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海人和南京珠屐巷不得不说的事
“南京朱子巷”,是青海汉族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青海汉族人说不完的话题;是青海汉族人心里的牵挂;是青海汉族人寻根的情结......数百年来,在青海民间经久不衰地流传着明洪武年间南京迁青移民的奇闻轶事,祖先来自虎踞龙盘之地,这一传说为青海历史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每当茶余饭后提起它,总是按捺不住一探究竟的冲动。祖先为何从那富贵风流之地来到这烟瘴边远的西北,是移民还是流放?是戍边还是屯垦?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我们从南京竹子巷迁来的”,就是明洪武年间迁青移民的后裔牢记祖训怀念故土的口语与心声......
就像很多王姓人士寻根追源到山西太原的大槐树底下一样,不少到南京的青海人也总喜欢打听“朱子巷”在什么地方,因为青海许多汉族人的家谱里都有祖籍南京、 洪武年间从朱子巷迁出的记载。据南京市社科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的赵德兴所长的考证,青海人乃至云南人与南京的地缘关系确有其事,在青海人中流传甚广的南京 “朱子巷”确有其地,现已演变成城南许家巷的一段。
赵德兴所长籍贯青海,但他戏称自己600年前就是南京人。经过多方面考证,赵教授推断出“朱子巷”最初名为“珠屐巷”,而在民间则有“珠玑巷”、“朱氏 巷”、“竹子巷”等多种俗称,而在文献上则大多以讹传讹为“珠履巷”。其实不光是在青海,云南人中也有祖先由此迁出的记载,云南通海县有一《王氏家谱》就 记载有:“始祖名考伯,原籍南京,世居南京高石坎柳树湾竹子巷。”
据赵教授研究,“珠屐巷”的地理实体在今南京城南地区,在城建 过程中并入许家巷。现在的许家巷位于三山街西南,东起中华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铜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间许毅尚书住此而得名。根据《南京古今地名对照》的 记载,“珠履巷”就是许家巷西端自四圣堂西铜作坊一段。据传曾有一刘尽忠珠宝商居此而得名。“珠屐巷”古属南京柳树湾地区,是明朝重点移民区。根据南京学 者陈济民在《金陵掌故》里的考证,柳树湾地区,位于现在城东南地区,此地区紧靠明朝城墙,宫城禁地,迁徙几乎是必然的,在朱元璋高筑城墙时,云南移民就是 从这里迂徙的。青海移民在地点和时间上与云南移民大体相同,大约在洪武十五年前后到了青海。
青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青海汉族是从“南京竹子巷”迁来的。故事的大致情节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日,“南京竹子巷”的民众在演出社火时捆扎了一个大脚马猴,有位大臣认为侮辱了马皇后(隐射马皇后脚大而丑,当时的女人以小脚为美),朱元璋便将这些老百姓都发配到了西地。故事有多个版本,在青海民间至少流传了几百年。“竹子巷”是音译,有关的史料和民间家谱中有苎丝巷、珠玑巷、主司巷、珠市巷、朱子巷、珠子巷、竹丝巷、诸市巷、猪市巷、竹紫巷等多个异名。,“南京竹子巷”赐予着许许多多青海人一个祖辈相传的梦。这梦,迷人而飘忽不定,清晰又不可捉摸。它,把许许多多青海人的根紧紧地系在一起。如今居住在青海东部的西宁、大通、乐都、化隆、湟中、湟源、门源、民和、贵德等地的许多汉人都称其祖先来自南京竹子巷、珠玑巷或珠司巷。
传说明太祖洪武九年(《明史演义》记为洪武三年),珠子巷在元宵节玩花灯,有猴子扮大脚倒骑马的角色,此举有嘲讽马后之嫌。马皇后世称马大脚,至今南京江边石灰岩上仍留有一双她深深的脚印,足有一尺多长,据说是朱元璋北伐时,她每天在江边守望,久而久之,竟将石头踩出两个大坑。对古代的妇女而言,长有一双令人生厌的大脚无疑是严重的生理缺陷,崇尚三寸金莲的六朝遗风席卷大江南北,丈夫贵为天子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世俗偏见。身为皇后,母仪天下,珠玑巷里那点小动静不知怎么让她知道了。老婆的枕边风,胜过别人的大炮筒,于是龙颜大怒,将珠子巷这些刁民统统发往西北边陲。
