“根”在陇西》一文。1996 年 10 月 20 日《南洋商报》刊登了《李氏发祥地——陇西》和《根在陇西》两篇文章。四川《庆符李氏族谱》载:“ 相传吾家籍隶陇西。”还有《李宗仁回忆录》中称: “祖先是陇西人”。外商李荣光先生说: 自己家谱头一句是“ 祖籍陇西”。1987 年, 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德称自己“远祖在陇西。”同年, 日本富田秀子( 汉名李秀莲) 来陇西县敬谒祖先, 台湾六名同胞也自发来陇西寻根。1990 年, 以李坤一为代表的李氏宗亲总会敦睦访问团来兰州时, 表达了对陇西的向往之情。1991 年, 台湾世界李氏宗亲总会提出: “ 李氏源于陇西, 为溯源归宗, 应推动在陇西筹建世界李氏宗祠。”海内外李氏宗亲建筑和楹联中, 常有“ 陇西”二字。《李氏家歌》和《李氏宗亲总会会歌》都提到“陇西”。在广西玉林等地, 凡是李姓人家, 经常在雨帽和家用器物上标有“ 陇西”字样。“ 在马来西亚, 凡是门上题有“ 陇西”的, 一望使知是李姓人家。”

诚然, 上面提到的“陇西”, 也许个别指古陇西郡, 但陇西郡毕竟已成历史, 所以“ 陇西”的所指, 将逐渐单一化为陇西县。

六、陇西县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使其成为李氏文化最佳的落户之处

历史上, 陇西是古丝绸之路重镇, 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时起, 历代均有建制, 尤其是魏隋之郡治, 盛唐之道治, 大元之总帅府, 大清之“省会气魄”( 顾颉刚语) , 使陇西县曾经长期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如今, 陇西县交通便利, 316 国道和陇海铁路均贯穿全境; 经济繁荣,年财政纯收入早已逾亿元; 文教发达, 高考连续五年稳居全区第一。这样的陇上名县, 代表李姓族人郡望, 论情论理,当之无愧。一位李氏族人来陇西后不无感慨地说:“ 这里山川形胜壮美, 伫立仁寿山上远眺, 远山围障, 渭水环绕其间,不知何处进, 何处出, 确系风水家们所称王者之地, 由此博得一代英豪唐太宗定此为祭祖之地, 是令人信服的。”总之,陇西作为李氏宗族的共同标识和世代相袭的郡望, 其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地域的名称, 而成为一种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它已与李氏文化融合在一起, 不可分割。把陇西县确定为李氏文化的发祥地, 不仅有根有据, 而且名正言顺, 是众望所归。

编辑不易

Hash:efe2e53fd484137d2ec7da8dac76768f0ccb3803

声明:此文由 李氏家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