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500万名观众,“数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一路成长

随着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走进博物馆,也使得博物馆参观人数屡创新高,掀起一轮轮参观热潮。最近,重新开放5周年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也将迎来自己的第500万名观众,并在观众们的美好祝福下,走进新的一年,开启新的旅程。

作为隶属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展示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作为一座年轻的博物馆,该馆不仅注重“收藏、保护、研究、展览”的传统使命,更专注于积极创新,探索作为科普殿堂和文化中枢的各种可能性,努力建设有特色、有影响力、受欢迎的一流专业博物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自2012年开馆以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取得了多个“第一”:率先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系统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率先制定馆藏标本科学分类体系和藏品信息著录规范;率先系统开发IP形象和文创产品……

那么,在这2019年进入倒计时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这些年,“数说”博物馆的一路成长!

60项制度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制定和修订了包括党的建设、机构职能、内部管理、业务建设、服务规范等60余项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搭建了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框架。同时,为了保证制度的刚性执行,提升工作效率,该馆更是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率先系统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编制建设规划,搭建综合管理平台,建成办公自动化、观众数字化、藏品管理、督查督办等系统,初步实现了制度流程化和数据互联互通。

此外,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工培训。其中,组织集中培训100多次;选派工作人员外出学习200多人次;鼓励和支持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提升教育、职业资格教育、业务技能大赛等。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广大职工政治思想觉悟和“懂全局 管本行、抓重点 破难题、抓落实 求实效”的能力,增强了爱馆、为馆、服务大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业务培训,打牢了专业基础,增强了履职能力、保证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观众满意度。

11项服务标准

让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需求的日益高涨,参观博物馆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选择,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面对如潮的观众、面对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又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

对此,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从硬件设施着手,对展厅空间进行优化,精心设置休息座椅、饮水机、自动售货机等基础设施,完善科普教室、特效影院、文创体验店,以及科普书吧、咖啡吧和餐厅等配套设施,并制定了针对不同对象的差异化讲解内容,建立了涵盖展厅秩序、讲解接待、公共配套、购物观影等11项公共服务标准,大大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为知识普及和科学传播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真正实现博物馆作为城市名片的功能。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中庭休憩区

为观众提供差异化讲解

5万余件馆藏标本

构筑博物馆长远发展的基础

藏品作为博物馆一切业务活动的基础,对其进行管理、保护无疑是博物馆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馆藏标本52468件,基本涵盖各地质时期各大门类化石,包括“贵州海生爬行动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山东山动物群”、“甘肃临夏哺乳动物群”等国内著名生物群化石,“淮南生物群”、“蓝田生物群”、“巢湖龙动物群”、“皖南恐龙动物群”等安徽特色生物群化石。其中,“巢湖龙动物群”化石作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期的海生爬行动物的代表,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科研团队自主发掘与采集,唯一系统化收藏。除古生物化石外,馆内还收藏有矿物晶体、宝玉石、造型石、观赏石、陨石等标本。

巢湖龙动物群发现并命名的代表性化石

馆藏碧玺

丰富的藏品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保护。为此,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在在藏品的管理与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率先制定馆藏标本科学分类体系、藏品信息著录规范等业务管理标准; 制定馆藏标本鉴定定名工作规划,完成2万余件标本的鉴定和复核工作,藏品准确鉴定率已达47%; 制定藏品二维信息采集技术指南,对8000余件藏品重新进行二维信息采集工作; 按照补缺、补精的原则,有计划地征集了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价值的标本1260件; 建成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5万余件藏品利用全流程管理,构建藏品全生命周期档案,促进藏品相关业务高度协同,提高藏品共享利用率,发挥藏品管理系统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积极改善藏品保存环境,科学保护馆藏标本,共修复、维护和保护标本31282件,形成了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标本修复团队。

20余项研究成果

打造博物馆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科研水平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同样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长期重视馆内学术研究的发展,并拥有一支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的团队,致力于安徽特色古生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在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研究领域,该馆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不仅在系统分类学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而且在巢湖龙动物群的取食、性双型、生物地层、古环境等研究领域都取得突破; 在皖南恐龙研究领域,该馆研究命名了新的恐龙属种——安徽黄山龙、地博安徽龙,新的恐龙蛋属种——休宁伞形蛋等; 截止目前,该馆已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关于巢湖龙动物群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也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合作,积极主办、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如2018年深时极端气候环境与生物响应国际研讨会、第16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2017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工作研讨会等。在“请进来”的同时,科研人员还携成果参加相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第16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30余部科普作品

满足观众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如何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给观众?如何唤起观众对于科学的求知与探索欲望?

基于这样的自我要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和展示空间,在古生物化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创作科普微视频及配套课件6套、科普影片5部、科普图书2册、科普绘本10部、专题展览6个、科普剧2部,促进自然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公众,引导公众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为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共识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科普图书

相关作品在国内、国际科普创作大赛中多次获奖,部分内容被中宣部收入学习强国平台,被中组部收入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400余场活动

提升自然资源科普影响力

在创作科普作品之外,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也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世界地球日大型系列科普活动、科普讲解大赛、摄影大赛、地质研学游、博物讲堂、小小讲解员训练营、博物馆奇妙夜等,惠及包括边远农村、弱势群体在内的几十万青少年,形成了“小石头研究所”、“岩石蕴藏大学问”研学游、小恐龙迷电视科普大赛、“巢湖龙说”科普课程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主题活动品牌,深受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重返侏罗纪——安徽省恐龙迷电视科普大赛总决赛

博物馆之夜·与恐龙同眠

除了利用自身的力量与资源,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同样注重加强跨界合作,与教育、文化、旅游、扶贫等工作相融合,与学校、社区、企业、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发校外非限定性课程,建立“鱼龙驿站”,采编化石修复故事,开展“流动博物馆进革命老区”,利用线上线下打造科普宣传矩阵,丰富了科普教育形式,扩大了科普活动覆盖面,提升了自然资源科普的影响力。

科普进校园

众多优质的科普活动,也使得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实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等。

100余种文创产品

让观众将博物馆“带回家”

不同于以往将博物馆文创视为简单的旅游纪念品,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则将文创开发视为科普内容的供给侧,充分发掘馆藏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开发了文具类、书籍类、生活用品类、玩具类、服饰类6大类百余种产品,并逐步走向系列化、主题化、特色化。IP形象开发初见成效,经过精心策划,形成了品牌标准形象、主题图库、表情、漫画和绘本,设计了以《恐龙旅社》为故事情境的地学文化主题,配套开发了衍生品。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系列文创

IP形象“小石头”先后在China-joy(2018)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亮相,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业内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富有内核的文创开发,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让观众得以将博物馆“带回家”。

IP形象“小石头”系列文创

展望

前来参观的近500万名观众,精心保藏的5万余件馆藏标本,400余场科普教育活动,取得的多个“第一”……这一个个看似平淡的幕后数据,默默承载着一个年轻团队多年的创业奋斗历程和温暖回忆。几年的时光,足以让娇嫩的幼苗长出一片绿荫,足以让踟蹰的孩童迈出勇敢的脚步,也足以让年轻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收获成长,不断迈向有特色、有影响力、受欢迎的一流专业博物馆。 在这2019年的尾声,让我们回看过去、展望未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又将续写怎样的全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

来源: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编辑:大侦探#大侦探

Hash:5f3b7c00990c9ebe695bdeecc93afebad3ac0c3c

声明:此文由 弘博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