又一传说某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到了南京城的聚宝门外,见街上一户人家门口悬挂一只彩灯,上面绘了一个大脚妇人,怀抱一只西瓜而坐。朱元璋站在灯下,当时脸色就变了。据他猜度,“怀”谐音“淮”,西瓜取一个“西”字,合起来就是“淮西”。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一带,统称淮西,即淮河的西边,又称淮右。他自己说“朕本淮右布衣,起于田垅”。他自己这么谦虚是可以的,但绝不允许别人说他是泥腿子出身。他觉得这盏灯笼上的画是讥刺马皇后乃“淮西的大脚妇”,不觉勃然大怒。立即命令锦衣卫将这一家九族三百余人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杀掉,如此仍不解气,还将这条街上的所有居民,全部发配到蛮荒之地充军。这蛮荒之地就是青海。
传说三,明政府发现珠子巷里有人意图谋反,因查不出肇事者,便将全部居民**到一大树下。什么树?可能是香樟,也可能是臭椿,但绝不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政府的移民政策得不到居民的响应,愿意往西北的只稀稀落落站出来少数人,大部分赖在原地未动,自以为得计。工作成效汇报到皇上那里,朱洪武说:“权时处置,顿挫奸顽”。圣旨下,那站出来的少数人才是良民,留住京城,其余“奸宄之徒”一律充军,黥其面,徙西北以上所云是否真实,我不敢苟同。政府多少有点诚信意识,朝令夕改,难免有欺诈之嫌。那站出来的少数人确实是服从组织分配的好同志,但被充军发配的多数人中难免也有好人,只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罢了,却被无辜株连,作了“权时处置”的牺牲品,毫无转圜的余地,何其冤枉也哉如今扎根在河湟谷地的古移民的后裔多称来自南京珠子巷。
青海的土著汉人其实一点都不愚讷,更不土气,他们的先人不乏六朝粉黛,达官显贵,他们那黑红土黄的肤色原本也是艳若桃花,出水芙蓉,仅仅是先民们玩过了火,惹怒了朝廷,洪武年间被朱元璋逐出了国都,流放到青海滩头,开始了艰难的生息繁衍。曾经是皇城里的骄子帅哥,曾经是天子脚下的达人淑女。他们失宠之后,在这空气稀薄的高原,经过世世代代的艰难劳作,终于营造出这简陋的农耕文化,支撑起江河源头的一片江山,他们内敛低调,走路弓腰背手,打坐盘腿低头,从不炫耀往日的荣华,九泉之下的朱元璋灵魂有之,应该捶胸顿足才是,他们的刑期早满,鉴于垦荒造田,传播汉文化的业绩,也早就该把他们的后代召回南京,封官加爵,昭告天下......但他死了,没有来得及交代一下,以致这批前明遗民被彻底忘却。
不久的将来,在青海的“南京竹子巷”的后裔梦想着到南京来寻祖问根,他们在青海高原祖祖辈辈600多年,守望着孤独与寂寞,守望着寒冷与贫穷,在播种江南人的灵气与汉文化智慧的同时,仍在祈盼着皇恩降临,渴望着大赦返乡,他们年年失望年年望,因为他们和南京人同属共同的先人,甚至是为南京人背罪远遣,他们也怀念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也醉心于夫子庙前的淑女媚娘。他们是联结汉藏文化的高贵使者,是垦边务农的头等功臣,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南京城更不能忘记他们。开启历史的良知,在南京城里拓一片仿古乐园,供青海先民的子孙们来寻祖凭吊。
青海人读古典小说,特别是元杂剧和明清小说时,觉得轻松亲切,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青海汉语方言词。“点扎(读‘抓’)”,在古语里有指挥、率领之意。如《西游记》十:“至次日,点扎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云上。”西宁方言说“你把我点扎着。”这里“点扎”即有“指挥”之意,还稍含“捉弄”之感。《金瓶梅》三十:“怪囚,失张冒势,恁唬我一跳,有要没紧,两头回来游魂哩。”其中,“怪囚”,奇怪。青海方言常说“怪囚子”,如“怪囚子,今儿阿么下通雨了。”“失张冒失”即冒冒失失,青海方言作“慌张冒失”,一字之差。元杂剧《雁门关》二:“只为俺一时难迭办,不得已在他人眉睫间。”迭办,操办之意。这种用法与西宁方言完全一致,如“你迭办啥着,赶紧坐下了喧个。”意思是你不要忙了,快坐下聊聊。类似的说法,在元杂剧中还有很多,《西厢记》五十三:“因家下无人,事冗不能迭办,以此来的迟了。” 青海汉族方言与吴方言中很多词意相同。
西宁话把棉袄叫“主腰儿”,这种说法在《水浒》《警世通言》《三侠五义》等小说里都可见到,也是承袭了古代的叫法。这些例子说明,明初汉族大规模迁徙与青海方言形成有密切关系。从语言的蛛丝马迹来看,青海汉族人中流传的明朝从南京珠矶巷、珠市巷、竹子巷迁来是事实,但多数人来自明代南京所属的庐州府。总之,说来自南京,从语言上得到了证实,应该说是明代的南京,而不仅仅指今日的南京市。此外,青海人把装面的面柜叫作米柜(本地不产米),檐前引水的木槽叫漏瓦槽。《民和县志》:“今民和方言,有不少是吴越词汇。”方言的雷同被看作是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竹子巷”的有力佐证。有些江苏籍木匠用方言交谈时,青海人都能听得懂,他们也非常奇怪。青海东部农业区,迄今流传其祖先来自南京、苏州以及江淮一带的说法。因此,青海汉语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是江淮官话。
