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除了九曲十八弯,但有一个更加不能错过的地方你没去过
清明前的雨,带着润物的清亮。清明后的燕,在晒青楼(做茶晒青的木楼)的窝里嗷嗷待哺。深夜里那位身着茶服的少女,坐在古朴而不失禅意的桌前 ,些许的倦意,为了醒神,悠扬婉转的又唱起了九曲棹歌;抬手间,沸水触碰“沉睡”的茶,回旋徘徊荡漾出了,只属于桐木关红茶的独特韵章,从一旁的屋里飘散到空气中的茶香,弥散着混杂着,已分不清往昔今日。她在等,每一年的这段时间,都在等待着那屋里的茶萎凋、发酵……等待……这样的陪伴,仿佛成了这一片红茶、这一方山水间最长情的告白。
五月乘坐厦航飞机的你,会在翻看《厦航杂志》的时候,看到这段熟悉,又略有改变的文字。还记得那天,“郭襄说”和我约稿的时候,我恰恰开着房车,在去往武夷山的高速公路上,打算走进那多次踏足却未曾深度探究的桐木关。
此地集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动物保护区于一体,若不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红茶工艺源于此处。这个三保护区合一的区域,本不该有居民存在的。所以,如今,进入桐木关必须得由桐木关村民向桐木关哨卡报备要进入的人和车辆,方可放行。
OK,OK,也正因为此,桐木关里没有酒店也没有客栈。
住宿,是我前几次没有在桐木关里好好呆几天,体验红茶制作的原因。
虽然,我是常走高原户外的那一挂人,但我怕野兽啊。毕竟国家动物保护区,我国境内最后一次拍到华南虎踪迹就是在桐木关啊!如果有人说我怕死,我只能告诉你,这叫惜命。
这一次,好友阿雷固又进桐木关做茶;恰巧这一次,小伙伴扎啦说房车可以解决桐木关的住宿问题。
好吧,就这样,我们一言不合就开车,直奔桐木关。
到的那一天,我们一行人开车开得有点懵逼状态。
阿雷固说,带我们参观下茶厂。我第一句就来了句:啥时候摇青?
那一瞬间,我受到了一波的白眼攻击。好吧,我是受武夷岩茶的毒害太深了,什么摇青啊、炭火烘培啊……好的,桐木关的红茶,压根没有……
红茶的制作工艺,这边普及下: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下次,你们要是有机会去到桐木关,就不会像我一样尴尬了。
做茶工艺流传至今,很多环节都已经用自动化代替了手工,唯独揉捻这一步,机器揉捻还是无法取代老师傅手工揉捻展现出成茶的韵味。
这一次,算是有幸,也不知道有没有浪费了一些茶青,感受了下手工揉捻。 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自己上手,却并不是那么回事。 看老师傅揉捻的动作像极了打太极八卦; 自己嘛,怎么都感觉就是个手残党……
感受了一番,你才会知道,很多手工的东西,是数十年磨一剑般的水磨功夫,自然有它的价值。外行的人看热闹,总觉得简单,其实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万事万物皆是。
在揉捻这件事被打击了。
嗯,但等到后来去探究茶马古道遗迹和桐木关的山产(茶叶的产地)的两天,嘿嘿,我就是个活蹦乱跳的主了。
说起遗迹,或者整个武夷山脉的茶产区,就要先说到建筑了。
当地有句话说:“逛完窑子,再上青楼。”
别误会,误会了就是你的问题了!先说说所谓的“窑子”,最出名的要属龙窑了,是宋代起就有的,用来烧制建盏的;其次古时,还有些窑是用来烘烤粮食、烘烤烟草的,也有烘烤菌菇、压制竹笋的;当然桐木关是没有窑子的。至于“青楼”,以前桐木关做茶的时候没有现在的设备,山里是很冷的,需要下面烧火加温的,那茶叶采下来之后,同样在青楼里萎凋发酵,还有干燥,都是在青楼里面的,只是放的楼层不一样,比如说你萎凋的时候放在三层,这样子温度比较低一点;然后干燥的时候需要高温,就放在二层,这样子温度比较高,青楼以前是整个流程除了揉捻之外,都用得到的。
不过现在桐木关,“青楼”基本已经用不上了。 但是对于爱拍照的人来说,古老的“青楼”有一些,因为木质结构,拍照起来也很有感觉。 这不是,阿雷固就忍不住“咔咔”了几张。
说到茶马古道遗迹,因为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有很多东西不可考证了。
有人说茶马古道的起点,是在下梅古村,也有人说是在桐木关。历史资料我是无从查起,但总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福建在海丝之路鼎盛时期,尤其泉州影响巨大,甚至出现了教堂一类的宗教场所。而在桐木关,你也能找到信奉上帝的宗教文化。
