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桐城 | 凤仪坊:何日实至名归?
凤仪坊:何日实至名归?
文| 左克勤
近日拜读乡贤大作,方知凤仪坊曾是一块江南沃土。我出生成长在这块土地。古稀之年,我挚着地生活在这辈子热恋的故园中!
据现存最早的明弘治桐城县志记载,凤仪坊地域在县衙署之东。这是权威的明文记载。更有康熙三十五年《桐城县志》上的城廓图,明确标志凤仪坊的位置,其大致范围即今北大街区域,包括东作门、紫来桥东河堤及东门小街一带。凤仪坊的近代称谓北大街,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至今。
前不久,意外得到消息,说桐城的北大街获批成为桐城第四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实,很早以前我就了解桐城有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唯独北大街不在其列!差距在哪?我疑惑不解!难道北大街真的缺少了什么?明清时代,曾经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县衙署的所在地,史上号称县前街。近代恢复的牌坊上,定位千年古城是“江南钜邑,七省通衢”。直通京师的七省官道 城区部分便是北大街的前身。县前街分布有县署、县丞衙署、典史衙署、察院等执政机关。就这么一条长不足一里的北大街,东起紫来桥,还有那条在龙眠河改造中消失的紫来街,西至赵氏宗祠,北大街实在不是一条普通的老街!从明清时代开始,从北大街走出的硕学鸿儒遍及海内外。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四祖中,就有方苞、姚鼐两位大师出自于桐城北大街!更有以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的方氏学派也根源于北大街。其学术思想的巨大成就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北大街在近几百年历史进程中,其文化成就与人文积淀,无疑是一份不可复制的珍贵文化遗产。当今社会一定要抓住机遇,在敬畏自然与历史的同时,不断追求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境界,做到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要千方百计留住历史记忆,爱护珍惜当今仅存的历史遗产,留住文脉!
近十多年来,无论是从政府重视和引领方面,还是普通百姓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和奉献,做了不少实事,取得了喜人成绩。经过不断努力,北大街的变化有目共睹,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在关注历史文化方面,也可圈可点。通过环境整治,过去的脏乱差有了较大观。政府投资的门面房新建或整修了不少。民国时期的左家大屋,近年来得到较好的修复。晚明时期的左忠毅公祠,早在十多年前也己得以修复,並获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深感遗憾的是,左家大屋修复已一年多,大门紧锁,未能开放!左忠毅公祠,在修复后的十多年里,百姓要求开放的呼声强烈,直至近期才见政府主管部门宣称招标,并开工布展,不知工程进展如何?渴望北大街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能重现风采!
细数北大街的历史遗存,非但形制精美,且资源丰厚。感谢先贤的非凡创造。
在城区通往京师不长的官道上,东作门和相邻的紫来桥,都是桐城东门的标志性建筑。2008 年政府出资兴建东作门,恢复了桐城东门的地标。两年前我才知道,当时东作门当作热门货被政府卖给私人了!直到现在东作门仍为私人所拥有。我们热切期望,能尽早解决东作门的权属问题!让东作门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回归它宣传地方历史之化的功能,为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作出应有贡献!
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历经数百年风雨,为两岸百姓提供了交通出行的便利,是往京师的必经之桥梁,是桐乡百姓心中的圣物,桥面上每一块条石,每一根柱栏,都饱含着乡民们对故土依恋的深沉情怀。期望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原则下,能对紫来桥进一步改进,美化缺乏历史感的栏板设施,以让古桥不失沉实厚重的建筑风貌与简洁雅致的审美格调。
与左家大屋相邻的有明代县衙,还有知名文化故址桐城商务印书馆。这两处遗存,早在五十年代大跃进前后都被改建或分割为民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和人为改拆,目前应注重维护保持原貌为宜。
至寺巷、五显巷口的区域,此处与桐城中学门口的县前街的牌坊区域,是北大街至关重要的两个路口。前不久,寺巷口重建了张氏南货店门面。进巷往南仅五十米左右,巷西边就是凤仪坊的核心地带。方以智故居的修复工程早已展开近两年,至今仍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巷东边的姚莹故居(原老米厂旧址)修复施工较早,进展也快。前不久曾旧地重游,见到故居整治有方,一改旧貌,房屋建筑基本上做到古韵犹存,修复工作认真细致。我想,桐城众多的历史遗存和名人故居的修复工作,若都能做到这样,合理计划安排,扎实推进,每年都有新进展。经过三、五年不懈努力,桐城派故乡一定会有令人欣喜的新面貌!史载,凤仪坊的寺巷口有桂林第牌坊。当下,大兴历史文化之风强劲,北大街更是缺少绿色景观,何不乘势恢复桂林第牌坊盛景,添绿色桂子数株。此景若成,北大街新添绿色美景,必让游人眼前一亮,游兴大增!寺巷内的方以智故居和姚莹故居也将增色十分!
前期,诸多关心家乡文化人士和乡贤名流积极建言,要努力做实北大街历史遗留,少搞门面房。比如五显巷西边沿街的钱家大屋,还要注意维修保护。近半个多世纪,谈不上使用管理。对这些古建筑,再不过问,时间一久,怕难以挽回!
还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都在左忠毅公祠前后,大教育家方学渐创建的讲学园及后人方鸿寿先生故居,叶丁易先生故居,潘赞化先生故居和现代的姚沛生先生故居,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名人故居,只有在桐城才会有,有甚三坊七巷。特别是集中在北大街,足以说明北大街不是一条普通的老街!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应作出规划,研究整理,逐步完善开发!分期分批,力求开放利用!常见外地旅游景区,很平常的小线索或仅凭典籍上一句话,就能做成规模相当的景点!而我们的历史资源或束之高阁,或犹抱琵琶,为什么不能做好做大!
北大街唯一的省级文保单位左忠毅公祠,既确定修复布展,期望能做到长期或定时开放,再不能搞标志牌后一把锁了!与左公祠相邻的左光斗故居啖椒堂,盼望能还历史本来面目,尽早重建,让左光斗精神遗风能启迪后人,世代传颂!
过左忠毅公祠和县前街的七省通衢牌坊,与北大、清华同期的百多年名校桐城中学,为桐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里走出去的桐城学子,可谓桃李芬芳,成就蜚然,遍布神州,为伟大的祖国贡献了卓越力量!桐城中学久负盛名,百多年来,不负前贤“勉成国器”的重托,使之成为“人材的摇篮”!
关于北大街,曾见到的许多事,过去和现在我说过不少想法和建议。我自知水平有限,难免有片面或过激之处。但我问心无愧!为了家乡的美好未来,为文化传承,为凤仪坊真正成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关注!但愿不久的将来,桐城派故乡不仅有韵味十足的历史风貌,还有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生活!
2020.9.19
Hash:0551ccbdf607aa63b45e480b7dc650c570514850
声明:此文由 最桐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