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五龙

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川阆中的天宫镇五龙村没有大山大水,却有“仙气”和“灵气”。

隋唐时期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是最早给天宫镇带来“仙气”的人。相传他们在玄学、地学、易学、天文学等方面造诣深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可推算自己和他人的命运,堪称奇人。今天,五龙村民又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灵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理事,重庆市大足区作协副主席,公开发表作品百万余字。

曾经,五龙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有名的贫困村。村民收入不高,愁吃愁穿,住房破旧,发展无望。好在这里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搞旅游的好地方。于是,村民修路、架桥、修电站、修蓄水池,引种优质特色果蔬,探索出新的发展定位:靠山靠水,靠这里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建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个个沃柑园、蔬菜园、瓜蒌园、辣木园、水产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五龙村在碧蓝的天空下,迅速生长、拔节、繁茂、开花、结果,散发出勃勃生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周边市民便相约来这里放松身心,体验农耕。

现在的五龙村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建成了新村聚居点、村委会、游客中心,热闹程度远胜以往。村民们也走出破旧的房屋,住进了风貌别致、风格独特的民宿院子。他们把五龙村的过去与现在,官家山、龙石河与农家人世代耕种的原野、栖息的居所和谐统一起来,造就一处世外桃源

走进一户人家,只见一位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看见我们进院,她忙用浓重的川北口音热情招呼:“女娃子,快来坐……”

老人说,是政府帮她家建起了大房子,开了民宿。儿媳妇去地里采摘新鲜果蔬,她留下看家。从她的笑容里不难看出,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民宿住了一晚,次日清晨,被鸟鸣声唤醒。站在窗前,只见山间的几缕炊烟被微风指引,慢慢悠悠飘拂,如梦如幻。田野里,有的村民正忙着翻犁下耙、栽插新苗,有的在给菜地施农家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川阆中市:凤舞天宫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凤舞天宫旅游度假区通过探索“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国企主力、协会主管、农民主业”的旅游扶贫模式,精心打造了五龙村田园生活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了集生态观光、乡村田园、精品度假、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

该案例的经验与启示有:一是健全体制机制,构建标准体系。建立引导机制,整合智力、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乡村倾注;建立订单机制,通过公司自营的业态,与农业和农副产业形成订单化机制,打造“销售—采买”一体化平台。二是优化经营管理,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开拓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打通产品销售渠道,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将农村品牌和乡村产品推向庞大的城市经济市场;优化人员结构,用好用活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打造一支专注运营的精英管理团队;瞄准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制订个性化、定制化宣传营销方案,构建立体宣传营销格局。(文/邹安超)

来源:学习强国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平台

☀ 定期推送阆中本土文化, 旅游资讯, 吃喝玩乐, 政务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更直接,更权威,更贴心,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Hash:9da05b7e7222bcf0f99bf20d8e1b13cec0f8e1bb

声明:此文由 一颗旅行的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