如果非要说它是后期传入的,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这一天,桐木关里,阿雷固和茶厂的永伟带我们去山林中踏青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已经损毁的教堂遗迹。残壁与地基,已经分说不出年代,就连桐木关人也追忆不清,知道这一片地方的人,只道这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损毁的建筑。更多的人,甚至不知晓山林间竟然有这样一处遗迹。
遗迹的上山不多远,有一处瀑布。不如青龙瀑布的出名,甚至不太为人所知,但也值得一探。我们一行人感叹,要是带个炉具茶具,在这里泡上个桐木关的红茶,享受扑面而来的水汽,是有多么惬意的事情。好吧,这也就是想想就好,毕竟国家森林保护区,我们还是注意防火,明火和炉具就算了吧。
先前说起的海丝之路,那就不得不说说和茶马古道有关的陆路的丝绸之路了。很多人知道英国红茶,而很少人知道,英国红茶就是当年茶马古道时期,顺着丝绸之路,从武夷山传入英国并且成为英国皇室用茶。而英国红茶在英文上却叫“black tea”,是因为古时红茶并不像现在这样按照发酵各种来划分茶的品类,所以英国人就按照茶叶的颜色叫成了“黑茶”。
但说正山小种就一定是武夷山桐木关,就是因为这里的制茶工艺还是古时传承下来的。甚至于这里有很多制茶师傅还做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古法工艺里最繁琐复杂的,所以放到桐木关的红茶制作上,简直是游刃有余。
说了那么多,主要是为了铺垫,阿雷固和永伟带我们去看“韭菜窝”的山产。
嗯,该怎么说呢,就是这山产我是没听说过。
因为桐木关红茶讲究天生天养,所以一般都在大山之中。
好嘛,反正我的小伙伴是走崩溃了。
倒是永伟很诧异我一个城里生活的人,能在山里健步如飞。嘿,我会告诉你,我是多年混迹高原去转山的人吗?
等到了韭菜窝,确实没有很好的风景,飞起无人机,聊起这一方山水。恰巧最近《龙岭迷窟》大火,才有了我们拍的那个拿错剧本的片头vlog。
至于山路,真的不好走,因为空气的湿度,地面的落叶松针都会腐烂,湿滑异常。但空气是真的好,我也只能安慰好友,就当是一次洗肺拉练就好。
不过看着茶人们在这样的所在采茶,你会突然触动某一份柔软,甚至脸上会有笑意。原来,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里急功近利的年代,真的还有那么一些人,做着“天人合一”的事情,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互相成就。不去破坏自然,才得以靠山吃山。
入夜的桐木关,显得寒冷。
阿雷固从武夷山的市场买回的小龙虾,配上啤酒。鼻息里尽是大山深处的清新宜人。有时候,酒不醉人人自醉,只不过因为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热情好客。
桐木关之行,就当闲扯到此吧
旅行小贴士:
交通:桐木关需自驾前行。必须需要桐木关内有当地人像哨所报备,否则不予进入。
住宿:嗯,如果你和当地人很熟,可以睡在茶厂的简易房里,但是条件真心很一般很一般。因为是自然保护区,法律上是明令禁止有营业性住宿的。所以房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餐饮:明令禁止营业性住宿,自然也明令禁止营业性餐饮。所以桐木关内,真的就需要有认识的人,在茶厂或村民家“蹭饭”了。
特别推荐:大通房车。大通旗下的房车租赁,对于桐木关这种没有住宿的地方来说,真的是打到痛点了。房车自带烧油供暖系统,就算做茶季的桐木关, 也能美美的睡觉。当然,需要特别提醒,虽然大通RV80房车是C证就能开,但新手就不要轻易尝试了。车长5.99m,车高3.2m开车时要特别小心注意。还有就是出行前千万记得检查胎压,一般C证车胎压在2.5,它却不一样,毕竟重,胎压在驾驶位边有铭牌,反正我是不记得多少了。可以睡5个人,绝对是自驾出游到这种住宿不便的所在的举家出行良品啊。
特别提醒:桐木关内有猴群会抢食,走路时手上切勿拿瓶瓶罐罐或者食物。夜间也不要进山林,毕竟国家动物保护区,万一被野兽叼走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哈!
Hash:4abd1971b7725ee75aedbdcdbb700b80cfb7c0a3
声明:此文由 小布行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