青海汉族的婚丧习俗与南京人也有惊人的相似相同处,如结婚时的绞脸、婚后三日娘家人来下面(南京称为“元饭”),将婚后家境的好坏变化归结为妻子的“脚气”;丧事中的打狗饼、招魂幡、吹唢呐、葬穴形制、葬后三日全山(复山)等,两地习俗完全一致。青海汉族常在花园中栽一束竹子,有一种说法认为隐喻了“南京竹子巷”,为念祖之意。青海人(农业区)走路时多喜欢“背搭手”。相传在发配途中,犯人都背扎着手,若干人连为一串,一路走来,胳膀扎硬了,解开绳子也放不下来,形成了现有的习俗。此外,青海方言中将上厕所称为“解手”,相传也来自发配途中要求军爷为其解手方便,之后简称为“解手”,流传至今。
关于自南京迁来青海的汉族,在西宁等地的大户族谱和墓碑中亦有记载。1981年在西宁南滩发现的立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文林郎李世荣墓志说:“先世直隶应天人,始祖侨居西宁。”民和县硖门乡石家庄《石氏源流》碑文记载:“石氏祖籍南京主司巷人,洪武年间来至西宁,……后居腰路石家庄、硖门。”
自南京迁来青海高原的汉族后裔,如今遍及青海东部各县。化隆县加合乡藏滩村陈氏,本籍南京珠玑巷,明洪武年间徙居乐都东关,后因子孙繁衍,一部分迁居湟水南岸岗子沟台子定居。清乾隆中期居于台子的六世祖良复徙巴燕戍,应招定居于西堡界藏滩村以垦殖为业。据传,藏滩一带的土地均为陈氏最初开发为耕地的。现有陈姓人口270余人,分别居于加合、巴燕、甘都、西宁等地。巴燕镇绽麻村莫氏,本籍南京,于明洪武年间徙居西宁临城小寨,到七世祖莫绪成,携妻及子良宽等,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徙居巴燕戍格城东白土丫壑耕田为业,后发展为两支,今分布于化隆的地滩、绽麻、巴燕、谢家滩等地(化隆县志编委会编《化隆县志》,199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乐都县峰堆、瞿昙李氏、老鸦谢氏、亲仁赵氏、马营大仓李氏,均系明代自南京迁徙而来的。高店巨氏,祖籍陕西凤翔府峻山县,后迁居南京,明永乐初年(1403年),其祖国方教儒一案被杀,家庭恐遭诛连从南京迁居乐都,后裔分居于今高店、城台、雨润以及大通和湟中县(乐都县志编委会编《乐都县志》,1992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湟中县大源、大才、共和、维新、西堡、鲁沙尔和省图书馆所存17户姓氏的家谱资料均表明,其中有11户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来。内有军户、罪犯和被诛连的百姓,均是举家迁移。还有6户中,祖籍山西曲活县元树二户、陕西三原县亚户、扬州江都1户、河州1户(湟中县志编委会编《湟中县志),1992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1985年在湟源县大华乡的池汉村、塔湾、崖根、红土湾、后庄、河南、阿家图村,申中乡的申中、韭菜沟,波航乡的纳隆村,城郊乡的河拉台、纳隆口等11个村的1704户家庭宗谱调查,其中有1413户,6651人祖籍为南京一带,系明代洪武、天启年间充军、移民而来(湟源县志编委会编《湟源县志》,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大通县外川和城关镇的不少汉族其祖籍就是南京竹市巷的,于明洪武年间被充发迁移至此的。
生生不息的南京珠玑巷遗民们就这样与河湟谷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世世代代,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构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关于故乡渊源的传说,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在人们的生活中越飘越远。而六百年来那种根深蒂固的寻根情结,却无时不萦绕在河湟人的心头。
记住南京珠玑巷吧,那个遥远的令人黯然神伤的如今从都市地图上消失了的地方……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嘉利庆
Hash:550c94b7107966636fabfc41d78f031833d85e8b
声明:此文由 青海海西州政府驻京联络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