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的一个著名水利景区---龙首坝!!

龙首坝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坝为石拱滚水坝,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高16.2米,顶长18 7.67米,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体用工157669个,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银元217881元。龙首坝位于渭北旱塬的澄城县交道镇状头村,横断洛河,气势雄伟。坝体石料一律为青石块条,灌浆勾缝全都是美国进口白水泥。远观乌泽发亮,近看黑白分明,因材料精细、结构科学而远近闻名。多少年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水利学校师生前来考察学习,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该坝由著名爱国将领蒲城人杨虎城将军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蒲城人李仪祉先生主持规划,总工程师孙绍宗率队堪测并全面负责工程实施,工程师李奎顺具体设计,于1934年5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竣工。

当时的中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了“龙首坝”坝名,并在坝东建亭上立碑留念,“龙首坝”纪念亭也是仿古木结构建筑,古朴大方

龙首坝工程建筑宏伟,附近沟壑纵横,怪石林立,水流湍急,坝下河床狭窄,形成了状如“壶口”的瀑布和险滩、湿地、龙眼、龙潭自然景观;下游1公里处还有著名的温泉,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好地方。

龙首坝是一座石拱滚水坝,它横跨于澄城县交道镇状头村村西,处于与蒲城县洛滨韦村交界的洛河下游。西汉龙首渠的井渠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它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坝因建于汉武帝时创建的龙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目前是蒲城、澄城两县共同开发的景点、是振兴两县旅游业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名坝。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 驰名天下。

龙首坝历史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命万名兵卒从现在的龙首坝处修渠引水,至铁镰山处挖出龙骨,故将此渠定名为“龙首渠”。自西头村河东岸的王村附近,走向至大荔灌区,长约25公里左右,而建坝离汉代的龙首渠很近,故名“龙首坝”。坝下有两个直径达两米的绿色池潭,人称“龙眼”,“龙眼 ”里一年四季水清透明,其周围的龙眉至今还清晰可见。据说在1993年的时候,有一辆客车不幸掉入龙潭,打捞遗物的时候特地请市水利系统的打捞人员测量了龙眼的深度,据当地在场群众回忆,测量探头慢慢放进龙眼,地面屏幕的景象不停变换,惊奇的是看到不少巨鳖畅游其中但探头仍不见底。后经地质学家考证,此龙眼为火山喷发后的通道,坝附近常有29摄氏度的温泉水口。雨季的丰水季节,水从大坝飞流直下,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淡水季节,则有涓涓细流在坝体形成水涟,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又有“滚珠坝”之称,游人听水流翻滚如巨龙咆哮,看云雾漫漫若人间仙境,可谓赏心悦目。

Hash:f53608fef90f2fa5a7fcacdf7d8a6fd9ec59faa5

声明:此文由 小翔2010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