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启楼,为什么会称之为土楼王?

上帝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让我用它来观察那个多彩的世界;父母给了我一个聪明的大脑,让我不忘昨天,珍惜今天,思考明天。走,在路上,也许不能留下脚印,但我还是要努力去走,走向远方。只不过我希望,在路上逐渐减轻我的行囊。 ——从永定土楼采风回来后的感悟

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只要你稍微一注意就可以看到掩映绿色山沟里的土楼。可为什么位于高北村承启楼会称为土楼之王呢?

我们领略了初溪土楼群的风采,欣赏了中川福紫楼的绝妙创意,来到高北村站在承启楼前,我在问为什么?

2010年2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土楼,他第一个参观了承启楼。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永定客家土楼后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它独领土楼的风骚。台湾小人国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承启楼是在土楼中规模最大的圆楼。直径73米,外围周长1915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它的建设历时最长,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一座土楼历经三代,近半个世纪,是一种什么力量,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激励着这个位于闽粤交界的深山区里的客家先人们去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

土楼的选址都非常讲究风水,一般都是承依傍水,主要门口面对溪水的方向。承启楼楼前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高北村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承启楼的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六群四楼",共有46座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永定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初溪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三群两楼"共23座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仔细观察承启楼的建筑最具特色,在历时三代的建设中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三、四层是卧;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

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三环楼就像三员大将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承启楼里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所描绘的正是一楼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动人情景。

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奇葩,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

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实际上在一座座土楼里让优秀的客家文化得到传承。

圆楼是永定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台湾政要国民党名誉主席、永定人吴伯雄先生曾亲题“福建土楼王”。福建作家许怀中先生说:“永定土楼是个句号,却引出无数的问号和感叹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朗说:“永定土楼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飞蝶”。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师克劳得说:“永定土楼是客家人大胆、别具一格的力作,它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我在问着,我在想着,我好像穿越时空隧道到达几百年前,一个个为什么应该得到解答。一路走来,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在我们的手中得到传承.

网名:一介书生,退休企业家、乐途灵感旅行家、 新浪旅行摄影师、 微博@一介书生、 微信:15031487747 QQ:980458124,搜狐个人平台:郭书生

Hash:ddaecb32b0764b803345efcd9167153f620bf62d

声明:此文由 郭书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